1、材料:黄芪半两(30g),甘草半两(10g),芍药一钱(15g),黄柏(酒制,锉,炒黄)一钱(10g),人参半两(10g),升麻三钱(10g),葛根三钱(15g),蔓荆子一钱半(10g)。
2、古代用法:上?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得肿更妙。
3、现代用法:①将所有药材研成粗末,每次取12克,用水煎煮后服用。睡前、清晨各服用1次。②或作丸剂,每服5~10g,每日2~3次。
4、功用: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聪明。
1、材料:黄芪半两(30g),甘草半两(10g),芍药一钱(15g),黄柏(酒制,锉,炒黄)一钱(10g),人参半两(10g),升麻三钱(10g),葛根三钱(15g),蔓荆子一钱半(10g)。
2、古代用法:上?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得肿更妙。
3、现代用法:①将所有药材研成粗末,每次取12克,用水煎煮后服用。睡前、清晨各服用1次。②或作丸剂,每服5~10g,每日2~3次。
4、功用: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聪明。
【方名】益气聪明汤(补养之剂)
【来源】医方集解
【功效】聪耳明目
【组成】黄耆﹑人参 各五钱(15克);葛根、蔓荆子 各三钱(9克);白芍﹑黄柏 各二钱(6克)(如有热烦乱,春月渐加,夏倍之;如脾虚去之;热减少用);升麻一钱半(4.5克),炙甘草 一钱(3克)。
【用法】每四钱,临卧服,五更再服。
【主治】治内障目昏、耳鸣耳聋。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
此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十二经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参、耆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干葛、升麻、蔓荆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午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白芍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
【方歌】
益气聪明汤蔓荆,
升葛参芪黄柏并,
再加芍药炙甘草,
耳聋目障服之清。
益气聪明汤- 《东垣试效方》卷五
益气聪明汤-《东垣试效方》卷五
【来源】《东垣试效方》卷五。
【组成】黄耆半两,甘草半两,芍药1钱,黄柏1钱(酒制,锉,炒黄),人参半两,升麻3钱,葛根3钱,蔓荆子1钱半。
【加减】如烦闷或有热,渐加黄柏,春、夏加之,盛暑夏月倍之,如脾胃虚去之。
【功效】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聪明。
【主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暗,视物不能。
【禁忌】忌烟火酸物。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得肿更妙。
「益气」者,指本方有补益中气作用;「聪明」者,为视听灵敏,聪颖智慧之意。本方黄耆、人参、炙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葛根升发清阳;蔓荆子清利头目;芍药平肝敛阴、黄柏清热泻火。服之可使中气得到补益,从而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耳聋目障诸症获愈,令人耳聪目明。故名「益气聪明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