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丹参粉晚上能吃吗

时间: 2023-01-19 15:49:08

丹参粉晚上能吃吗

丹参粉晚上能吃吗

丹参粉具有活血、祛瘀、生新、通经、止痛等功效,是很多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用药,那么丹参粉晚上能吃吗?

丹参粉晚上能吃吗

可以的。

丹参粉是植物丹参的干燥根茎打磨成的细粉,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等症,因为丹参粉具有清心除烦的功效,其中的有效成分对于中枢神经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在睡前服用丹参粉,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睡眠,改善睡眠质量,所以在晚上也是可以吃丹参粉的。

丹参粉晚上吃多少合适

3-5克。

一般建议丹参粉的单次服用量为3-5克左右即可,不建议大剂量服用,因为丹参粉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作用,大剂量服用可能会刺激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如果是作为某种疾病的治疗,建议详细用量向医生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用药。

丹参粉什么时候吃最好

饭前或饭后30-60分钟左右。

服用丹参粉并无严格时间规定,但是一般建议饭前或饭后30-60分钟左右是胃分泌酶最活跃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可能服用能更好的促进肠胃对丹参粉的药效的吸收,药效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吃丹参粉的注意事项

1、长期服用要补钾

一般情况下,建议病情好转后即停用丹参粉,不建议长期服用,因为长期服用丹参粉会导致体内血钾降低,引起四肢无力、麻木、腹痛、恶心等不适,如果是由于病情需要长期服用,那么建议服用丹参粉期间可以适量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芹菜、花生等。

2、不与抗凝药物同服

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因为丹参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这类药物同服会加强疗效,影响凝血功能,可能会导致身体局部出血。

3、不与藜芦同服

丹参与藜芦的药效相反,两者一起吃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人体服用后可能会引起不适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建议服用丹参粉期间避免服用藜芦。

丹参粉的吃法

1、取丹参粉5克左右放入杯中。

2、加入温水调匀,或可加入蜂蜜或冰糖调味

3、然后直接服下即可。

4、也可直接将丹参粉放入口中,用温水送服。

5、一天两次。

丹参粉的保质期限是多久 丹参粉过期了还能吃吗

丹参粉是不可以多吃的,因为丹参粉是凉性的,如果吃得太多会对身体不好,身体也会产生不适反应。那么丹参粉的保质期是多久呢?丹参粉过期了还能不能吃呢?
丹参粉的保质期限是多久
1-2年。丹参粉是植物丹参的干燥根茎打成的粉,一般市面上常见的包装丹参粉的保质期大多为1-2年,如果是自己买丹参去打的粉,那就与丹参中残留的水分多少有关,残留的水分越多,保质期就越短,水分越少,保质期相对就会长一些,如果保存的比较好,就能保存得更久。
丹参粉过期了还能吃吗
不建议吃。无论是食物还是药材,只要过期了都是不建议食用的,丹参粉也是一样,过期的丹参粉因为放置的时间过久,其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霉菌或其他对身体有害的细菌,在食用过期的丹参粉之后不仅无法起到原本的药效,甚至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一系列胃肠道反应。
丹参粉可以晚上吃吗
可以的。丹参粉是植物丹参的干燥根茎打磨成的细粉,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等症,因为丹参粉具有清心除烦的功效,其中的有效成分对于中枢神经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在睡前服用丹参粉,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睡眠,改善睡眠质量,所以在晚上也是可以吃丹参粉的。
丹参粉晚上吃多少合适
3-5克。一般建议丹参粉的单次服用量为3-5克左右即可,不建议大剂量服用,因为丹参粉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作用,大剂量服用可能会刺激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如果是作为某种疾病的治疗,建议详细用量向医生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用药。

睡眠问题

1)失眠的原因
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精神紧张、兴奋、抑郁、恐惧、焦虑、烦闷等精神因素常可引起失眠;工作和学习压力过重、环境改变、噪音、光和空气污染等社会环境因素是另一重要原因;晚餐过饱、睡前饮茶和咖啡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失眠。
3)失眠的预防与保健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
②参加气功、太极拳等强调精神力锻炼的运动,提高神经的调节能力。
③生活有规律,定时上床,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饮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④眠纳多宁、卵磷脂等保健食品,有很好的调节神经功能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
33,病因⒆?
失眠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得不深、不熟,可分为以下三种:
(1)起始失眠:是入睡困难,要到后半夜才能�牛�嘤删�窠粽拧⒔孤恰⒖志宓纫�稹?
(2)间断失眠:是睡不宁静,容易惊醒,常有恶梦,中年人消化不良的,常易发生这种情况。
(3)终点失眠:是入睡并不困难,但持续时间不长,后半夜醒后即不能再入睡,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精神抑郁症患者,常有这类失眠。
由于失眠,使大脑兴奋性增强,造成入睡困难、睡眠浮浅、易惊醒,多梦早醒。患者因夜眠不足,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胃口不好,一些人同时兼有耳鸣、、健忘、手颤、头脑昏胀沉重、容易动怒等症状。失眠又会引起心理推移,患者颇感身心负担沉重。中医称“失眠”为“不寐”,认为其成因很多,有“胃不和则卧不安”、“虚劳虚烦不得眠”等说,它同心、肝、脾、肾脏器失常及阴血不足有关。神经衰弱者多见此症。
自疗注意事项
(1)自疗失眠不能依赖药物,应该注意消除引起失眠的原因,力求心理平衡,结合体疗改善体质,效果将会更好。
(2)劳逸适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忌辛辣刺激食品,如咖啡、浓茶等。晚餐不要过饱。
(3)适量选食一些有助于神经功能的食品。如河鱼、海鱼、牡蛎、虾、泥鳅、猪肝、猪腰、核桃、花生、苹果、蘑菇、豌豆、蚕豆、牛奶等。
(4)睡前半小时不再用脑,在安宁的环境中听听柔和优美的音乐。难以入睡者还可以作一些外出散步之类的松散活动。
(5)上床前以40℃-50℃温水洗脚后,搓揉脚底片刻。冬天更应该将脚部搓至温热。
(6)忌用热性补药,如鹿茸、人参、附子等。
(7)经常参加种花养草等园艺活动,陶治性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心理趋于平衡。
(<!--EZCODE EMOTICON START 8) --><!--EZCODE EMOTICON END--> 睡前喝一杯牛奶或吃一点甜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9)清早迎着太阳活动,锻炼半小时左右,有助于体内生物钟的调整。
自治疗法
一、成药自疗法
(1)安定,2.5-5毫克,睡前服。
(2)速可眠,0.1-0.2克,睡前服。(适合不易入睡者)。
(3)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用于气虚乏力,精神疲倦、舌边齿印、胃口差者。
(4)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用于舌苔厚腻、心烦易怒、小便黄红者。
(5)礞石滚痰丸,每次2克,每日3次,温水吞服。用于喜食油腻、酒、糖而引起的湿热内生、舌苔厚黄、大便硬结、胸口闷胀、梦多而梦景奇怪者。
(6)安神补心丸,每次15粒,每日3次,温水吞服。
(7)养血安神糖浆,每次1-2匙,每日3次。
二、验方自疗法
(1)黄精30克、玉竹30克、决明子9克、川芎3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等量酸枣仁、紫丹参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下午、晚上各一次),温水吞服。
(3)桑椹子(桑树果,熟者佳)30克,煎汤服。用于年老失眠而大便硬结者。
(4)鲜花生叶30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三、饮食自疗法
(1)莲子肉(去皮带芯)30克,龙眼肉5克,烧制点心或煮粥食用。
(2)猪心1只、大枣10枚,加调料煮食。
(3)鸡蛋黄2枚、川连6克、黄芩10克、白芍12克、生地30克、阿胶10克(另烊),每日1帖,分2次煎服。
(4)红枣30克(撕裂)、淮小麦60克、炙甘草10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5)葱白8根、大枣15个、白糖5克。用水2碗熬煮成1碗,临睡前1次服完。本方用治神经衰弱失眠症。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多泡些时间,水凉再加热水。同时服用此方,疗效更好。
(6)大葱(取白)150克切碎放在小盘内,临睡前把小盘摆在枕头边,便可安然入梦。本方用治神经衰弱失眠症,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效。
(7)葱白7根、大枣20枚。加水煎服。本方用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具有养心安神之功效。
四、外治自疗法
(1)敷脐法:等量珍珠粉、丹参粉、硫磺粉拌匀,再拌适量麻油敷于脐部,外盖塑料薄膜胶布固定,3-5天更换。
(2)按摩穴位法:取涌泉、太溪、失眠三穴,用指端按掐穴位各3-5分钟。如果结合温水洗足后按掐效果更佳。
太溪穴:位于内踝骨后缘与跟腱的中点。失眠穴:位于内踝骨与外踝骨连线,在脚底的中点。涌泉穴:位于前脚掌1/3之处凹陷中。
--------------------------------------------------------------------------------
-- 作者:一路风尘
-- 发布时间:2005-1-28 10:29:08
--
五、其他疗法
参加太极拳锻炼。
佩香法:朱砂30克、磁石30克、琥珀3克,研成粉装在布袋内,睡前放压发帽内戴在头上。
药汁洗足法:磁石50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夜交藤30克,煎成汤,睡前浸足20分钟。
梳理头皮法:睡前取梳齿不尖锐的木梳,从前额经头顶向后枕梳行,先中央渐至两侧,反复梳理15分钟左右。梳理时静心体验其乐趣。手法轻重以舒适为度。
药枕法:杭菊花、灯芯草各250克作枕头芯用。常用有效。
风油精涂穴法:在心烦胸闷、头昏脑胀不能入睡时,用风油精涂擦太阳、风池两穴。太阳穴:位于外眼角向后一寸凹陷中。风池穴:位于头后枕部、颈项大筋两侧向上推至骨下凹陷中。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