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01-19 17:46:16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山姜,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为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的根茎。山姜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肺热咳嗽、风湿痹痛、牙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劳伤吐血、无名肿毒等病症。

温中散寒

山姜,性热、辛、无毒,《贵阳民间药草》中记载山姜“温肺,散寒。”可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等病症。

祛风活血

山姜还有祛风活血的功效,在《四川中药志》中记载山姜有“除风湿。主治风湿筋骨痛、劳伤吐血、跌损淤血停滞、月经不调。”

理气止痛

山姜归脾、肺、肝经,《广西本草选编》有描述山姜“温中行气,消肿止痛。主治腹痛泄泻、胃痛、食滞腹胀。”

消炎抗菌

山姜中含有的桉油精具有解热、消炎、抗菌、防腐、平喘及镇痛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病症。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祛寒燥湿,温胃止呕的功效,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70cm。根茎横生,分枝。叶片近无柄,叶舌2裂,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密生绒毛;

总苞片披针形,花通常2朵聚生,花萼棒状,花冠裂片长圆形,白色而具红色脉纹,果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多角形,有樟脑味,花果期4~12月。

产中国东南部、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生于林下荫湿处,日本亦有分布。

扩展资料: 性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喜明亮的光照,但也耐半阴,生长适温为15~30℃,越冬温度为5℃左右,在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中生长较好。

用分株繁殖,它分强力强,生长迅速,一般经一年生长可萌生成茂密的株丛,可于生长季结合换盆,将其分切为数丛,每丛含3~4枝,分栽后置于半阴处养护,待恢复生长后按常规方法管理。

盆栽可用腐叶土、园土等量混合作为基,种植时加少量腐熟基肥,生长季每月施一次富含磷钾肥的液肥,同时注意经常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以利叶片鲜艳亮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姜

山姜,辣姜,生姜有什么区别?

生姜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花茎直立,被以覆瓦状疏离的鳞片;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形,淡绿色;花稠密,长编印2.5厘米,先端锐尖;萼短筒状;花冠3裂,裂片披针形,黄色,唇瓣较短,长圆状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黄白色斑点,下部两面三刀侧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丝状,淡紫色,柱头放射状。蒴果长圆形胀约2.5厘米。花期6-8月。
山姜,多年生草本,高35-70cm。根茎横生,分枝。叶片通常2-5片;近无柄至具长达2cm的叶柄;叶舌2裂,长约2mm,被短柔毛;叶片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25-40cm,宽4-7cm,两端渐尖,先端具小尖头,两面,特别是叶下面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cm,花序轴密生绒毛;总苞片披针形,长约9cm,开花时脱落;小苞片极小,早落;花通常2朵聚生,在2朵花之间常有退化的小花残迹可见;小花梗长约2mm;花萼棒状,长1-1.2cm,被短柔毛,先端3齿裂;花冠管长约1cm,被疏柔毛,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1cm,外被绒毛,后方的1枚兜状;侧生退化雄蕊线形,长约5mm;唇瓣卵形,宽约6mm,白色而具红色脉纹,先端2裂,边缘具不整齐缺刻;雄蕊长1.2-1.4cm;子房密被绒毛。果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1.5cm,被短柔毛,熟时检红色,先端具宿存的萼筒;种子多角形,长约5mm,径约3mm,有樟脑味。花期4-8月,果期7-12月。
功效分类
温里药;祛风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