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是一味中药,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性寒,味苦,小毒,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那么地丁的功效和作用具体有哪些呢?
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对流行性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有不错的作用。
地丁可治疗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肠炎痢疾,结膜炎,肾炎,阑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地丁对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肝炎,流感,腮腺炎,小儿秋季腹泻等病毒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地丁对各种感染引起的肿疼,具有消炎去肿的作用。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地丁
【别名】: 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
功效主治】: 请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①《滇南本草》:"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②《纲目》:"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③《本草求原》:"凉血,消肿毒。治血热筋痿,敷疮妙。"④《岭南采药录》:"作泻药及吐药。"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疗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⑥苏医《中草药手册》:"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淋巴结核,黄疸,肾炎,膀胱炎,关节肿痛,便血,鼻出血,眼结膜炎,前列腺炎。"
【性味】: 苦,寒.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②《纲目》:"苦辛,寒,无毒。"入心、肝经。①《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②《要药分剂》:"入肝、脾二经。"
【禁忌】: 体质虚寒者忌服。
【归经】: 归经_心经
【备注】: 地丁药材,较为复杂,除上述品种外,在广东以长萼堇菜、陕西以白花堇菜、新疆以香堇的带根全草作紫花地丁入药。 另有一种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东北、内蒙古、河北、青海、山东等地作"地丁"入药。详"苦地丁"条。
地丁味苦辛,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外科常用于治疗疔毒、痈肿、无名肿毒、恶疮。经常与蒲公英、银花、连翘、菊花、赤芍、归尾等同用。
内科常配合银花、连翘、大青叶、元参、生地、丹皮、赤芍、黄芩、黄连,等用于瘟毒、疫毒、发斑、狂躁等营血毒热证。也可用于细菌感染而导致的高热烦躁等症。
配银花、天葵、蒲公英、野菊花,名“五味消毒饮”,可用于一切毒疮、痈肿,尤其更常用于治疔毒。也可以此为基础,随证加减。
蒲公英散结消肿的作用较好,长于治乳痈。地丁凉血解毒的作用较好,善于治疔毒。
据近代研究报导,本品有广谱抗菌作用。
用量一般9~15克;病重者可用30~60克。
无热证的阴疮,不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