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芪就是未经过炮制加工的黄芪,一般保健或者治疗中使用的黄芪指的都是生黄芪,也就是黄芪晒干以后的切片。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栽培。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生黄芪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治体弱卫虚表不固而致自汗,与防风、白术配用,补气固表之功尤着,如《丹溪心法》玉屏风散;亦可与牡蛎、浮小麦等收敛止汗药同用,以增强止汗的作用,如《局方》牡蛎散。至于气虚阳弱而致虚汗不止者,可与附子、生姜同用,以补气温阳,固表止汗,如《严氏济生方》芪附汤。对于阴虚盗汗者,本品亦可治之,需与生地、黄精等到滋阴降火药同用,如《兰室秘藏》当归六黄汤。
生黄芪具有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停聚而致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多与防风、白术等同用,如《金匮要略》之防己生黄芪汤,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生黄芪具有益气升阳、托毒生肌之功,有“疮家圣药”之誉,故常用于疮疡属气血不足者。若日久脓成不溃,则与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剌等配用。以托毒排脓,方如《外科正宗》之透脓散;若疮疡溃久不收口者则与当归、人参、肉桂、熟地、白术等配用,以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收口,如《局方》十全大补汤。如小儿痘疮,气虚塌陷,可与在人参、肉桂、炙甘草同用,以益气透疹,如《博爱心鉴》之保元汤。
"生黄芪主入脾、肺二经,有补中益气升阳之功,凡肺脾气虚,食少便溏,咳嗽气促,倦怠乏力,或气不摄血,各种出血及崩漏,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等,均可选生黄芪。若气虚甚配人参、白术以增强补气效力;脾虚见食少便溏,除配党参、白术外,还常加茯苓、炒扁豆、炒薏苡仁以健脾止泻;如肺虚咳喘气短,痰多稀白者,多与党参、茯苓、陈皮同用,或配人参、五味子、紫菀以补气敛肺,方如《永类钤方》补肺汤;若气虚不摄血而致便血,吐血,崩漏者,常与人参、当归、龙眼肉等同用以益气摄血,方如《严氏济生方》归脾汤。 生黄芪既善补气,又长于升阳,故中气下陷而致脱肛,子宫下垂等内脏下垂诸病,生黄芪为必用之药。临床常与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同用,以加强升提之力,方如《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现临床以本方为基础,加入大剂量枳壳,每获良效。"
生黄芪补气力强,气盛才能血旺,故气血虚弱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可用生黄芪治之,如《金匮要略》生黄芪桂枝五物汤,即以本品配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以益气温经,和营通痹;《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用本品配当归、川芎、桃仁等,以治中风半身不遂;《百一选方》蠲痹汤以本品配羌活、防风、当归等,治疗肩臂风湿痹痛,兼见气血不足者。
生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皂甙、黄酮、维生素、微量元素,其中黄芪多糖、皂甙、黄酮为多种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
1、生黄芪是中药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药材. 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也可以用于补气和增进脾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
2、生黄芪能明显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生黄芪水煎液能明显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黄芪多糖(APS)能刺激NK细胞的增殖,使其细胞体增大,与白细胞介素-2(IL-2)合用有协同作用。生黄芪还能促进病毒诱生干扰素。
3、生黄芪能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运用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树突细胞治疗肿瘤的同时,若联合应用生黄芪注射液能更有效地协同诱导荷瘤宿主产生肿瘤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
4、生黄芪能促进骨髓造血,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和成熟过程,使小鼠低下的红细胞(RBC)数和白细胞(WBC)数恢复至正常水平。
5、生黄芪对血压具有正负双向调节作用。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生黄芪具有扩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动脉压及右心前负荷,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其降压的主要成分为γ一氨酪酸(GA-BA)。
6、生黄芪皂苷(TSA)可显著延长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形成血栓的时间,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前列环素(PGI2)和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比例。说明TSA具有显著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PGI:和NO水平有关。
7、生黄芪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敏感的钙离子通道开放,抑制内钙的释放有关。
8、生黄芪还能促进机体代谢,降低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减少山梨醇的蓄积。
9、生黄芪所含生物碱、黄酮和苷类等均有直接抑杀病毒的作用,还可通过干扰素或提高NK细胞活性等作用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黄芪泡酒,有改善气色的功效。黄芪能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适用于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气短、盗汗、水肿等。
生黄芪多用于固表利水,蜜炙(切制后加蜂蜜拌炒)可用于补中益气。冬天用黄芪能滋补强身,泡酒、做菜、煨汤、调味均可,但每天用量不能超过30克。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气色更好。
人参补气侧重于脏腑气虚,黄芪则侧重补益卫表之气。经常容易感冒的人,出汗过多,可用黄芪泡水饮。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对治疗蛋白尿有一定作用,还能调节血糖。
/iknow-pic.cdn.bcebos.com/c995d143ad4bd11355b53a2155afa40f4bfb05ac"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995d143ad4bd11355b53a2155afa40f4bfb05a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995d143ad4bd11355b53a2155afa40f4bfb05ac"/>
扩展资料:
黄芪的禁忌
1、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能够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2、如果是属于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那么千万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
3、感冒发热的患者别服用黄芪,这不利于身体退烧。
4、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5、如果是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那么我们也是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的,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搭配合适的中药。
6、黄芪不宜过量使用,因为过量的黄芪进入身体之后,会打破身体内环境的平衡状态,容易导致各种身体不适情况的出现。
参考资料:/health.people.com.cn/n/2015/0211/c14739-26546022.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三大中药有"神功"黄芪泡酒改善气色、党参煲汤健脾益">人民网-三大中药有"神功"黄芪泡酒改善气色、党参煲汤健脾益
参考资料:/hb.people.com.cn/n2/2017/0705/c192237-30426114.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黄芪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和禁忌">人民网-黄芪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和禁忌
生黄芪有哪些吃法、可以怎么做?下面让妈网百科来告诉你生黄芪的做法大全吧。
山药黄芪炖乳鸽
材料:乳鸽552克、山药450克、生黄芪5克、枸杞子6克、生姜3克、盐2克、黑胡椒粉1克。
做法:
1、准备好鲜活乳鸽;收拾干净。
2、准备好山药、黄芪、枸杞子。
3、乳鸽剁小块;黄芪清洗、浸泡备用。
4、乳鸽倒入砂煲,加入冷水,大火煮开。
5、撇净浮沫;小火慢炖15分钟。
6、黄芪连同浸泡的汁水一起倒入砂煲,炖15分钟。
7、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
8、山药倒入砂煲,大火煮开,小火炖15分钟。
9、加入枸杞子。
10、炖好的.汤品,调入适量盐和黑胡椒粉即可食用。
黄芪枸杞鸡汤
用料:柴鸡500克、生黄芪、20克枸杞子、20克、食盐适量、姜15克、黄酒1大匙、白胡椒1/2小匙。
做法:
1、母鸡清理干净,洗净沥干,剁成块。
2、鸡块入锅中煮出浮沫。
3、然后捞出鸡块,冲净沥干。
4、姜切成片。黄芪、枸杞都冲洗一下,沥干水分。
5、鸡块、姜片、黄芪都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炖至鸡块软烂。
6、倒入枸杞和适量盐,关火。盖上盖子焖一小会儿,至枸杞涨大即可。
小贴士
1、生黄芪每天用量最好不要超过30克。
2、因生黄芪药性偏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所以有阴虚阳亢、热毒亢盛的人不适合。孕妇也不要食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