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的干燥根茎。原产中国及日本,广布于世界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其花、茎香味浓郁,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强身健体。历代中医典籍均把其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祛湿解毒之药。
藏菖蒲味辛气温,故主风寒湿邪之痹着。治咳逆上气者,以寒饮湿痰之壅塞膈上,气窒不通者言之。辛能开泄,温胜湿寒,凡停痰积饮,湿浊蒙蔽,胸痹气滞,舌苔白腻垢秽或黄厚者,非此芬芳利窍,不能疏通,非肺胃燥咳及肾虚之咳逆上气可比。
藏菖蒲用于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乱及健忘、耳鸣、耳聋。本品芳香开窍、宁心安神,兼有化湿、豁痰、辟秽之功。本品单用或配伍平肝、安神药同用,又可治癫狂、痴呆等证。
据说,在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个恶日,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在五日要插菖蒲、艾蒿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后来的人们插艾蒿和菖蒲也是为了防病。艾蒿,又名家艾,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藏菖蒲中含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菖蒲螺烯酮、水菖蒲酮、菖蒲螺酮、菖蒲大牯牛儿酮、菖蒲酮、异菖蒲酮等成分。
1、镇静作用:用菖蒲挥发油的1/6和1/3半数致死量可以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可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这些作用显示石菖蒲挥发油具有镇静效果,此外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菖蒲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3、藏菖蒲挥发油对小白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但不能对抗小鼠的扭体反应,提示它没有镇痛作用。对小自鼠的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抽搐,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抽搐,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中毒主要在兴奋脊髓。对某些真菌在试管内有抑制作用。
菖蒲也叫做白菖蒲、泥菖蒲等,属于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剑形,长度在90cm~180cm之间,宽度也就在1cm~3cm之间,通身为泛有光泽的绿色,6月~9月开花,花朵为黄绿色。菖蒲生得秀雅而美丽,生长在水边,常用于园林绿化,也可以作为造景或布景所需,运用很广。
菖蒲的园林用途:
菖蒲叶丛翠绿,株型优美,端庄秀丽,叶子还具有香气,最适合水景岸边以及垂直绿化使用,也可作为盆栽花卉观赏,花朵也是切花的材料之一,它的病虫害极少,基本不生病。还有驱蚊虫的功效。
唐菖蒲
唐菖蒲是多年生的鸢尾科唐菖蒲属的草本植物,又被称之为剑兰,菖兰等。原产地在非洲的热带地区和地中海地区。比较喜欢较为凉爽的环境,害怕严寒和酷暑。它的花为漏斗形,有红紫黄白蓝等多种颜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常见于水景园中,是鲜切花的重要品种之一,而且茎叶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
节菖蒲
又被称之为九节菖蒲,菖蒲。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辛性温,具有安神醒脾,化痰开窍的功效。节菖蒲的表面呈暗棕色或是棕黄色,有一定的毒性,花呈白色,果实呈黄白色或为黄绿色。
石菖蒲
石菖蒲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植株为扁圆柱形状,弯曲有分支。它的根茎具有芳香气味,可入药。它的花也是白色的。有开胃化湿,醒脑开窍清痰消胀,耳聪目明的功效。
水菖蒲
水菖蒲又被称为藏菖蒲,是一种天南星科水菖蒲植物,味苦性温,具有开窍化痰,利湿养脾的功效。它的形状与石菖蒲十分相似,植株表面呈棕红色或类白色,并且还有细纵纹,气味比石菖蒲浓烈特殊。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