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香根,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根或根皮,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其根皮含挥发油0.4%~0.6%,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丁香酚和黄樟醚。具有温中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脘寒痛、气滞心痛、水泻。
阴香根性温,能温中行气止痛,对于胃脘寒痛、气滞心痛、水泻等症有显著地疗效。《岭南采药录》:“煎服,治心痛,凡气痛必止。”
阴香根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可治疗寒性胃寒、风湿痛等症,此外。阴香根还有一定的止血作,对于创伤出血也有效果。外用适量,研粉酒调涂敷或干粉撒患处。
阴香根皮含挥发油0.4%~0.6%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丁香酚和黄樟醚。
1、抗溃疡作用:阴香皮水提取物以0.5g(生药)/kg和2.5g(生药)/kg体重蓿服,连续3d,对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1.5%~67.0%,大剂量作用更明显。
2、对阳虚模型的影响:阴香皮水提取物以0.5g(生药)/kg和2.5g(生药)/kg体重灌服,连续6d,能抑制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氟美松所致阳虚小鼠的胸腺萎缩,抑制率为16.7%~50.0%,小剂量优于大剂量,但小剂量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保护作用,仅大剂量能降低肾上腺胆固醇含量10.9%。
阴香木材适宜做家具。
阴香树木材纹理很直,硬度适中,不容易开裂,可加工制成上好的家具。
阴香树的根可作为药材入药,有祛风、散寒、止泻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胃寒、风湿痛、腹痛、痢疾等症状。阴香树的植株中还能提取出芳香油,可加工制成皂用香精和化妆品使用。阴香树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通常可以用播种的方法来繁殖阴香树,但播种时最好选择当年生或一年生的种子。
樟科植物
1、阴香,热带园林树;
2、乌药,根部入中药。
阴香(学名:Cinnamomum burmanni (Nees et T.Nees)Blume),别名:阴草、胶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等,叶有离基三出脉,但脉腋无腺点,以此与香樟区别。树皮灰褐至黑褐色,有近似肉桂的气味。幼嫩枝梢的气味近似檀香。产亚洲东南部,中国南部有分布。
阴香树冠伞形或近圆球形,四季常青,株态优美,清香自然,同时对氯气和二氧化硫均有较强的抗性,为理想的防污绿化园林树种。近年来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而遍布城乡。
果核亦含脂肪,可榨油供工业用。叶可作芳香植物原料,亦可入药(味辛,气香,能祛风)。此树也提供木材,常在园林作绿化树、行道树。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中文学名
阴香
拉丁学名
Cinnamomum burmanni (Nees et T.Nees) Blume
别称
坎香草、阴草、胶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
二名法
Cinnamomum burmann
界
植物界
形态特征
阴香(原变型)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内皮红色,味似肉桂。枝条纤细,绿色或褐绿色,具纵向细条纹,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稀对生,卵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5-10.5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粉绿色,晦暗,两面无毛,具离基三出脉,中脉及侧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十分凸起,侧脉自叶基3-8毫米处生出,向叶端消失,横脉及细脉两面微隆起,多少呈网状;叶柄长0.5-1.2厘米,腹平背凸,近无毛。
阴香
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比叶短,长(2)3-6厘米,少花,疏散,密被灰白微柔毛,最末分枝为3花的聚伞花序。花绿白色,长约5毫米;花梗纤细,长4-6毫米,被灰白微柔毛。花被内外两面密被灰白微柔毛,花被筒短小,倒锥形,长约2毫米,花被裂片长圆状卵圆形,先端锐尖。能育雄蕊9,花丝全长及花药背面被微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2.5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无腺体,花药长圆形,4室,室内向,第三轮雄蕊长2.7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中部有一对近无柄的圆形腺体,花药长圆形,4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三角形,长约1毫米,具柄,柄长约0.7毫米,被微柔毛。子房近球形,长约1.5毫米,略被微柔毛,花柱长2毫米,具棱角,略被微柔毛,柱头盘状。
果卵球形,长约8毫米,宽5毫米;果托长4毫米,顶端宽3毫米,具齿裂,齿顶端截平。花期主要在秋、冬季,果期主要在冬末及春季。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