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竹叶椒的功效与作用(竹叶花椒的果有毒吗)

时间: 2023-01-20 02:32:51

竹叶椒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椒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椒的功效与作用别名

竹叶椒,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茎含木兰花碱、竹叶椒碱。具有温中燥温、散寒止痛、驱虫止痒的功效。主要治疗脘腹冷痛、寒湿吐泻、蛔厥腹痛、龋齿牙痛等病症。

温中燥湿

竹叶椒有温中燥湿的功效,主治寒湿吐泻,《江西草药》:“散寒止痛,解蛇毒。治感冒,气管炎。”

散寒止痛

竹叶椒有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龋齿牙痛,《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祛风散瘀,止咳,祛蛔。治胃痛。”

驱虫止痒

竹叶椒有驱虫止痒的功效,主治蛔厥腹痛、湿毒痒疮,《四川常用中草药》:“散寒,行气,杀虫,祛风。治胸腹冷痛,蛔虫肚痛,风寒牙痛,湿毒痒疮。”

营养价值

竹叶椒,味辛、温,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茎含木兰花碱、竹叶椒碱、木犀草素-4-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4-二葡萄糖苷、芹菜索-7、4-二葡萄糖苷。

1、竹叶椒无体外抗菌作用,但体内实验性治疗竹叶极小剂量(0.35g/kg)可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

2、竹叶椒中、小剂量可增加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重量,并食色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

3、竹叶椒片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反盅,提高痛阈值,对小鼠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竹叶花椒的果有毒吗

竹叶椒的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米。枝暗紫色,有对生的皮刺,老枝上的刺基部木栓化,暗灰褐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无毛,具宽翼和皮刺;小叶3~9,对生,无柄或具极短的柄;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稀为卵形,长5~9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小圆齿,纸质,两面无毛而疏生透明腺点,主脉上具针刺,侧脉不明显。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花小,青绿色;花被片6~8,三角形或钻形;雄花具雄蕊6~8,药隔顶部有腺点1颗;雌蕊心皮2~4,通常1~2个发育。蓇葖果1~2瓣,稀3瓣,红色,表面有突起的腺点,果皮薄。种子黑色,光泽,直径3~4毫米。花期3~5月。果期6~8月。
竹叶椒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燥温;散寒止痛;驱虫止痒。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蛔厥腹痛;龋齿牙痛;湿疹;疥癣痒疮。治胃寒及蛔虫腹痛,牙痛,湿疮。
根、果:胃腹冷痛,胃肠功能紊乱,蛔虫病腹痛,感冒头痛,风寒咳喘,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
叶:外用治跌打肿痛,痈肿疮毒,皮肤瘙痒。
①《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祛风散瘀,止咳,祛蛔。治胃痛。
②《江西草药》:散寒止痛,解蛇毒。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散寒,行气,杀虫,祛风。治胸腹冷痛,蛔虫肚痛,风寒牙痛,湿毒痒疮。

竹叶花椒和花椒的区别

竹叶花椒与花椒区别有哪些?1/7分步阅读竹叶花椒的叶子有3~9片小叶,通常呈毛针的形状。 花椒的叶子上有5~13片小叶和翅膀。2/7花的区别:竹叶花椒花序近腋生或侧枝顶部; 花椒花序顶生,花黄绿色。3/7果实的差异:竹叶花椒果实的紫红色,几个微凸的油点; 花椒的果实是紫红色,直径4~5毫米。 4/7竹叶花椒叶有3~9片小叶,略有11片小叶,叶片明显,对生小叶常呈乙烯状,长3~12厘米,宽1~3厘米,叶的两端尖,基部有时呈宽楔形,干叶缘稍向后卷曲,叶面稍粗。5/7花椒叶有5~13片小叶,叶轴常有狭窄的翅膀,小叶对生,无茎,卵形,椭圆形,基部有时呈圆形,长2~7厘米,宽1~3.5厘米,叶缘细裂。 6/7花差竹叶花椒花序近腋生或同时从侧枝顶端生长,长2〜5厘米,花序内小花约30朵。 花椒的花序比顶生或侧枝顶端长,花被片6〜8片,黄绿色。7/7果实不同竹叶花椒的果实呈紫红色,有几个稍显隆起的油点。 花椒的果实是紫红色的,花瓣的直径为4~5毫米,油点散生。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