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参,别名玄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元参味苦咸,性微寒,无毒。常用于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等症。那么,元参的功效与作用具体都有哪些呢?
元参质润多液,能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常配麦冬、生地等同用,如增液汤。
元参味咸性寒,能入血分而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等同用,如营血汤。
元参味咸能软坚,性寒能清热,以清热软坚而消散郁结之痰火。用治疗痰火结核、瘰疬等症,常配牡蛎,贝母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药同用,如消瘰丸。
元参味兼苦而性寒,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泻火所以解毒(热毒)。用于温热病发斑,热毒盛之咽痛、目赤、耳肿等症。常配麦冬、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和白喉有良效。
元参的功效:
1、清热凉血:元参味咸性寒,能入血分而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等同用,如营血汤。
2、养阴清热:元参质润多液,能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常配麦冬、生地等同用,如增液汤。
3、泻火解毒:元参味兼苦而性寒,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泻火所以解毒(热毒)。
4、软坚散结:元参味咸能软坚,性寒能清热,以清热软坚而消散郁结之痰火。
扩展资料:
元参无任何副作用,但切记不可过量。因为连续或过量服用元参可能引起失眠、体重减轻,甚至可能出现腹泻、水肿和血压升高等。医学上称之为元参滥用综合症。
一般气虚者,不宜长期服用元参;阴虚者,宜用偏滋润的白参。服用元参后出现消化不良、脘腹饱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停服或减量。有头痛、头胀、发热、恶心、呕吐症状的老年人,最好不要服用元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参
元参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等地。
【别名】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茎具四棱,有沟纹。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m,边缘具细锯 齿,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于溪边、山坡林下及草丛中。主产浙江。
【性位、归经】甘、咸、微苦,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应用】
1.清热凉血:本品味咸性寒,能入血分而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等同用,如营血汤。
2.养阴清热: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常配麦冬、生地等同用,如增液汤。
3.泻火解毒:本品味兼苦而性寒,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泻火所以解毒(热毒)。用于温热病发斑,热毒盛之咽痛、目赤、耳肿等症。常配麦冬、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和白喉有良效。
4.软坚散结:本品味咸能软坚,性寒能清热,以清热软坚而消散郁结之痰火。用治疗痰火结核、瘰疬等症,常配牡蛎,贝母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药同用,如消瘰丸。
此外,本品有用于脱疽(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配银花、当归、甘草等同用,如四妙勇安汤,亦取本品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
【通用】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用量9~15g。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