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寿命长短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应该去详细探讨,选择最佳的生活方式,积极增强免疫能力,远离疾病,自然延年益寿。而人体每天都要获取足够量的主食,才能提供营养和能量。但有的人不推荐多吃主食,觉得主食大多营养单一,获取过多会诱发疾病,缩短寿命,具体情况如何?
主食是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食物,人体每天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很多,如果长时间不吃主食,能量供应不足,会血糖不稳定、精神状态变差、甚至营养不良。而主食的种类多,包括、米粥、米饭、面条、各种粗粮等,如果可以把控好量,食物搭配正确,自然维持健康状态。
而多吃主食是否会缩短寿命,取决于主食的摄入量究竟增加多少。如果单一大量吃主食,确实会带来负面影响。
但如果可以每顿饭饮食有节制,食物的摄入量把控好,主食占据主导地位,额外再补充蔬菜、水果、五谷粗粮、蛋类食物、乳制品,饮食结构是恰当的,自然吃主食不会带来危害。而一个人的寿命长短还取决于其他多方面因素,虽说饮食影响很明显,但如果其他生活细节不注意,也有缩短寿命的可能。
米饭是最差的主食?
米饭作为常吃的主食,许多人说米饭没有营养,是最差的主食,不宜吃太多。实际上,米饭摄入量,制作方法很重要,大米中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通过身体的消化,水解可以提供丰富能量,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而米饭除了提供碳水化合物,还有其他营养物质,如果可以把米饭量控制好,增加饱腹感外提供能量,还有其他微量元素,矿物质,一样可以促进健康。并非最差的主食,不要和垃圾食品一概而论。
健康饮食要注意什么?
健康饮食方法需要多方面结合,除了选对主食,把量控制好,在吃饭的过程中还应该放慢速度,细嚼慢咽,才是养生之道。不仅可以避免吃太饱,也能充分咀嚼食物,从而减轻消化系统压力。
另外,食物的配比要恰当,种类丰富多样性,没有健康问题无需特殊忌口,这样才能全面提供营养,在荤素搭配恰当的情况下各种营养成分都可以提供。
除此之外,那些暗藏风险,不健康的食物少吃为好,包括腌制食物、烧烤食物、高脂肪食物、高糖食物、油炸食物等。只有饮食结构恰当,健康才有保障。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很有意思,一位男士和同事聚餐吃火锅,他是北方人,其他的都是南方人,桌上的饭碗就比较有意思了,只有他一个人的碗里装满了麻酱,其他人都是大米饭。南方人离不开大米饭,一顿不吃就觉得没吃饱,连吃火锅都得盛一碗,北方人经常吃面食,一顿啃两个大馒头,立马饱饱的,那么,这两种饮食哪种更 健康 呢?
选择米饭还是选择面食,似乎意味着南北之争开始了,谁是 健康 派的代表?
北方人比南方人长得高,是吃面食的功劳?
北方人长得比南方人高这是共识,以男性来说前五名都是北方地区,分别是 山东、北京、黑龙江、辽宁、内蒙 ,平均身高分别为175.44cm、175.32cm、175.24cm、174.88cm、174.58cm,而南方地区在170上下。他们为啥能长这么高?
气候寒冷是一个因素,为了抵御严寒,通常要摄入更多的营养,所以北方人经常是端盘吃饭。当然这不是造成他们身高差异的原因,毕竟大米和面食的营养相差不大,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也差不多, 区别主要是由肉食差异引起的 ,北方人吃得通常是羊肉、牛肉、猪肉,而南方人爱吃的鸡鸭鱼等白肉。而且寒冷还会延长生长发育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长个子。
另外,北方和南方接受的光照时间不同,北方的太阳比较温和,没事就能出去晒晒太阳,而南方的太阳仿佛要把人融化,每次出门都要打伞,光照的时间相对较少, 这就意味着补充维生素D的机会就少了,而它是促进骨骼发育的重要元素 。
由此看来,北方人长得高不能说是长期吃面食的功劳,当然也无法比较谁更 健康 。
北方人比南方人长得胖,是因为面食吃多了?
前者肥胖率是35%,后者是27%,为啥北方人更胖呢? 健康 管理研究所韩萍称,主要和气候、重口味、运动不足有关,其中, 和饮食的关系比较大 。北方人爱吃面食,先说面食,和米饭相比,面食的能量、脂肪、升糖指数都米饭高,如果吃得比较多很容易发胖。尤其是 油炸、含糖的面食 ,会带来更多的脂肪。
但是也不能把北方人长得胖全部归结于吃面食,因为他们的饮食中还有其他问题,例如油盐重、分量多、荤素不均、爱加调料等等,总体来说没有南方来得精致、清淡。再加上 天气冷代谢慢 ,长时间停留在温暖的房间内,身体中的脂肪得不到消耗,就会慢慢发胖。
这么看来,肥胖其实也不一定就是长期吃面食惹的祸,还和运动少、寒冷有关。
那么,经常吃米饭和经常吃面食,谁更 健康 呢?
答案是 各有不足 !
对比了大米和面食的营养、热量、升糖反应、慢病风险、过敏风险后发现,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谁也不可能只吃米饭/面食而不吃其他食物,不管你长期吃哪一种饮食,只要合理搭配就是 健康 的。
北方人爱吃面食,饭量大,这是他们多年养成的习惯,不能说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已经不光有面条了,还有其他蔬菜、谷物、蛋类搭配在其中,弥补面食不足,还能做成面皮、凉粉变换口味,照样能吃得 健康 。南方人爱吃米饭,但是没见过谁只吃米饭的,在吃米饭的同时还会吃菜喝汤,有时也会吃点米粉。
所以,这 不是健不 健康 的问题 ,而是会不会科学搭配的问题。
米饭和面食别再争了,这么吃主食更 健康
原则一:别那么“专一”,来点新花样
在米饭和面食的基础上,多吃点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糙米、红豆等等,可以单独蒸熟吃,也可以混合在米饭和面条里吃。很多人有肠道问题,平时排便困难,改变主食结构增加粗纤维,或许会让你的肠道轻松一点。
以八宝粥举例,它也可以作为主食,添加了其他杂豆和米,吃起来更丰富,但是有的人爱吃甜食,在里面加入很多白糖一起熬煮,这样的主食吃起来就容易发胖,还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吃面条也是如此,少放油和盐,少放豆瓣酱,口味淡一点更 健康 。
原则三:主食分量少一点,多吃点菜
慢病患者和肥胖人士,应减少主食分量,多吃点菜,也可以先吃菜、喝汤,感觉肚子差不多饱了再吃主食,这样能帮助你控制血糖、血脂水平,降低体重。
总结一下,饮食和 健康 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但是饮食的范围很广,不能只从主食上找原因,还有可能是你吃多了、口味重了、运动少了,再者,主食也可以吃得很 健康 ,分量少一点,杂一点、搭配蔬菜一起吃,都是不错的办法。
以往思想观点觉得,踏入65岁后,身体基础代谢和消化吸收作用变弱,不可摄取太多主食和限定蛋白质,但本次科学研究结果强烈冲击性着年代久远的思想观点。科学研究工作人员提议中老年采用高碳水、低热量饮食搭配方式,并适度降低蛋白质,更有利于延长寿命;而以高脂低碳水为基本特征的“生酮饮食”,对身心健康中老年有利有弊。
近些年,有关主食的新科学研究持续发布。《柳叶刀·公共卫生》2018年发表的科学研究数据显示出类似发展趋势:从50岁逐渐,摄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人,均值预估生存率为33年;而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的人,会减寿4年;吃得太更多就是减寿1年。2019年《欧洲心脏杂志》登载的研究发现,低碳水饮食与身亡风险性提升显着有关,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最少的人,全因身亡风险性提升32%,心脑血管病身亡风险性提升50%。
一直以来,主食全是中国人饭桌上的主人公。中国疾病防治监测中心健康与营养所老年人与临床医学养分室主任张坚表明,以往大家多从业重体力活,食物种类单一,主食是充饥的存活食材。但近三四十年来,粮食生产提升,制作工艺发展,主食更精细化管理,而吃太多大米白面粉不好身心健康,才拥有低碳环保的饮食健康核心理念,但如今来看有一些心存侥幸。例如,许多餐饮店是先上餐后上饭,每个人仅有小小的一碗米或是多的人相食一盘,超出一半的人压根不要吃主食。减肥瘦身者更甚,不吃肉和主食,仅用水煮蔬菜或新鲜水果取代。慢病患者也将主食视作升糖元凶,造成许多老人害怕吃主食。
统计显示,近20年以来,在我国住户的主食消耗量显著降低,2002年谷物摄取比1982年和1992年各自降低21%和10%,且仍在不断降低。2011年,《中国白领膳食健康白皮书》对于中国5个大都市上班族的数据调查报告,近四成年人每日主食摄取不够250克,未做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每日谷甘薯强烈推荐摄入量达250~400克的提议。老人的主食摄取状况更不开朗,2002~2012年,60~74岁的大城市老人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31克,75岁以上者仅有206克。乡村虽总体摄入量好于大城市,但也小于全国各地均值(300.8克)。
张坚表述,学术界一直都头脑清醒,对群众倡导“均衡饮食”,从没让大伙儿降低乃至不要吃主食。大量的是推荐大伙儿少吃大米白面粉,多吃全谷物,也就是没经精细化管理生产加工或经研磨、破碎、压片糖果等解决,仍保存详细谷粒所拥有的胚乳、胎芽、麦麸以及自然营养元素的谷类。例如,黑米、全麦面粉、燕麦片、苞米、小米手机、乌麦等。但一些自媒体以偏概全,就变成了“多吃米饭鲜面条等主食,很有可能使你死得更早”等观点。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研究中心营养科负责人左小霞表明,谷类含有木薯淀粉,是绝大多数食材中碳水化合物的具体来源于,经大家咬合、咽下后,在肠胃中水解反应成可被身体消化吸收使用的葡萄糖水,给予每日所需动能,对保持人体组织活动和中枢神经系统运行有关键实际意义。因而,蛋白质、人体脂肪等,都不可以取代主食充分发挥。
推动肠胃蠕动。主食中的杂粮甘薯、杂豆类食品含有膳食纤维,一定量的膳食纤维会大大增加肠胃内的有益菌总数,有利于防止严重便秘、推动肠道蠕动。膳食纤维有很强饱腹感,进而会降低食材摄入量,更有利于操纵重量,有助减肥瘦身。
提高人体免疫力。主食含有维他命和矿物,尤其是B族维生素、镁、钙等。常常不要吃主食的人,非常容易发生少量营养元素欠缺。长期性不要吃主食的人,轻则精力不集中、疲惫、总想睡觉,情况严重可发生记忆力下降、便秘口臭、月经混乱、肌肉僵硬、缺铁性贫血、哆嗦等病症。
管控血糖值。许多糖尿病人对主食深恶痛疾,但主食自身并升不上糖。反过来,假如糖尿病人一天吃的主食低于三两,身体内升糖生长激素将迅速上升,不但使血糖升高,还会继续造成大量的新陈代谢物质,加剧肾脏压力,还会继续造成血糖低。
左小霞注重,老人的主食更不可以随便减去。由于碳水化合物是保持脑作用、人体骨骼、全身肌肉运行的关键来源于,一旦主食吃得少,就需要“消耗”大量蛋白质来为人体磷酸原,长期性出来,重量、脂肪率会比较严重遗失。老人还有可能会欠缺少量营养元素,不好身心健康。因而,身心健康的老人,千万别由于年龄提高,消化吸收工作能力降低,就很多降低主食摄取,乃至用蛋白质取代主食,这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一个黄金分割比例。平常人要遵循“碳水化合物50%~65%、人体脂肪20%~30%、蛋白质10%~15%”的科学合理饮食方式。中国营养学会强烈推荐,每日谷甘薯摄入量是250~400克,等于两三碗白米饭的净重(一碗二两白米饭在150克上下)。每顿饭提议不必全是大米白面粉,杂粮占主食占比的20%~30%。老人要维持每日碳水化合物供比得上不小于50%,蛋白质不超过20%,人体脂肪不超过30%。
配搭最少一种杂粮。大伙儿在蒸大米饭时,可添加高梁米、黎麦、黑米等粗粮,煮粥时可以加一点小米手机、黑米、燕麦片、干果等。做饼或做馒头时,掺点棒子面、黑豆面,不但能提升矿物、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还能够丰富多彩口味。小红豆、豆角、黑豆、大白芸豆、豇豆等高粱米,与谷类食物配搭服用,可以带来不错的蛋白质相辅相成功效。
甘薯适度取代。除开大米白面粉,甘薯可以具有取代一部分主食的功效,马铃薯、白薯、山芋、淮山药等甘薯每日可摄取50~100克,在其中含有膳食纤维及维他命C,可推动肠道蠕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项研究表明,与吃特制谷类对比,每日吃土豆,饮食搭配品质、血夜指标值和健康的概念指数值会更好。马铃薯中钾成分较高,合适高血压群体。
换个烹饪方法。炒饭、油馍、炸油条、绿豆糕、杂酱面等主食很有可能油、盐、糖都超标准。除开尽量避免吃这种,还可以更改烹饪方法,炒饭、凉面可以只放一次油,用不粘锅来炒;做油饼、桃酥等时,无需煎炸,可试着蒸烤;带饺子馅儿的主食,尽量少放赘肉,多放蔬菜水果、豆类食品等调料。
张坚提示,一日三餐,可依据本人生活习惯来分派主食摄入量。例如,年青人早饭常常因上下班延迟时间或耽搁,但不管怎样都需要吃早饭,早饭中一定要有主食,这也是一天工作中学习培训的动能来源于。成年人有晚饭时间交际多、饮酒多、不要吃主食的状况,应有目的地“加个餐”,防止不要吃主食产生的健康风险。老人时间较充足,早饭尽可能做得丰富多彩一些,主食量多一点,粗粮、甘薯配搭起来,再加一些肉、蛋、奶、干果、凉拌菜等。
大龄、衰微、消化吸收能力差的老人,可降低杂粮摄取,多吃一些粥、婴儿米糊、粘米粉等,还可以杂粮细做。例如,依靠压力锅烹饪、熬粥、混合面做醒面食品类等。有尿毒症的老人,每日主食的强烈推荐摄入量为250~400克,食材不必做得过软烂,配搭肉、蛋、海产品、黄豆、蔬菜水果一起吃,能抑制血糖值迅速升高;假如血糖控制得不太好,主食可以少吃一点,但在每二餐中间要适度用餐,按时定量分析,维持血糖值稳定。
如果体重相同,最好吃米饭减肥,因为米饭的热量较低,比面食低一半左右。面食和米饭的三大能量营养素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面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45%,大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5%。所以选择同样重量的米饭。
首先,大米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主食。大米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要知道大米中所含的蛋白质类型是谷蛋白和谷蛋白。这种物质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有利于胃肠道消化,脂肪含量少。此外,大米在中医眼中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具有健脾胃、补中益气、健神的作用。所以即使在减肥期间,吃米饭对你的健康也有好处。
在减肥期间,主食不要太挑剔。适当的饮食不会影响减肥。事实上,减肥的直接条件与“吃什么”无关,而是与我们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有直接关系。如果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并且能量已经达到负平衡,就必须将脂肪取出供能,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即使我们每天不吃主食,我们也吃其他高热量的食物。热量过了极限,所以会长胖。
米饭怎么吃减肥效果好?其实方法很简单。做米饭时,加一点黑米。比例是米饭2:1香浓,也有利于减肥。身体新陈代谢快,体内脂肪消耗速度快,所以坚持吃这样一顿饭,即使不怎么锻炼也能吃得更瘦。不过,米饭在吃之前应该先晒干。其优点是能延缓淀粉的吸收,减少脂肪的形成,有利于减肥的成功。
总结;如果你想减肥成功,首先要坚持下去。第二是吃要注意。当然,锻炼的效果更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