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血清维生素测定偏低的危害

时间: 2024-03-13 14:02:52

血清维生素测定偏低的危害

血清维生素测定就是测定血清中各种维生素的浓度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因为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同时,维生素浓度只有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行。如果维生素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一些病理情况。测定维生素浓度能够了解机体的维生素浓度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且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一、血清维生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1、血清维生素的测定是非常有临床意义的,血清维生素测定的项目包括体内的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叶酸。

2、人体在缺乏维生素时并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物质代谢,例如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糖一定要在维生素的转运下,才能够充分被人体的吸收和消化。因此测定体内维生素缺乏或减少,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和预防的作用效果。

3、血清维生素测定还能够指导一定的儿童佝偻病、呆小症等疾病进行对症治疗。

二、血清维生素测定偏低的危害:

1、如维生素B12的浓度有一个正常范围,如果维生素B12浓度降低,可以引起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叶酸也是一种B族维生素,如果叶酸浓度下降,也可能诱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如果维生素A浓度下降,病人可能会诱发夜盲症。

4、如果维生素C浓度下降,病人可能会出现坏血病。

5、维生素d测定值偏低,考虑营养障碍。

维生素缺乏是什么症状?

游金地为您解答:
一、缺乏维生素A
1.会影响到视紫红质的合成速度或停止合成。引起夜盲症,暗适应能力减弱,在黄昏或从明亮进入暗处时,不能很快看清楚物体,只要供给足量的VA,这一症状即可消失。2.上皮组织萎缩,角化,皮肤干燥,呼吸道、泌尿道、腺体上皮病变,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VA缺乏,还可使泪腺上皮细胞受损分泌停止,使眼结膜,角膜干燥而引起干眼病,其表现为角膜、结膜干燥,发炎。严重时角膜软化,穿孔,失明。3.引起生殖功能衰退,VA有提高幼小动物对氮利用的特殊作用。因而能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加速细胞分裂的速度和刺激新细胞的成长。
4.儿童如果缺乏维生素A,体内肌肉和内脏器官萎缩,体脂减少,骨骼生长不良及生长发育迟缓,生长停滞,并易感染各种疾病。
维生素A良好的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鱼卵、全脂奶、奶油、禽蛋等。植物性食物中含β-胡萝卜素较多的有胡萝卜、菠菜、苜蓿,豌豆苗、红心红薯,蕃茄,油菜,韭菜,苋菜等绿色蔬菜和水果。
二、缺乏维生素D
儿童将引起佝偻病,成人则可引起骨质软化病,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缺乏VD时,更易发生骨质软化病。  
  
在植物性食品中几乎不含VD,主要来源是鱼肝油、鸡蛋黄、黄油、肝、奶等食物。
三、缺乏维生素E  
VE是人体内一种强抗氧化剂,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从而维持细胞膜的正常脂质结构和生理功能。如果缺乏VE,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破坏,细胞就要受到损害。如果长期缺乏VE,容易发生未老先衰,产生疾病。
VE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麦胚油,棉子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是特别良好的来源。菠菜、莴苣叶,甘蓝等绿叶蔬菜中含量也很丰富。在肉、奶油、奶、蛋和鱼肝油中也有。
四、缺乏维生素K    
VK有“止血功臣”之称。它不但是凝血酶元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内凝血酶元的合成。如果缺乏,将导致血中的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出血凝固时间延长,还会出现皮下肌肉和胃肠道常有出血现象。
维生素K主要存在于绿色蔬菜中,如菠菜、白菜中含量极为丰富,肝脏、瘦肉中也含有VK,此外还来源于人体大肠内细菌的合成。  

五、缺乏维生素C 
VC缺乏的典型症状是坏血病,其主要特征是多处出血,依次出现疲倦,虚弱,关节疼痛,牙龈出血,龈炎和牙齿松动等症状,随后因毛细血管脆弱而引起皮下出血,小儿则出现生长迟缓,烦燥和消化不良,逐渐出现牙龈萎缩,浮肿,多处出血以及骨骼脆弱,坏死等症状;缺乏维生素C会降低谷胱甘肽的浓度,损害人体的抗氧化系统;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造血机能障碍。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特别是绿叶青菜和酸性水果中含量丰富。水果中以酸枣、鲜枣、山楂、柠檬、柑、桔、柚等含量最多。蔬菜中含量较多的辣椒、菜花、苦瓜、雪里蕻、青蒜、甘蓝、油菜、芥菜、蕃茄等。谷类和豆类不含VC,但豆类发芽后,如黄豆芽、绿豆芽则含有VC,是冬季和缺菜区的VC来源,动物性食品一般不含VC,肝和肾仅含有少量的VC
六、缺乏维生素B1  
如果VB1缺乏或不足,脱羧酶活性下降,造成糖代谢障碍,丙酮酸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而积存在组织中发生中毒,影响整个机体的代谢过程,使肌肉无力,身体疲倦。丙酮酸还有一部分形成乳酸,不仅使能量供给发生障碍,乳酸堆积侵袭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痉挛和神经炎,引起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和腰痛等。如果长期食用碾磨过于精白的米和富强粉面,而又缺乏粗粮和多种副食补充,就会造成VB1的缺乏而引起对称性周围神经炎,其症状是全身倦怠,肢端知觉异常,心悸,胃部有膨满感,便秘以至浮肿。

VB1能预防和治疗脚气病;能增加胃肠蠕动及胰液和胃液分泌,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预防心脏肿大;促进糖类代谢。
VB1在食物中分布很广,含量最多的是米糠、麸皮、糙米、全麦粉、麦芽、酵母、干果、硬果和瘦肉、肝脏、蛋类、乳类等。

七、缺乏维生素B2  
VB2是机体中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这些辅酶与特定蛋白质结合,形成黄素蛋白,黄素蛋白是组织呼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保证物质代谢正常进行,促进生长,维护皮肤和粘膜的完整性。
机体中若核黄素不足,则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将出现多种多样的缺乏症。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阴囊炎、眼睑炎角膜血管增生,畏光及巩膜出血等。
VB2以动物性食品含量较高,特别是肝、肾和心脏含量最多。植物性食物中,绿叶蔬菜和豆类含量较多。  

八、维生素PP  
VPP以尼克酸、胺的形式在人体内构成脱氧辅酶Ι和脱氢(制)辅酶II,这些酶在细胞的生理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递氢作用。如参与葡萄糖的酵解、脂类的代谢、丙酮酸代谢、戊糖合成及高能磷酸键的形成等。VPP还能促进消化的功能,维持皮肤和神经组织的功能,可扩张末梢血管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当人体缺乏VPP时,将患癞皮病,其典型症状是皮炎、腹泻,痴呆。早期症状以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全身无力,以后两手,两颊及其它裸露部分出现对称性皮炎,双颊有色素沉着,这时并伴有胃肠功能失常,口舌发炎,甚至出现严重腹泻,有的患者还有明显的精神失常症状。
VPP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其中以酵母、花生、全谷、豆类及肉类,肝脏含量最为丰富。人体需要的VPP除了以食物为主要来源外,色氨酸也可以在体内转变为VPP。玉米的含量不低,但大部分为结合型烟酸,不能被机体利用,故以玉米为主食而缺乏付食供给的地区,容易发生VPP缺乏。但如用碱处理后,可被机体利用,并能预防癞皮病的发生。

九、缺乏维生素B6    
缺乏VB6人体会发生贫血、脑功能紊乱、皮炎、婴儿生长缓慢等现象。  3.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VB6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如各种谷类,豆类,肉类,肝,蛋黄和酵母,体内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一部分VB6,但只有少量被吸收和利用。
十、缺乏维生素B12    

VB12在体内以辅酶形式参加多种代谢反应,故又称为辅酶B12,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叶酸的利用率来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红血球的成熟。缺乏时会引起恶性贫血。维生素B12还参与胆碱的合成,缺少胆碱会影响脂肪代谢,产生脂肪肝。
肝、肾、牛肉、海鱼、虾等含量较多,猪肉次之。此外,发酵的豆制品如腐乳、豆豉、豆瓣酱等含量也较丰富。正常人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利用肠内物质也可合成。在一般情况下,不易缺乏。

十一、缺乏 叶酸    
1.叶酸为各种细胞生长所必需。叶酸被小肠吸收后,在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辅酶П参与下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FH4)。四氢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的的辅酶,在氨基酸代谢、嘌呤、嘧啶合成,进而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有重要作用。2.叶酸是胎儿形成并正常发育的必要的维生素,足够的叶酸可以预防心脏病、中风及某些癌症的作用。人体缺乏叶酸时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舌炎和腹泻、造成新生儿生长不良。    

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在动物肝脏、豆类、绿叶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多,谷类、肉类和蛋类次之。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