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冬季进补的药膳有哪些

时间: 2023-02-15 16:37:51

冬季进补的药膳有哪些

冬季是一年四季最佳进补的一个季节。天气越来越冷,还没有做好冬补的人们也不要急,趁着天寒,以药膳入食,滋补效果也是很好的。那么冬季进补的药膳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冬季进补的药膳有哪些

  1、归芪红枣汤

用黄芪30克、当归15克、红枣20枚,加水焖煮30分钟,共煎2次,汁水合并之,分早晚服食。该汤具有益气养血、健脑安神之功用。

  2、黑芝麻粥

黑芝麻炒熟研碎,每次用50克调入粳米100克的粥内,加食盐调味,早晚食用。常食有润肌乌发、面红色润、促使脱发生长之效果。

  3、冰糖莲子羹

去心莲子50克,加适量水焖酥,用冰糖调味,水淀粉勾芡成羹食用。利于妇女体虚下白带,男子肾虚遗精、滑精、阳 痿、早泄以及脾虚欠泻、食欲不振、虚烦失眠之症。

  4、银耳粥

  银耳20克、粳米150克、冰糖20克。将银耳用温水发透,除去硬蒂、杂质,撕成瓣状。粳米洗净。将粳米、银耳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搅匀即成。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等功效,有养肺、益气和血、补脑强心的作用。

  5、四宝糯米粥

  龙眼肉、红枣、山药、薏苡仁各25克,加100克糯米共煮成粥,用冰糖20克调味。适用于心血不足之心悸者调理。

  6、芝麻核桃羹

  黑芝麻50克、核桃肉100克,分别用文火炒香研碎,每次用4汤匙加适量水,水淀粉勾芡,冰糖末调味食之,一日2次,常服有补肾润燥、健脑、黑须发悦颜之功。

看完上文的介绍后,相信大家对冬季进补的药膳有哪些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立冬节气进补的食疗方

每个节气都有着不同的养生方式和方法,你知道立冬节气以后要如何养生的吗,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饮食中要吃一些进补的食物,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哦,来看看立冬节气进补的一些食疗方法吧,让你更加的健康。

归参炖乌鸡

制作原料:党参30—50克,当归20克,乌鸡1只,生姜、葱、盐、料酒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乌鸡与当归、党参及适量调味品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l一2小时,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肝肾不足之遗精、带下、白浊,血虚之月经不调,脾肺气虚之消瘦及气阴两伤者。

党参补益脾肺、补血生津。乌鸡为传统的滋补佳品,以其骨乌而得名。其味甘,归心、肝、肺、脾、肾经。乌鸡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钙、磷、铁、镁及尼克酸、泛酸等。加入当归有补血活血的作用。故本炖品最适于冬季食用.尤其适合大病后、产后、手术后或素体虚弱之人。这样的食疗方法可以起到滋补气血的作用,对于缓解神经衰弱有好处,还可以有提高体质的作用,对于补血生津有帮助作用,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白芨炖燕窝

制作原料:燕窝10克,白芨1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燕窝用温水浸泡半日,去除杂质放入炖盅内,加水,加入冰糖.炖2~3小时即可食用。

适宜人群:适用于气虚自汗、尿多、胃气虚之反胃、千呕,肺阴虚之盗汗、咳嗽、咯血及其他虚损者。

白芨滋养肺阴、补肺止血,燕窝可补肺养阴,用于补养和治疗阴肺虚的咳嗽、盗汗、咯血等症。又可养胃止呕,治疗胃气虚所致的干呕、反胃。还可补气止汗,治疗气虚自汗、尿多等症。燕窝是一种珍贵的补品,配以白芨更增强了其滋肺止咳之功。肺阴虚之人冬季易复发咳喘、咯血,常食本炖品效果非常好。这样的食谱可以有缓解咳嗽咳痰的作用,对于出现的盗汗啊还有体质虚弱的情况有调理作用,而且也可以缓解咳嗽咳喘。

立冬节气进补吃什么呢,上面的这些小常识大家都知道了吧,这些食谱不妨试试,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对于缓解冬季体质虚弱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体质,是不错的立冬节气进补的食疗方法,不妨试试吧。

立冬温补的食物有哪些

立冬温补的食物有哪些

立冬温补的食物有哪些,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钻研美食,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的食物有中国的多且丰富,还风格迥异,不同的时令我们有不同的滋补方法,下面和大家介绍立冬温补的食物有哪些。

立冬温补的食物有哪些1 1、黑豆

冬季天冷人们外出活动的时间少,因此,体内积攒的脂肪、胆固醇等比较多,想要避免它们堆积起来,就要吃些黑豆。因为黑豆含有众多的植物纤维素,能够更好地促进肠胃消化,清除人体内的垃圾。其中,黑豆中还富含微量元素,冬季的时候用来煮粥喝,不仅能有助延缓衰老,而且还能减肥养颜。

2、羊肉

立冬到了,冬季也就来了,气温会变低,不少女人时常因为寒风被冻得瑟瑟发抖,这个时候就应该吃一些羊肉,因为这可是驱寒暖胃的食物,吃它身体立马就暖起来,同时还能滋补气血,是冬季进补的佳品。

所以说,在冬季养生的时候,要吃些羊肉,比如说吃羊肉火锅,喝羊肉汤之类的,口味都不错,而且能够迅速养生。

3、鸽肉

鸽子肉可是滋补肉类之一,俗语都有说“一鸽胜九鸡”,平日里吃它具有补肾、健脑、降血压、嫩肤的效果,而且又比较容易消化,吃它身体能够很快吸收营养,进而起到滋补的效果。

其中,清炖鸽子汤是最简单的营养汤,只要将鸽子洗净再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放入锅中隔水炖煮至肉熟,最后放些盐调味就可以吃肉喝汤了。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碗热热的鸽子肉汤,身体一下子就暖起来了。

4、香菇

香菇不仅能提问,吃它还能健脾,立冬到了,天气冷了许多,很多人都比较少在户外活动,因此,很容易感到疲倦,这个时候吃些香菇能够起到缓解作用,同时还能改善神气衰弱的情况。

所以说,在平日里炖汤喝的时候,不妨加些香菇进去一起炖煮,为身体补充更多的营养。

5、狗肉

人们在冬季选择吃了能够暖身的食材时,往往都会想到狗肉,因为其具有温补肾阳、驱寒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寒能力。

因此,立冬到了天气将会更冷,人们想要暖身驱寒的话,要吃些狗肉,尤其是四肢冰冷、精神不振的人,务必要吃一些,以便帮助改善不适。

立冬温补的食物有哪些2 1、涮羊肉和羊肉炉

民俗云:“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北京地区立冬有吃涮羊肉的习俗,乃是仿照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抵御寒冷的作用。另外,南方沿海等地区立冬有吃羊肉炉的习俗,羊肉配上补血益气的红枣、枸杞子、当归、党参等中药材,能够加强助元阳、补精血的功效。

注意: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不宜过量,而且吃羊肉最好要搭配凉性和平性的蔬菜,如冬瓜、白菜、金针菇、香菇、莲藕、笋能起到解毒去火的作用。有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肥胖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不宜食用羊肉。

2、四物鸡和麻油鸡

南方多地在立冬节气有吃清炖麻油鸡的习俗,麻油鸡属于川菜。台湾等地还有吃四物鸡的习俗,四物鸡汤以当归、地黄、白芍和川芎等四味中药组成和鸡同煲,具有补血、活血和止痛之效用。在江西靖安,在立冬以鸡肉和白萝卜进补。中医鸡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活血脉、强筋骨,适用于营养不良、畏寒怕冷、月经不调、贫血等人群

注意:鸡肉最好选择土鸡肉和乌鸡肉,去皮食用。鸡肉性温助火,肝阳上亢、口腔糜烂、大便秘结、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鸡肉。

3、姜母鸭

姜母鸭是福建台湾等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立冬进补吃姜母鸭,有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疏肝润肺的功效。

注意:鸭肉性凉,身体虚寒,胃部冷痛、腹泻清稀、动脉硬化、慢性肠炎、受凉引起的食欲不振等应少食。另外,鸭肉虽然相对其他禽畜肉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一些,但仍旧不适合慢性疾病患者过多食用。

4、草根汤

福建闽中地区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三明尤溪地区,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熬出浓浓的草根汤后,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成汤。尤溪人认为草根乃滋补药材,对其情有独钟。

注意:猪蹄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老年人的肠胃消化功能减弱,不可多吃。患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动脉硬化、三高等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吃猪蹄

立冬温补的食物有哪些3 第一款: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赛人参”。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不仅价格便宜,还能润燥生津、助消化,在民间更是有“小人参”的美称。而且据统计,以萝卜为原料与其他植物可以搭配出近100种菜肴可供日常食用,可以制成各种小菜60种以上,可见萝卜的吃法之多。

第二款:羊肉

羊肉是温补食物,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在冬季食用羊肉既可以抵御风寒,也可以补身体。冬日里来一份铁锅炖羊肉,满满的一锅羊肉咕嘟咕嘟的,光是看着就暖暖和和的,满满的食欲。

第三款:山药

冬季吃山药正当时。一般来说,冬季寒冷干燥,对肺部和咽喉的伤害会比较大,而山药黏黏糊糊的汁液主要是黏蛋白,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山药可以直接蒸煮或者煲粥、熬汤,口感属于那种面甜软糯的,好吃又营养。

第四款:莲藕

冬季天气干燥,容易燥热上火,吃点莲藕能清热润燥。而且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对这个季节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冬日里炖一锅热腾腾的莲藕排骨汤,汤清味美,肉质鲜嫩,莲藕软糯,吃着倍舒服。

这四种食材都是常见的食物,好吃营养还滋补。这个冬天里,大鱼大肉吃多了,就多吃这些补益的食物吧!不仅能抵御寒冷,还能增强体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