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封穴是位于人体足部的穴位,也是保养精血的重要腧穴,正确的刺激这个穴位,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那么中封准确位置怎么找呢?
中封穴位于足内踝前一寸(人体的足背侧,在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1、中封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肝经经穴,属金。别名:悬泉穴。
2、穴位含义: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3、“中封穴”。“中”,正中也。“封”,封堵也。该穴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中封穴”。
4、肝经经。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为肝经风气经过之处,气血的运行为动而不居,故为肝经经穴。
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强劲者风气,至本穴后风和势缓并化为凉性水湿之气,气血特征与肺金之气同,故其属金。
1、缓解治疗胸腹胀满、肝炎黄疸等;
2、缓解治疗小便不利、遗精尿闭、阴茎痛、尿路感染、疝气、腹痛等;
3、缓解治疗腰足冷痛、踝关节扭伤、内踝肿痛、下肢痿痹等。
4、按摩中封穴功效:清泄肝胆,通利下焦,舒筋通络。
1、中封穴配胆俞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内庭穴: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
2、中封穴配足三里穴、阴廉穴:治阴缩入腹、阴茎痛、遗精、淋症、小便不利。
1、消化系统疾病:腹部膨胀纳差,肝炎黄疸。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小便不利,遗精尿闭,阴茎痛,尿路感染,疝气,腹痛。
3、其他疾病:腰足冷痛,踝关节扭伤,内踝肿痛,下肢痿痹。
1、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针灸疗法:直刺中封穴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足背部放散。
3、艾灸疗法:艾炷灸或温针灸中封穴3—5壮,艾条灸中封穴5—10分钟。
4、按摩手法: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中封穴(内踝前1寸),左揉20次,右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中封穴,手法同前。
【学位释义】
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中封。中,正中也。封,封堵也。该穴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
【操作要点】
直刺0.5~0.8寸。
【定位】
位于人体的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
坐位或仰卧位。拇趾上跷,足背内侧上可见以一大筋,其内侧于足内踝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主治】
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保健养生】
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中封穴(内踝前1寸),左揉20次,右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中封穴。可清泄肝胆,通利下焦,舒筋通络。
中封。中,正中也。封,封堵也。该穴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
取穴位置
位于人体的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取穴时正坐,将右脚置于左腿上,左手掌从脚后跟处握住,四指在脚后跟,拇指指腹贴于足内踝内,拇指尖的位置即是
功能主治
清肝经郁热,泻下焦湿邪
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
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等疾患,具有良好的疗效。
穴位配伍
配胆俞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内庭穴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
配足三里穴、阴廉穴治阴缩入腹、阴茎痛、遗精、淋症、小便不利。
配行间,治尿痛
配肝俞、胆俞、期门、章门、足三里、合谷、曲池,治肝炎
配阳辅,治头晕、目眩
按摩方法
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中封穴,左揉20次,右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中封穴,手法同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