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漏谷的准确位置图(漏谷准确位置 漏谷的位置图和作用)

时间: 2023-02-16 20:26:52

漏谷的准确位置图

漏谷的准确位置图

漏谷是足太阴脾经腧穴,刺激该穴位主要有健脾和胃,沉降脾经阴浊之功,那么漏谷的准确位置在哪里呢?

漏谷的准确位置图

漏谷穴的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漏谷的意思是什么

漏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络。穴位含义为,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

1.漏谷:漏,漏落也。谷,五谷也、细小之物也。该穴名意指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因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进行了交换,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在本穴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浊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状,故名。

2.足太阴络、太阴络: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其气与脾经其它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较低,穴内气压亦较低,脾经其它部位的水湿之气向本穴汇聚并沉降地部,本穴有联络聚集脾经天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漏谷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腹胀腹鸣、消化不良、小便不利、遗精、偏坠、丹毒、腿膝厥冷、下肢痿痹、脚气等。

2.按摩漏谷穴的功效:沉降脾经阴浊。

漏谷的临床应用

实证癃闭

主穴: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配穴:湿热蕴结者,配委阳;肺热壅盛者,配尺泽;肝郁气滞者,配太冲、支沟;瘀血闭阻者,配次髎、血海。

方义:中极为膀胱募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促进膀胱气化功能,通利小便;三阴交、阴陵泉为脾经腧穴,善于醒脾利湿,消除瘀滞,通利小便。

虚证癃闭

主穴:脾俞、肾俞、三焦俞、关元、三阴交

配穴:脾气虚弱者,配气海、足三里;肾阳虚弱者,配太溪、阴谷;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配气海、曲骨。

方义:脾俞、肾俞以振奋脾肾气机,脾肾不足则三焦决渎无力,故用三焦俞以通调三焦气机;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温补下焦元气,鼓舞膀胱气化;三阴交调理肝、脾、肾功能,以助膀胱气化,诸穴相配可达益气启闭之功效。

漏谷准确位置 漏谷的位置图和作用

1 漏谷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快速取穴:

1.侧坐位,垂足,在小腿内侧从内踝尖向上量2个4横指(一夫)处,胫骨内侧面后缘,按压有酸胀感。

2.侧坐位,足跟抬起,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压有酸胀感。

2 漏谷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和大隐静脉。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3 漏谷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健脾和胃,通经活络,利尿除湿。

主治病症:

1.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之水肿,小便不利,腹胀,肠鸣,疝气偏坠,遗精,带下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腿膝厥冷,麻木不仁,足踝肿痛诸症。

3.长期坚持按摩,能有效改善前列腺疾病带来的不适症状,对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肩胛部疼痛,泌尿系统感染等症有一定的辅助 治疗作用。

4 漏谷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三阴交上3寸,胫骨内侧缘。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健脾理气,渗湿利尿。

主治: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食物不化,下肢麻痹。

承山怎么简单取准确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为腿部转筋,肛门疾患的常用效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要治疗便秘、脱肛、痔疮等,为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的常用效穴。人体穴位配伍:痔疾:配大肠俞穴治痔疾。

【保健方法】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针刺法: 直刺1-2寸。(2)按摩法:按压该穴时用拇指,使指关节呈直角效果最好,按压时间2分钟即可。漏谷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足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压该穴时用拇指指腹大面积接触穴位,作大范围的环形按揉2分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