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外丘的位置图和作用(外丘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时间: 2023-02-16 20:27:14

外丘的位置图和作用

外丘的位置图和作用 外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的准确位置图片

外丘穴位于腿部位置,是足少阳胆经腧穴,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下面就来看看外丘的位置在哪里以及它的具体作用。

外丘的位置图和作用

外丘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1、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头项痛、胸胁痛、腿痛、下肢麻痹、脚气、胆囊炎、肝炎等。

2、按摩外丘穴的功效:舒筋活络、传递风气。

外丘的意思是什么

1、外丘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郄穴。

2、穴义: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飘扬于胆经外部。

3、名解:外丘。外,胆经之外也;丘,土丘也。该穴名意指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由此飘扬于胆经之外。

4、本穴物质为光明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阳热风气势弱缓行并吸热冷降,随阳热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则飘散于胆经之外,故名。

5、胆经郄: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光明穴上行而至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势弱缓行,外传阳交穴的气血弱小,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胆经郄穴。

外丘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腓神经痛,下肢麻痹,癫痫;

2、运动系统疾病: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外丘的配伍疗法

1、外丘穴配足三里穴、陵后、阳陵泉穴、条口穴:缓解治疗腓总神经麻痹;

2、外丘穴配伏兔穴、环跳穴、阳交穴、阳陵泉穴:缓解治疗下肢痿、痹、瘫;

3、外丘穴配百会穴、丰隆穴、腰奇、间使穴:缓解治疗癫痫。

外丘的临床应用

发作期痫症

1、主穴:水沟 百会 后溪 涌泉 内关

2、方义:水沟、百会为督脉要穴,后溪通督脉,督脉入络脑,三穴同用熄风醒脑开窍,是治疗癫痫的要穴;涌泉为肾经井穴,刺之滋水潜阳,速降肝风,以助开窍醒脑;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开心窍豁痰浊,调理心神。undefined

外丘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外丘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脚气等作用,外丘穴的位置: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详见本文图解外丘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1、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2、穴位图

3、位置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4、取穴方法

坐位或仰卧位。取一标有二等分线的弹性皮筋,将皮筋的两端分别与外踝尖及腘横纹对齐拉紧,再从皮筋中点向下1横指,在腓骨前缘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5、功效

舒筋活络、传递风气。

6、主调病症

坐骨神经痛、头项痛、胸胁痛、腿痛、下肢麻痹、脚气、胆囊炎、肝炎等。

外丘的准确位置图 外丘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1 外丘的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简易取穴:先找到阳交穴,再向前摸至腓骨前缘即是该穴。

2 外丘穴穴位解剖 在腓骨长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有经前动,静脉肌支;布有绯浅神经。

3 外丘穴功效主治 外丘穴为足少阳胆经郄穴,有通络安神,疏肝理气的功效,适宜于颈项强痛,胸胁痛,疯犬伤毒不出,下肢痿痹,癫痫,小儿龟胸等病症的治疗。

4 外丘的作用 外丘位于小腿外侧,为足少阳经郄穴,是胆经之气深聚之处,善治胆经急症痛证,故有疏肝利胆的作用,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或气机阻滞之胁肋疼痛;此外由于该穴疏通胆经,通络止痛作用颇强,还可用于胆经循经病痛,如颈项强痛,下肢痿痹等。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