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是主治虚羸瘦损,上气咳逆,健忘,五劳七伤的特效穴,该穴隶属足太阳膀胱经,下面来看看膏肓是什么意思。
膏肓穴,经穴名。出自《千金要方》:“此灸法,令人阳气康盛。”属足太阳膀胱经。
1.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也。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穴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心脏与膈膜之间的膏脂(此膏肓由五谷精微所化),故名膏肓。
2.膏脂为提供心火燃烧之柴薪,在火热作用下所处为液态,今心室燃烧后气化蒸发的部分在胸腔内压的作用下随湿热之气外渗体表膀胱经,故名膏肓。
膏肓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1.膏肓穴可以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健忘、遗精、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等。
2.现代医学还将膏肓穴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
3.膏肓穴亦有散热排脂、补虚益损、调理肺气的功效。
按摩膏肓穴位时一面缓缓的吐气,一面揉膏肓穴6秒钟,反复重复10次,就可以治肩膀僵硬、酸痛等。
膏肓的意思是指人体心与膈间的部分。
具体释义:
①膏:脂肪;油;肥肉;糊状的东西。这里的“膏”指的是油脂、膏脂的意思。
②肓:心脏与膈膜之间,古时指人体内心脏下膈膜上的部位。
膏肓的意思是指人体心与膈间的部分。旧时说膏与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来用:“病入膏肓”指病情非常严重,已没有办法医治。后人也用以指事态非常严重,已无再造之功。
扩展资料: 膏肓的近义词
①鬲肓:鬲肓是膈膜与肓膜的合称,鬲肓是指横膈以上的胸腔部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鬲肓之上,中有父母。”
白话译文:横膈以上的胸腔部位,中间有父母。
②肓原: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之原是脏腑的原穴之一。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肓之原出于脖_(勃央)”
白话译文:心下隔上部位的脏腑原穴出自于肚脐。
③肓膜:五脏之间的薄膜组织。出自《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_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於肓膜,散於胸腹。”
白话译文:所谓“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所以循环在皮肤中,与肉分离,熏于薄膜组织,散于胸腹中。
膏肓”的意思是: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病入膏肓【解释】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有病无法治疗,在心尖之上,心脏的下面,药物的疗效无法达到的地方,再要无法挽回了。【例子】他已病入膏肓,医生也束手无策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事物或人。【近义词】不可救药、无可救药、深入膏肓、行将就木、人命危浅。【反义词】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手到病除、药到病除、头痛脑热
1、病入膏肓的近义词不可救药。【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出处】战国·孔子《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__,不可救药。”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作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例子】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的根性了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比喻事态严重。
2、病入膏肓的反义词妙手回春【解释】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例子】王医生妙手回春,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