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枢穴隶属足少阳胆经,是调经止带的特效穴,多用于调理月经不调,便秘诸症,下面来看看五枢的准确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五枢穴位于人体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1、五枢:五,中数也,又通午,有纵横交错之意;枢,指通上转下之意。
2、本穴在带脉下3寸,适当人身长度之折中处,又为经脉纵横交错髋部转枢之处,故名。
1、缓解治疗便秘、少腹痛、腰胯痛,月经不调、阴挺、阴道炎、赤白带下,睾丸炎等。
2、按摩五枢穴的功效:调理下焦、调经止带。
1、五枢穴的针刺方法:五枢穴向外阴部斜刺1.0—1.5寸,酸胀扩散至耻骨联合及外阴部;五枢穴,直刺0.8—1.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腹股沟部。
2、五枢穴的艾灸方法:五枢穴,艾条灸10—20分钟,五枢穴艾炷灸3—5壮。
1、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
2、有旋髂浅、深动、静脉;
3、布有髂腹下神经。
五枢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便秘、月经不调、阴道炎、阴道炎等作用,五枢穴的位置: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详见本文图解五枢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取穴位置】
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功能主治】
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穴位配伍】
五枢透维道、气海俞、阳陵泉对子宫全切术针麻。
【穴位治法】
直刺0.8~1.5寸;可灸。
1 五枢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简易取穴:沿着肚脐向下4横指处做水平线,与髂前上棘交会处即是五枢穴。
2 五枢穴穴位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以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脉和静脉;布有第髂腹下神经。
3 五枢穴类属功效 类属:五枢为足少阳与带脉交会穴。
功效:强腰益肾,调经止带。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腹痛,阴挺,疝气,便秘,腰胁疼痛。
4 五枢穴的作用机制 五枢穴属足少阳经,位于少妇不,内应于肠,为足少阳胆经与带脉交会穴。少阳经循少腹抵阴部,带脉循腰胁一周,能制约,调理经带,故本穴有调经止带强腰作用,主治妇科经带等多种疾患和带脉经气阻滞的腰胁疼痛。该穴内应于肠,故能调理肠道气机,治疗疝气,便秘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