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地不容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02-16 20:31:00

地不容的功效与作用

地不容的功效与作用 地不容的功效与图片

地不容又叫地芙蓉、乌龟梢、金丝荷叶、地乌龟、金线吊乌龟,是一种味苦、性寒、有毒的中药材,但用法正确的话,可起到涌吐痰食,截疟,解疮毒的功效作用。

地不容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

地不容有清热解毒之功,对于咽喉肿痛、目赤、痈疽肿毒有很好的疗效。可大解蛇毒,取地不容汁同雄黄末调服之,以其滓敷伤处。《纲目》:"消痰降火,利咽喉,退目赤。"《南岳总胜集》:取汁同雄黄末调服之,大解蛇毒,以其滓敷伤处。

2、利湿截疟

地不容有利湿截疟的功效,可用于急性肠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疟疾等症。《滇南本草》:"截疟,吐痰,倒食。"

3、消痰止痛

地不容可治食积腹痛、胃痛,起到止痛的功效,还可以消痰,且吐痰只之能甚于常山。《唐本草》:"……辟瘴疠,利喉闭及痰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胃痛,腹痛,急性肠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疟疾;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疹。

地不容的营养价值

地不容含轮环藤宁碱、头花千金藤碱、左旋箭毒碱、异紫堇定、荷包牡丹碱、青藤碱、橄榄形暗罗醇碱、小檗胺、异谷树碱、黄心树宁碱等成分。

地不容的注意事项

1、孕妇及体弱者忌服。用量过大会引起呕吐。

2、内服宜炮制。

3、《滇南本草》:气血虚者禁忌。

4、《滇南本草图说》:热毒采其叶贴患处,若服即中其毒,慎之。

5、此外,尚有同属植物短芯千斤藤,功用与本种相似。

地不容和金不换的区别

1、属性不同

地不容和金不换不是一种植物,它们的属性不一样,地不容是防己科千金藤属的多年生草质落叶藤本植物,它的长度可以达到数米,金不换是唇形科相思子属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这是这两种植物的最大区别。

2、形态不同

地不容和金不换的植株形态也是不一样的,地不容它的叶子呈革质,叶子为近圆形,先端比较钝圆,还有一个小尖突,花朵的颜色为暗紫色。金不换的叶子为对生,叶子形状为卵形或者卵状披针形,花朵很小。

3、分布作用不同

地不容原产地在云南和四川等地方,一般生长在岩石缝或者山林中,它是一起种药用植物,有清热解毒、利湿截疟、消痰止痛的作用,而金不换原产地在江苏、安徽、福建和广西等地区,金不换为运动医学要药,有破旧血生新血、治内伤等作用。

地不容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 地不容有清热解毒之功,对于咽喉肿痛、目赤、痈疽肿毒有很好的疗效。可大解蛇毒,取地不容汁同雄黄末调服之,以其滓敷伤处。《纲目》:"消痰降火,利咽喉,退目赤。"

2 利湿截疟 地不容有利湿截疟的功效,可用于急性肠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疟疾等症。《滇南本草》:"截疟,吐痰,倒食。"

3 消痰止痛 地不容可治食积腹痛、胃痛,起到止痛的功效,还可以消痰,且吐痰只之能甚于常山。《唐本草》:"……辟瘴疠,利喉闭及痰毒。"

4 营养价值 地不容含轮环藤宁碱、头花千金藤碱、左旋箭毒碱、异紫堇定、荷包牡丹碱、青藤碱、橄榄形暗罗醇碱、小檗胺、异谷树碱、黄心树宁碱等成分

中草药:地不容的功效与作用

地不容
(《唐本草》)
【异名】解毒子(《唐本草》),地不荣(《滇南本草图说》),地芙蓉(《植物名实图考》),乌龟梢、金丝荷叶(《滇南本草图谱》),地乌龟(《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金线吊乌龟、山乌龟、地胆(《滇南本草》整理本),抱母鸡、一文钱、荷叶暗消、乌龟抱蛋(《云南中草药》),金不换(《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地不容的块根。
【植物形态】地不容
多年生秃净草质藤本,长达数米。块根盘状,皮层厚、暗灰褐色,表面粗糙,肉黄白色,坚厚,粉质。茎上部缠绕,圆筒形,或略具角棱,红色,密布淡绿色细点;下部多埋地中,木质化,灰褐色,多瘤节。叶革质,盾状着生,近圆形,先端钝圆、微凹,有一小尖突,基部略呈截形,或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淡绿白色;叶柄纤细,红色,长8厘米以上。花单性,异株;花序腋生,由少数小聚伞花序集合而成平顶状伞形花序;花暗紫色,具白粉,细小;雄花萼片5~6,倒卵形,先端尖;花瓣3~5,长不及萼片之半,阔倒楔状圆形;雄蕊合生成盾状,聚药雄蕊,黄色;雌花序外部的花具1倒卵形的萼片及2~3片同色短楔形之花瓣,内部花多数仅具花瓣,心皮单一,柱头5~7裂,基部有1绿色圆形之腺盘。核果圆形,由绿色而红色;种子环状,白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喜生于石灰岩区、篱落间或多石小山及多刺灌木丛中,分布云南及四川等地。
此外,尚有同属植物短芯千斤藤,功用与本种相似。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0.4~0.7%,块根含生物碱2.2%,系地不容碱和16-氧地不容碱。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唐本草》:"味苦,大寒,无毒。"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苦,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痰,截疟,止痛。治痈疽肿毒,喉闭,疟疾,胃痛。
①《唐本草》:"主止烦热,辟瘴疠,利喉闭及痰毒。"
②《滇南本草》:"截疟,吐痰,倒食。"
③《南岳总胜集》:"取汁同雄黄末调服之,大解蛇毒,以其滓敷伤处。"
④《纲目》:"消痰降火,利咽喉,退目赤。"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0.5~1钱;或研末2~5分。
【宜忌】内服宜慎。
①《滇南本草》:"气血虚者禁忌。"
②《滇南本草图说》:"热毒采其叶贴患处,若服即中其毒,慎之。"
【选方】①治痈疽疔毒发背、无名肿毒,不出头者:地不荣,用鸡蛋清调搽,留顶,一夜即出头。出头后,切勿妄敷。(《滇南本草图说》)
②治热毒攻眼,头痛眉痛,壮热不止:解毒子、木香、川大黄各三分。为末,浆水调膏摊贴,干即易之。(《普济方》)
③治胃痛,气胀腹痛:地不容根研末,每用五分,姜汤送下。(《云南中草药》)
④催吐:地不容根,生用一至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⑤治急性肠胃炎:地不容根干粉二至三分,吞服。(《云南中草药选》)
⑥治神经衰弱:地不容根一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⑦治疟疾:地不容末五分,开水送服,或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胃痛
取地不容块根研粉压片,每片0.3克,每次2~4片,日服3次。48例胃痛患者服后均有止痛效果。

提醒您:地不容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