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带脉寒怎么调理(带脉寒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时间: 2023-02-16 21:35:18

带脉寒怎么调理

带脉寒怎么调理

中医上有一种关于带脉的说法,就是形容一个人带脉寒,那么带脉寒怎么调理?带脉寒怎么回事?

带脉寒怎么调理

注意保暖

中医上认为带脉寒与人体受凉有很大关系,一般主要表现为腹部受寒,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腹部为阴,几乎所有阴经都要经过腹部,如胆经、肾经、脾经等,如果腹部着凉,就会让带脉变得瘀堵起来,所以需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不要让腹部受凉。

按摩带脉

调理带脉寒,那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按摩人体的带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推带脉法,就是以人体的肚脐为中点,然后向左右两侧推抚数次,再在后腰部用手掌来回推抚,推时用力适度,不要过轻或过重,直至感觉到比较舒适。

进行刮痧

刮痧可以帮助人体很好的疏通经络,从而帮助缓解人体带脉寒的症状,一般在睡之前,可以仰面平躺,隔一层睡衣一手持刮痧板,从胃部推压到小腹的耻骨联合处,反复大约10次;再从中间分别向左向右做1-2遍;注意要用些力下压至皮下经络线上,身体有酸胀感,不要在肚皮表面摩擦;正面刮完之后侧身刮拭肋下,从上而下,直到腰际,抵达髂骨边缘,正好落在带脉上。两侧刮约10次即可。

带脉寒怎么回事

带脉是人体众多经络之中的一个,是比较容易受寒的,比如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不按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时,会引起带脉寒,其次,平时不注意保暖,喜欢吃生冷的,辛辣刺激食物人群,也容易患带脉寒,另外就是情绪不稳定、情绪暴躁,那么也是很容易导致带脉寒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的经络是相互连接的,一环接着一环,所以平时要注意保养健身。

带脉不通的身体表现

在中医的经络关系图里面,带脉是环绕腰一周的经络,具有约束,束缚诸脉的意思;其次带脉寒也指女性下焦反馈到脉搏的脉象,通常表现为宫腔寒冷、经来腹痛、白带清稀量多、腰腹冷痛、腰腹部肥胖等症状。

带脉不通多久会好

因人而异。

带脉不通多久会好,与自身的身体素质是有很大关系的,有些人体质好,调理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而有些人体质比较差,需要调理很长的时间才会起效果,其次带脉不同的恢复效果,还与自身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以促进带脉不同恢复,否则就会加重,因此人体带脉不同的恢复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以偏概全。

带脉寒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看来为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对冷敏感,冬季发作,曾长期中药调理。除腹部保暖外,可以服用益生菌制剂
,如培菲康,整肠生等,饮食规律,不吃生冷辛辣,戒烟酒,看效果如何,另外经常发热,咽痛,应该耳鼻喉科检查,除外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可能,能否服用核酪口服液三个月,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炎症发作。

带脉不通吃什么调理 带脉敲了两个月瘦了20斤

1 带脉不通吃什么调理 带脉不通的主要表现为小腹肥胖、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与自身寒湿、水肿、消化功能不佳等因素有关,因此饮食调理需重在利水祛湿、健脾养胃等,建议多吃怀山药、薏苡仁、茯苓、扁豆、赤小豆、火龙果、香蕉、酸奶、玉米须、冬瓜、各类绿色蔬菜等,不吃寒凉、肥腻、不宜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 玉米须薏苡仁汤 材料:玉米须、西瓜皮、赤小豆、薏苡仁共60克。

做法

1、准备玉米须、西瓜皮、赤小豆、薏苡仁材料。

2、然后将上述药材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连服1—3个月。

功效: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胃、肝、胆经,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等功效,两者搭配泡饮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泄泻,风湿痹痛等症,对有湿气重水肿等带脉不通的人群有很好的疗效。

3 冬瓜皮荷叶茶 材料:荷叶、冬瓜皮各10克。

做法

1、准备好荷叶、冬瓜皮各10克。

2、洗净后一起放入大壶中,用沸水冲泡8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3、若条件允许可以把荷叶和冬瓜皮放入锅中水煮,这样效果会更好。

4、冬瓜皮荷叶茶一天喝3-4杯,分次喝完;最好空腹饮用,在饭前喝下。

功效:冬瓜皮能清热、利尿和消肿,对治疗小便不利,疮肿。荷叶能清热降火,降压利尿和助排毒。两者一起泡水喝能加强效果,能利大小便,排出毒素,对腰腹部带脉不通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4 乌鸡茯苓汤 材料:乌鸡1只,茯苓9克,红枣10枚。

做法

1、将乌鸡洗干净,把茯苓、红枣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

2、放沙锅内大约煮至2小时后熟烂,食鸡肉饮汤。

3、分2次服完,月经前服,连服3剂。

功效:乌鸡味甘,性平,归肝、肾、脾、肺经,有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三者搭配炖汤可用于带脉不通引起的脾胃虚弱、水肿、泄泻、小便不利、遗精白浊、妇人崩中带下、体虚腹痛等症状、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