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 郑新杰主治医师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营养科 夏燕琼 主任医师
钙是常量元素,在人体的含量仅次于氧、碳、氢和氮,排第五位,占人体体重的1.5%~2%,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
钙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血管的收缩与舒张,维持生物膜的完整性和跨膜转运,参与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体内信号传导以及凝血过程等。
最近,《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调整了钙的推荐摄入量(见下图)。可以看到,半岁-14岁以下、50岁以上及孕妇的钙推荐摄入量(RNI)根据最新的测算均有下调。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少补一些钙呢?并不是!我国成年人平均钙摄入量为345-412mg,与推荐摄入量仍有较大差距。
钙参考摄入量(单位:mg)
膳食钙主要来源于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一些深色蔬菜如冬苋菜、花菜、豆荚等。其中,奶中含钙量丰富吸收率也高(60%),所以是钙的最良好来源,牛奶中含钙量一般约为 100mg/100g;大豆及其制品也是钙的较好来源,如豆腐含钙量为110~140mg/100g,但吸收率较低(约15%)。一些深绿色蔬菜类中钙含量也较丰富,含量在 50~130mg/100g,但其中的草酸、植酸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
因此,奶的摄入量十分重要。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将奶及奶制品由原来的300g更改为300-500g,提高了奶的摄入量。事实上,我国牛奶消费量平均每人每年仅有21.7kg,相当于每天摄入奶量不足60g,而欧美国家牛奶消费量平均超过每人每年300kg,是我国的15倍之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我们平时必须注重奶及奶制品的摄入,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择酸奶、舒化奶等,而对于肥胖超重的人群,可以选择脱脂牛奶、低脂牛奶等。
在保证奶的摄入量的同时,我们每天吃适量的豆制品,如豆腐100g、豆浆300ml、豆干45g、腐竹20g等。在炒菜的时候,可以先焯后炒,以去除蔬菜中的部分草酸,洗大米时加以浸泡以使植酸酶活跃,制作面食时面粉经过发酵以减少植酸含量。
当然,如果从食物中无法获得充足的钙,我们可以选择钙片来进行补充。很多人担心钙会补过量,事实上,每天饮食+钙剂摄入钙的含量接近或者超过2000mg,才会增加肾结石、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通讯员:王舒华)
一、 钙对人体的重要性 人体靠骨架支撑,有了骨架的支撑,人体才能得以舒展和行动自如。倘若骨骼发育不好,或出了毛病,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骨病给人带来的痛苦是有目共睹的。一副健康的骨架对人体是多么重要。中老年朋友对此是有深切体会的。 那么,何者决定骨骼的健康呢?钙。 钙不仅是构成人体“五大宏量元素”之一,更是构成骨骼的最重要的“原材料”。成年人体内含钙超过1公斤。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仅有1%分布在血液和细胞内。小儿缺钙患佝偻病,成人缺钙引起骨质疏松;必须着重指出,缺钙还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人类,特别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难治病几乎都与缺钙有关。钙对生命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空气和水,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一个人活到六七十岁,缺了一辈子钙,能不患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和心、脑血管病,那才怪! 牙齿是人们摄取消化食物的第一关,在牙齿完好的情况下,您并不觉得牙齿有多么重要,而一旦患上牙病,如龋齿或牙齿缺失,您会立即感到牙齿对我们的健康是多么重要。龋齿已是人类普发的三大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损害。 口腔科医生忙于治牙,无暇追究病根。每年一个“爱牙日”,牙刷,牙膏广告满天飞。近二十个爱牙日搞下来,龋齿却有增无减!原因何在?因为,钙是构成牙齿和牙槽骨的最主要原材料。人体缺钙,人的牙齿和牙槽骨也全缺钙,既便是用最好的牙刷和最高级的牙膏,一天刷三遍甚至六遍,“这种缺钙的牙齿,再刷也是白搭”。中老年人齿龋、发炎,牙根松动,比比皆是,最后只能脱落。看那活了20年的老猫,至死未曾掉过一颗牙,生前未曾刷过一次牙,“健康的猫牙”的启示是:猫口腔里的细菌并不比人类少;显然,猫牙的健康是来自猫的“不缺钙”。经调查得知,按公斤体重计算,猫的钙摄入量至少是人的20倍。 骨骼包藏在体内,缺钙使骨质疏松和进而产生各类骨折;牙齿表露在口腔,缺钙使牙齿变成龋齿、齿龈发生炎症,最后脱落。口腔科与骨科的问题同源,那就是人体“严重缺钙”。迄今,在龋齿的预防上,只强调外因(口腔卫生),完全忽视了内因(吃钙)。所以,用“刷牙”预防龋齿不可能成功,事实是龋齿有增无减。对包括龋齿在内的骨病而言,内因(缺钙)永远是关键——每人、每天吃3000—5000毫克钙元素,便可大大减少龋齿和齿龈炎的发生,使牙齿为人体服务终生,凡有5年以上“吃钙历史”的人,每一位都是人证。 二、 钙平衡的概念 我们可以用家庭的开销为例,解释钙平衡的概念。一个家庭每月总收入2000元,每月花费也是2000元,其收支是平衡的。如果每月收入2000元,花费却是3000元,那么必然动用家庭积蓄,从银行取钱用,久而久之,必将债台高筑。如果每月收入2000元,每月只花费1000元,这属于正平衡,每月可以增加1000元积蓄,您在银行的存款会越来越多。用家庭收支平衡为例,说明钙在人体内的平衡,容易理解,两者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两者也有区别,主要是:存钱不受限制,越多越好;而骨钙的储量是由人体的DNA 调控的,达到“最佳骨量”为止。人们不必担心“钙吃多了会出现骨钙过多”的问题。事实也证明,钙吃到每天5000毫克以上,得到的只是健康。 钙的平衡:一个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3000毫克的钙,每天从粪便和尿液排出的钙合计3000毫克,说明人体钙营养正好是平衡的,骨骼中的库存的钙就无需借贷,所以骨骼的健康就能保持长久。 钙的正平衡:若一个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为5000毫克,每天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的钙为4000毫克,那么将会有1000毫克的钙剩余,这1000毫克的钙就根据需要,储存到骨骼和牙齿中。这样,您的骨骼就会越来越强壮,您的牙齿也会越来越牢固,整体机能将会保持完好,达到真正的健康无病的境界。 钙的负平衡:若一个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钙只有500毫克,每天从粪和尿排出的钙却超过700毫克,这就意味着每天要动用您骨骼中库存的钙200毫克,一年365天将丢失钙73克,20年丢失1460克钙,整个一副骨架没有了。长期钙的负平衡,您的骨骼能不疏松吗?您的腰背能不痛吗?您的牙齿能不掉吗?心脑血管病能不亲近您吗? 按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报告之数据,国人平均每天钙的摄入量391.6毫克,与中国的800毫克的标准相比是明显不足的,与米氏钙摄入量标准相比(3000--5000毫克)相关更远。国人严重缺钙已是事实,长期负钙平衡危害国人健康,慢性病持续高发与之密切相关。 三、 钙平衡实验 钙对人的生命至关重要,然而人类膳食却普遍严重缺钙。长年的“低钙摄入”(吃的钙大少)使人体内的钙入不敷出,失去平衡。所以人体的“钙平衡”必定成为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钙平衡研究的目标是为各类人群(男、女、老、少、孕、病等)制定出吃钙标准,此书称为最佳钙摄入量。各类人群按此标准吃钙,可以使体内的钙达到平衡(不丢钙),不患缺钙病。解决这个问题,要分两步走: 第一、确定钙平衡点:通过实验确定吃多少钙才能使人的钙“收、支平衡”;换言之,用实验找出能使人体达到钙平衡的摄入量。 第二、确定最佳钙摄入量:使人体达到“钙平衡”的摄入量,还不是最佳钙摄入量。所以需要再用实验确定吃多少钙对人体健康最有利,这就是人体的最佳钙摄入量。 米氏的平衡实验,采用的钙摄入量分为低、中、高三个档次。一般从低摄入量(低于1000毫克)起始,然后增至中档摄入量(大于2000毫克),最后采用高摄入量(高于3000毫克)。钙摄入量的增加,使粪钙、尿钙的含量也随之增加,一旦在这三者的消长中,出现了摄入钙与粪钙+尿钙相等的局面,就是达到了“钙平衡”。米氏一贯大力推荐的成人每天要摄入钙3000-5000毫克。就是这样根据人体实验确定的。 人体的钙平衡实验在操作上存在诸多困难,它要求准确地测定受试人24小时食物钙、粪钙、尿钙的含量,而且要求几十天或上百天的连续监测。所以受试人的密切配合最为重要,丢失一份样品就会影响全局。再者,大便样品的收集与粪钙测定过程非常繁琐,所以平衡实验无法批量进行。 四、 钙平衡实验的结论 全世界对钙平衡研究了80年,尚未见到样本充足,观测时间够长并具有说服力的人体实验报告。笔者对人体钙平衡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彻底改革,截止到2004年,共测定了7名受试者,601天的钙平衡及2000余份24小时尿钙含量测定。对其中一位受试者的“钙平衡”共观测了275天,这些相对超长的平衡实验,揭示了鲜为人知的钙代谢规律。 1、成人的钙摄入量:本实验成年受试人的钙摄入量为3000~5000毫克/天,人体的钙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平衡;若按美国标准800~1500毫克/天吃钙,本实验的成年受试人全部处于重度“负钙平衡”,造成大量的钙丢失。 2、维生素D促进钙的流失:每天在膳食之外,加服维生素D(2000-3000单位/天),引起钙吸收降低,尿钙排出增加和钙丢失增加,这表明VD不是促进而是促退钙的吸收。可见,几十年来给儿童注射数十万单位VD防治佝偻病和用活性VD3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是错误的理论指导下的错误治疗。 3、现行的尿钙范围错了,现行的尿钙的正常范围(上限300毫克/天)是一个错误的低标准,它不适用于正常人,只适用于严重缺钙人群。正常人每天的尿钙排出量应当超过450毫克,否则人体就处于负钙平衡,不断丢钙。若成人的钙摄入量达到了3000--5000毫克/天,其钙吸收量自然就会高于尿钙排量,这是达到“钙平衡和正钙平衡”的先决条件。 4、关于老年人钙平衡的研究:每天摄入钙高于5000毫克,可以使62岁男性接近“钙平衡”(每天仅丢失27毫克)。摄入钙650毫克,不能维持80岁老人的钙平衡,每天丢失的钙超过200毫克。照此计算,每年该老人丢钙约78克。如果不提高“钙摄入量”,该老人的负钙平衡将越演越烈,10年内,骨库的钙将丢失780克,即骨钙基本丢光。可见,80岁以上老年人的钙供给量急需大幅度提高,否则无异于“缺钙性自杀”。 5、关于孕妇钙代谢的新发现:本实验发现,怀孕11周的钙吸收量和钙获得量均明显超过怀孕24周。怀孕是一个特殊生理阶段,孕妇与儿童相似,钙的平衡能力明显增强,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在孕早期(11周胎儿体内未形成骨骼时),孕妇钙吸收却超过孕晚期(胎儿成骨期)。这一发现提示;孕妇应当抓住机遇,在孕早期足量吃钙(至少3000毫克/天),使骨骼储存更多钙质,以耐受今后“胎儿骨骼生长”的需要。实验证明,每天摄入600毫克钙元素,不能维持孕妇的钙平衡,丢失钙为每天179毫克,并出现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现象。据报,中国孕妇的钙摄入量常常低于600毫克/天,这一情况实在令人忧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