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紫菜汤中吃到塑料,首先请保持冷静,不要恐慌。塑料本身并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然而,塑料摄入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一定的刺激或不适。以下是一些建议措施:
1.观察身体状况:留意自己是否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请立即就医。
2.饮食调整:尝试增加摄入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速塑料的排出。
3.保持水分充足:喝足够的水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塑料随粪便排出体外。
如果摄入的塑料量较大或形状尖锐,有可能导致消化道堵塞或划伤,这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胃镜或其他方法将塑料取出。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建议在购买紫菜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并在食用前仔细检查紫菜中是否有异物。同时,在烹饪过程中,确保食材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使用破损的厨具或容器。
紫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海产品,紫菜是非常好吃的一种食物,相信生活中有很多人也非常喜欢吃紫菜。紫菜蛋汤是非常美味的一道菜肴,最近网上传,紫菜是用塑料袋做的,这可让很多人都吓了一跳,那么紫菜是用塑料做的吗?紫菜是用塑料袋做的吗?
1、紫菜是用塑料做的吗
最近,一段“紫菜竟是用废塑料做成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转发,视频中市民说,买的紫菜泡水后,很难扯断,她怀疑自己买到用废塑料制成的假紫菜。2月21日,记者对紫菜造假进行走访调查。
视频中“海佳味”牌紫菜的生产厂家是津源海佳味食品有限公司。2月18日,该公司火速注册微博,并于当晚8时24分发布声明,辟谣“塑料紫菜视频”。津源海佳味公司在微博中公开了福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报告显示,包括水分、铅、无机砷、甲基汞、“六六六”在内的5项检测都是符合标准的。
那么为什么紫菜会出现“撕不烂”现象?该公司声明指出,紫菜会因收菜海区、海水温度、养殖时长、收割次数等原因造成菜质不同。视频中紫菜之所以出现嚼不动、咬不烂、扯不断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泡紫菜的开水温度不够。
为了解情况,记者走访了几家超市和农贸市场,发现几乎都有紫菜在销售。在高桥大市场从事紫菜批发多年的王少辉表示,“从没有听说过塑料做紫菜,紫菜没有作假加工的价值。”湖南农业大学水生生物学教授王晓清表示,“紫菜因产地和生长周期不同,韧性也不一样,不能作为甄别真假紫菜的依据。而且从成本和技术上讲,塑料的成本高于紫菜,造假也不划算。”
三种方法教你鉴别紫菜
第一是水浸法。经过浸泡后,紫菜表面光滑,不会有水珠;如果是塑料袋,浸泡后表面一定会附着水珠。
第二是燃烧法。用火点燃未泡发的紫菜。紫菜遇明火被迅速点燃,并冒出白烟,伴有咸味产生,燃烧之后的灰烬是白色的;塑料则不同,遇高温后迅速融化,并散发刺鼻气味。
第三是撕扯法。紫菜是植物,即使再有弹性,稍用力就会断裂;塑料则很难被撕开。
2、紫菜的基本介绍
紫菜,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属海产红藻,素有“岩礁骄子”之称。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同时紫菜还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
我国沿海的漫长海域均有生产,每年二、三月开始生长,四、五月间是紫菜最嫩的季节。紫菜的品种很多,我国常见的紫菜有圆紫菜、皱紫菜、冬斑、甘紫菜等。
紫菜干制后食用,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用紫菜做出的汤菜,鲜美清香,别有风味,不仅有丰寓的营养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紫菜真不愧是蔬菜中的珍品。我国食用紫菜的历史悠久,据记载,在宋朝,紫菜是专供皇帝享用的贡品,如今,紫菜已是普通老百姓的食物了。
3、紫菜的功效与作用
紫菜性味甘咸、寒,入肺经;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用于甲状腺肿、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瘿瘤、淋病、脚气、高血压等。
1.预防甲状腺肿大
可用于治疗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紫菜有软坚散结功能,对其他郁结积块也有用途。
2.促进生长发育
富含胆碱和钙、铁、能增强记忆、治疗妇幼贫血、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保健;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可作为治疗水肿的辅助食品。
3.预防肿瘤
紫菜的有效成分对艾氏癌的抑制率53.2%,有助于脑肿瘤、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的防治。
4.提高免疫功能
紫菜所含的多糖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方法一:手撕 , 撕得开的,快的是真的,反之,假的。
打开包装后,我们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海产品腥味,随意撕扯了几块紫菜后发现其脆脆的,很容易被撕开。将紫菜从空中抛下,哪怕是很小块的紫菜都是以匀速落地。当撕扯对象换成塑料时,手撕的感觉变得很难撕断,而且塑料越扯越长。将塑料片从空中抛下,它们并不是以匀速落地的。
方法二:浸泡 ,能煮软的是真的,反之,假的。
以刚刚烧沸的水浸泡紫菜,紫菜很快就舒展开来并散发着海产品的腥味。接着,紫菜像蛋花一样均匀地充满整个水体中,表面没有水珠,将水倒入白色容器中会发现其有着淡淡的紫红色。用手触摸紫菜,发现其滑滑的、容易被扯断,并没有网络视频中提到的“很大的弹性”。而被浸泡的塑料,尽管过了很长时间仍然漂浮在水面,没有吸收水分,其表面有水珠
方法三:火烧后,味道淡,海腥味是真的。有刺鼻的臭味,假的。
点燃火苗后,紫菜迅速燃烧起来,不一会火就灭了,与此同时传来了一股淡淡的、夹杂着腥味的烧焦味。接着,我们用手捏住紫菜被烧焦的部分,此部分很脆,瞬间就被捏碎成了灰烬。点燃塑料时发现,其燃烧速度、火势蔓延速度都比较快,着火处变形卷曲,并且散发出一股浓烈刺鼻的臭味。我们用手捏住烧焦部分时,有烫烫的、黏黏的感觉,冷却后就变得十分坚硬。
方法四:闻,真紫菜有腥味,塑料味很刺鼻。
如果你吃到了又硬又难嚼的紫菜,可能只是紫菜的品质不好,紫菜一般在每年的白露节气开始播苗,管理到位的话,每年可以采收四五茬,其中头水,也就是‘芽头’紫菜质量好,是紫菜中的极品,最后一水的紫菜品质最差。而专家说紫菜造假成本太高拿10块的成本去造假2块钱不到的紫菜。这显然违背市场规律。
这个疑问来自一段流传于网络的视频。以下科普一下。
紫菜大概是最适合懒人的食材了。只要把干紫菜掰成小片,放入碗中,加上虾皮、葱花,再冲入沸水,一碗紫菜汤就成功了,配包子,配油条都很好。不过,最近,网上一条视频称紫菜撕不断、嚼不碎,还有腥臭味,都是废弃的黑塑料做的,这是真的吗?还能放心吃紫菜吗?
视频截图
其实,视频中出现的情况完全可以用紫菜自身的特性来解释。紫菜展开后本身就是半透明的,视频中紫菜出现嚼不动、咬不烂、扯不断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泡紫菜的水温度不够;颜色呈黑褐色可能是因为储存时间比较久了;至于“腥臭味”,其实这是紫菜本身的味道,主要是由1-辛烯-3-醇和庚二烯醛两种风味物质组成。这些都不能说明紫菜存在质量问题,更不能支持视频中“塑料假紫菜”的说法。
紫菜长什么样才是正常的?
在这个视频中,博主用水将紫菜泡开、用手扯开后说,它透明的样子看上去跟塑料特别像。但事实上,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的样子。
视频中将紫菜泡开扯开是透明的,就认为它是塑料。
我们平时说的紫菜主要是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坛紫菜和甘紫菜等紫菜属植物的通称。在中国,我们常吃的主要是条斑紫菜和坛子菜。正常的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的树叶样,只不过我们平时看到的紫菜都是没有平展开的而已。
小的紫菜长到3厘米很常见,但这并没有平展开。
一般来说,那些切得方方正正的海苔薄片是用条斑紫菜加工而成的;坛紫菜的食用方法就相对传统一些,一般是晒干加工成圆盘状出售,然后飘逸在紫菜汤里。
脐形紫菜(P. umbilicalis)的标本,因保存得当,还能清楚地分辨它的紫红色。展开就是这样
这两种紫菜的区别在于:
条斑紫菜的个头稍小,长度通常不过30厘米,叶片近似卵形,颜色为紫红色或者稍带绿色;
坛紫菜个头稍大,可以长到40厘米,叶片则是披针形的,藻体的颜色是暗绿色带紫色。不过压成干制品之后,差别就就很难看出来了。
紫菜颜色深,可能是储存时间长
紫菜颜色黑乎乎的,看起来像垃圾袋?其实紫菜颜色深可能是存放时间较久导致的。
紫菜在鲜活时呈现深浅不同的紫红色,这是因为它细胞中含有藻红素。由于藻红素降解速率快,除了特别新鲜的紫菜会是紫红色之外,一般的紫菜在经过加工、储存和运输之后只剩下了绿色的叶绿素,使它呈现绿色。而如果加热过度或者储存时间过长,导致叶绿素也被分解,紫菜就会变成深褐色了。
所以,我们可以用紫菜的颜色来大致判断它们的新鲜程度。而视频中的紫菜就是深褐色,极有可能是储存的时间比较长了。
呈紫红色的紫菜
撕不断、嚼不碎又是怎么回事?
视频中博主将紫菜撕开,边撕还边说,你看我使了多大劲儿,都撕不烂,肯定是塑料做的。然而,使多大劲儿是用眼睛能看出来吗?而且,紫菜坚韧不容易撕开,可能是因为泡紫菜的水温度不够。
视频中说,看我使了多大劲儿,都撕不断。BUT,力度是看得出来吗?!
紫菜是一种藻类,它富含胶类等多糖物质,收割晾干后,使紫菜的表面光滑,而且富有韧性。胶类等多糖物质遇到水后,会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与水分子结合,同时联合多糖分子,形成比较紧密的网络结构。就好比几个人,在水分子的帮助下,一起手拉手,就变得很坚韧,难以撕破。这就是他们的凝胶特性。但是,这个凝胶特性的大小与水温有关。如果温度过高,这个结合又会变得松散,这就是我们平时在紫菜汤里看到的样子了。
紫菜为何会有腥臭味?
“腥臭味”实际上也是紫菜本身具有的气味,有的人还将紫菜的这股味道称为海洋的味道呢。
紫菜这种特别的海腥味主要与两种关键的气味物质有关,一个是1-辛烯-3-醇,它是水产品中常见的风味物质,很多鱼和海藻都含有;另一个是庚二烯醛,鲫鱼的那种特殊味道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物质。
1-辛烯-3-醇也叫蘑菇醇,是紫菜“海味”的重要来源之一
正是有了这些物质,紫菜这种与鱼不搭边的植物,反而比鱼肉更有大海的气味。因此,怀疑紫菜的腥臭味实属多虑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