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人参杞地酒-食疗

时间: 2022-12-19 22:02:28

人参杞地酒-食疗

人参杞地酒组成

枸杞子80g

熟地黄80g

红参15g

茯苓20g

首乌50g

好白酒1000ml

人参杞地酒的功效与作用

养肝肾,益精血,补五脏,益寿延年。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耳鸣、目花、早衰等病症。人参杞地酒做法

将上5味药捣碎,与白酒共置于净瓷坛中浸渍,加盖密封。置阴凉处,隔日摇晃数下,经14天后开封即可饮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10~20ml。

参杞地黄酒——养肝明目补气养血

人参大家都很熟悉的吧,是一种中药材,是一种很宝贵的中药材的哦,它可以有促进代谢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补气血的哦。对于调理体质,增强免疫有好处,可以泡酒喝,可以缓解疲劳,增强免疫。 参杞地黄酒 食疗功效:补气养血 营养价值:每日2次,每次饮服10-20毫升 适宜人群:适用于气血不足、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头晕目眩 参杞地黄酒所需材料 辅助佐料人参、枸杞、熟地、白酒 参杞地黄酒的制作方法 将上药切碎成粗末,用纱布袋装,扎紧口,用白酒浸泡,7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将榨得的药汁与浸出液混合,静置后过滤即成。 参杞地黄酒的功效与作用 1补脾生津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肺、脾经;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作用。 2补肾养肝枸杞子味甘,性平;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功效。 3养血填精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补阴、填精益髓作用。 4参杞地黄酒诸药与酒合用,共奏补气养血之功。 人参酒能补益中气,温通血脉,通治诸虚;补气养血,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可治疗病后体虚,阳痿不举,身倦乏力,食少便溏,以及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这样的一道保健酒可以有养肝明目的作用,还可以补气养血的呢,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好处,同时也可以增强体质。 参杞地黄酒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吧,方法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缓解疲劳养肝明目补气养血,,适合各类的人群食用哦,同时也是有缓解疲劳,缓解气虚的作用和效果,大家不妨试试哦。是不错的保健酒。

人参枸杞酒的功效有哪些?

我国的酒文化中,除了单纯的喝酒之外,还有一种传统的喝法,那就是将白酒和其他药材一起泡制成药酒。如果观察大多数家庭的泡酒的话,通常都会发现里面最常见的药材就是人参和枸杞。因为人参和枸杞对人体都有非常明显的滋补作用,拿来泡酒是最好不过。那么,为什么人们会用人参和枸杞来泡酒呢? 人参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者偏温。功在补五脏,益六腑,安精神,健脾补肺,益气生津,大补人体之元气,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强度和灵活性,有强壮作用,使身体对多种致病因子的抗病力增强,改善食欲和睡眠,并能降低血糖,提高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等作用。 枸杞的性味甘平,中医认为,它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养血、增强人们的免疫力。对于现代人来说,枸杞最实用的功效就是抗疲劳和降低血压。此外,枸杞能够保肝、降血糖、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酒是高级药物。其气悍,质清,性温,味辛而苦甘。具有散塞滞、开方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行动不利、肢寒体冷、肚腹冷痛等症。古代医家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人参枸杞酒的功效有哪些? 1、增强中枢神经 人参枸杞泡酒之后会有种物质叫做人参皂苷,它能使脑部神经放松,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使人静心凝神,还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工作效率。 2、益气安神 益气安神是人参枸杞酒的重要功效,人参这种中药材最大的功效就是补气,减少人体气血两虚症状的出现,经常饮用能起到调理气血和治疗失眠的作用。 3、通经活络 人参枸杞酒可以通经络祛风湿,对人类的风湿性疾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可以起到消肿和止痛的功效,另外对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食少,无力,以及自汗和眩晕等症状都有很好的功效。 4、延年益寿 人参枸杞酒虽然能辅助治疗诸多疾病,在无病的情况下饮用,对身体也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减少人体氧化反应的出现,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到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作用。 相比传统的人参枸杞泡酒,现代药理学研究已经发现,人参中的主要功效物质是人参皂苷,而单体人参皂苷Rh2的直接摄取省去了人参皂苷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吸收更高效,服用更简单,对于用人参养生保健的人群来讲,是服用人参的现代新途径。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