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致乳腺癌的因素
1年龄因素。
与多数的癌症一样,乳腺癌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乳腺癌在20岁以前比较少见(但不是绝对,但仍要注意),25-30岁以后乳腺癌得病的可能性逐渐升高,到40-50岁以后得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升高,绝经后则继续进一步升高,大约80%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超过50岁。但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要提高警惕。
2身高、体重和饮食营养因素。
癌症与身高有什么关系?
研究确实提示身高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度相关,北欧的一项研究结论认为身高每增加5CM或8CM,危险度增加1.1或2.0倍。为什么身高与乳腺癌发生会有关系?主要是如果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摄入热量和蛋白质不足,由此会导致发育迟缓和成年后身高减低,而高热量摄入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肥胖和超重与乳腺癌相关,特别是绝经后50岁左右的女性。不同的是,肥胖是一个可以部分改变的因素,而身高是无法改变的因素,理性看待,高者不必恐慌,矮者不必窃喜。
饮食因素是影响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最终研究结果似乎并不完全一致,不过这丝毫不影响饮食因素是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关于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多数研究并不支持其是危险因素,但不可否认,热量摄入过多脂肪沉积和体重相关,因此可能起间接或协同的作用。
高脂肪摄入与乳腺癌的关系基本可以肯定,但多数认为脂肪的类型比总脂肪量更要重要,也就是说,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危险度较低,比如橄榄油,甚至还有保护作用,而动物脂肪的摄入则增加危险度。因此,保持合理体重、限制脂肪摄入很有必要。谷物纤维蔬菜水果摄入太少可能增加患乳腺癌概率,原因可能是当肠道中纤维素较少时,内源性的雌激素从胆汁中分泌后易于从肠道中再吸收,从而增加血中的雌激素水平,低纤维素饮食的女性要比高纤维素饮食的女性更易暴露于更高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之中。
植物蛋白(比如大豆蛋白)的摄入似乎能降低乳腺癌危险度,但结论尚不明确。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抗氧化作用,对乳腺癌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仍需深入研究。饮酒可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且与饮酒量有一定相关性,国外有报道,每日饮酒3次以上的人患乳腺癌的危险度增加,所以如果不能戒酒,那就限制酒精饮用量。
3吸烟。
吸烟与乳腺癌有弱的相关性,且与吸烟量与吸烟时间有关,被动吸烟(被动吸周围环境中的烟,比如丈夫吸烟)也与乳腺癌之间有弱的关系。
4运动。
研究显示年轻时经常参加较剧烈运动可以起到终身预防乳腺癌作用(降低得癌概率,不是一定不得癌),也有报道表明,成年人轻微运动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得乳腺癌的风险。但总体上,青少年时期的动运量与将来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度有更强的相关性。
5受教育程度。
有研究显示,高学历人群,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患乳腺癌危险性增高。
6职业因素。
一般说来,容易接触有害物质的职业(比如木才加工行业、化学工业、纺织行业等、白领脑力劳动者(比如文教卫生从业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得乳腺癌的可能性相对增加。
7环境因素。
既往胸部过多的放射线暴露,比如幼时或年轻时因为其他肿瘤接受过胸部放疗的人,其成年后得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环境中的污染物也可能与乳腺癌相关,但不尚十分明确。
8生殖相关因素。
月经初潮年龄早、停经年龄晚、月经周期短、从未生育、未育不育或第一胎足月生育年龄晚(初产年龄晚)、生育次数少、不哺乳或哺乳月数少等,增加女性得乳腺癌的可能性。这些因素主要是因为导致女性更多地暴露于高雌激素中,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上是导致内源性雌激素暴露,外源性的雌激素比如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样可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仅为轻微。
9既往乳腺疾病史。
如果女性既往有其他良性乳腺疾病史,则可能会增加得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如诊断为非典型乳腺增生;另外,一侧乳腺得过癌,另一侧乳腺得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10家族史和遗传因素。
研究均证实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有一级亲属(父母姐妹女儿)得乳腺癌的家族史的女性得乳腺癌的风险更高,且血缘亲属得乳腺癌的人数越多、年龄越小,你得乳腺癌的风险也会越高。这其中的原因既可能是共同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有关,更可能是与遗传有关。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增加乳腺癌危险。
乳腺癌是对女性健康危害很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也非常之高,那么与乳腺癌发病的密切相关因素都有哪些呢?
乳腺癌发病的密切相关因素第一个是家族史与乳腺癌的相关基因,如果说有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那么这名患者患有乳腺癌的机率就非常高。
第二个是生殖因素,例如初潮年龄小、停经比较晚、月经周期短,没有没有生过孩子的,没有母乳喂养的,这样发生乳腺癌的机率是比较大的。
第三点是内源性的激素或者是外源性的激素,最常见的是有些人一直口服避孕药,这常常会引个乳腺癌的高发。
第四点是营养因素,高脂肪的摄入、饮酒、低膳食纤维的摄入,都会引起乳腺癌。
第五点是大剂量的电力辐射,药物的 *** ,缺少体育锻炼,职业相关因素都可以导致乳腺癌高发。
乳腺癌会出现什么症状第一点可能会出现乳腺的肿块。
第二点会出现 *** 的溢液,可能是浆液性的、水样的或者是乳汁样的。
第三点,乳腺肿瘤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改变,例如皮肤的粘连,典型的就是酒窝征,也有可能会出现浅表静脉怒张,皮肤发红,局部温度的升高。
第四点, *** 和乳晕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例如 *** 凹陷很难拉回来、 *** 糜烂、 *** 上皮的增厚变红等症状。
乳腺癌筛查做什么检查乳腺癌的筛查第一个是建议临牀体检。第二个是建议乳腺自查,乳腺自查非常简便,而且它不需要成本,适合每一个人,所以自己可以经常去摸一摸自己的乳腺,看看有什么肿块没有,如果有及时地就医就诊。到了医院以后,一般可以做乳腺的超声,乳腺彩超,也可以做乳腺的磁共振,是比较好的,也可以做乳腺的X线跟CT的检查。
乳腺癌怎么治对于恶性(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需要根据病例分析,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经济因素等等情况来具体而言的,并不是说有一个现成的完完整整的一套方案是适合一个人的,它要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乳腺癌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个是手术,手术分为全乳切除的乳腺癌根治术,或者是乳腺癌保乳术,需要根据淋巴结的转移,病理分期来看。
第二个包括放射治疗、第三个内分泌治疗、第四个化疗、第五个靶向治疗、第六个以后可能会出现免疫疗法。
【答案】: 年龄:是重要的乳腺癌高危因素。我国的高发年龄段呈现双峰分布,分别集中在绝经前期和绝经后期,具体约为41~45岁和56~60岁。
乳腺良性疾病:曾患乳腺良性疾病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普通人群高。乳腺增生症是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但存在恶变风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随访。
肿瘤家族史:乳腺癌家族史也会导致乳腺癌发病危险性增加。
饮食:与“蔬菜+大豆”饮食模式者相比,“肉类+甜食”饮食模式者更容易罹患乳腺癌。此外,常吃腊肉、香肠、酱菜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饮酒:少量到中量饮酒也显著增加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吸烟与乳腺癌之间也存在一定关联。
运动:缺乏体育运动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环境: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化学污染、放射线污染、饮用水污染、家用化学品、空气污染等。
此外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也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总之,乳腺癌是在多种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病的,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避免乳腺癌的发生,但只要减少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中国的“酒文化”渊源流长,人们习惯在任何场合把酒当做一种礼仪,不论男女都能喝上许多(当然,这里就不论红的、啤的、白的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癌症也似乎在发展,逐渐吞噬更多的人。2018年8月全球医学顶级期刊 The Lancet (柳叶刀)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显示:即使是最少量的饮酒,也会对健康造成损伤。而长期,严重的酗酒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有人说了,有人从不喝酒也患癌症,有人喝了一辈子也没啥事,如果您非要这么说,那就是抬杠了。我想让您知道的是:饮酒越多,风险越高,偶尔少量饮酒,关系不会太大,正所谓,致癌需要累积到一定剂量,最怕长期大量饮酒。
烟必须要戒,酒可以偶尔喝一点,但最好不要喝酒,酒精毕竟对人体是有伤害的。比如饮酒容易增加肝癌风险,长期饮酒酒精会伤害肝脏,可能会引起酒精肝炎,再发展就是肝硬化而得肝癌,如果一个人患有乙肝,又饮酒,那得肝癌的风险就更大了。
饮酒还可导致多种癌症,其中主要是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和肝癌,也可能与直肠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有关。 乙醇(酒精)致癌的作用方式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据推测,酒中可能溶解了某些致癌物质,饮用这种污染的酒,可诱发癌症,酒可能只是一种促癌剂。如酿造酒的粮食受黄曲霉菌污染、乙醇中就可含有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
国外有人对158种不同品牌的啤酒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0%的啤酒中含有致癌物——亚硝胺。另外,进入体内的乙醇,约95%在肝脏中进行分解代谢。大量饮酒,肝脏负担加重,可导致肝硬化,此时肝脏处理有毒物质(包括致癌物质)的能力降低,可诱发肝癌。癌症的发生与饮酒量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偶尔饮少量酒无明显诱发癌症的作用,而长期嗜酒者癌症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如嗜酒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不饮酒者或偶尔少量饮酒者平均增高1.5倍,而酒量越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也越高。饮酒与吸烟是生活和社交上的常见习惯,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协同致癌作用。同时大量吸烟和酗酒所造成的致癌危险,比单独一种的致癌危险成倍增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