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迟五软如何康复
那主要就是由于生长发育迟缓导致的,所以说首先要给孩子注意加强营养,注意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如果是6个月以内的孩子,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喂养补充上维生素AD和钙,然后就是给孩子多做一些抚触和被动操。
五迟五软是我们中医的诊断名称,西医相当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而您的孩子看来智商和语言都有问题,听力可能也有问题,还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的问题,属于重度脑发育不良。现在孩子还不到1岁还是很有希望能有很大程度改善的:您可以来诊检查一下看看孩子是脑的哪些部位出了问题,做个脑磁共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智商测定、遗传病代谢病检查等弄清楚诊断,看看能不能治疗(大多数是可以治疗的,但也有些是染色体疾病目前没有治疗的办法)。如果治疗能有效果就必须尽快开始康复治疗,如果晚了(比如2岁还是目前的状态,那就基本上没有希望了。)就耽误了。这种情况在3个月以前开始康复效果最佳,极有可能不留下任何后遗症,因为那时候的脑子很原始可塑性非常强并且脑子长得非常快。而过了脑子发育阶段很多病就不可能治疗好了,只可能改善症状。
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和肌肉软。发生于
五、六岁以内的小儿,为小儿时期生长发育障碍的疾病。
一、病因病机五软之病因,多为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气血虚衰,筋骨肌肉痿弱无力;或后天调护失宜,病后失养,以致脾胃虚弱,气血化生无源,筋骨肌肉失于滋养;或感受外邪,损耗气血津液,灼伤筋脉,而成五软之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患儿全身肌肉或部分肌肉痿弱无力。
(2)头项软则不能抬头,或抬之不高、抬之不久。
(3)口软则虚舌出,或啜食咀嚼无力。
(4)手软则不能握举,或握之不紧。
(5)脚软则不能立、不能行,或立之不久,行之不远。
2.诊断
(1)可有药物损害、产伤、窒息、早产史及喂养不当史。
(2)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握举为手软;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宽肌肉松软无力为肌肉软。
五软与五迟在临床证候上互为并见,但有所侧重。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而五迟则以发育迟缓为特征。
三、辨证施治
1.肝肾亏损型
【辨证】生长发育缓慢,精神呆滞,智力迟钝,天柱骨无力,头项倾斜,不能抬举,手足筋骨软弱,不能握举及站立。舌淡苔白,脉细弱。
【施治】补益肝肾,填补精髓。
【方药】补肾地黄丸加减:龟版15g(先煎),熟地黄、山茱萸、牛膝、山药、茯苓、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偏于阳虚者,加熟附子6g(先煎),肉桂3g;偏于阴虚者,加麦冬、桑椹子、女贞子各10g;气血俱虚者,加党参、黄芪、何首乌各10g,当归6g;精神呆滞者,加石菖蒲、远志、丹参各10g。
2.脾胃虚弱型
【辨证】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肌肉消瘦,皮肤松弛,四肢痿弱,手不能举,足不能立,口唇软薄,咀嚼乏力,舌常伸出,涎出不禁,纳呆便溏。舌淡,脉细弱。
【施治】益气补脾。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各10g,当归、升麻、柴胡、甘草、陈皮各6g。水煎服,日1剂。
【加减】兼有肝肾不足者,加熟地黄、山药、补骨脂各10g;智力迟钝者,加石菖蒲、益智仁、丹参各10g。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归肾丸、无比山药丸、大补元煎丸(适用于肝肾亏损型)。
(2)补中益气丸、人参养荣丸(适用于脾胃虚弱型)。
2.验方
(1)党参、黄芪、山药、当归、何首乌、狗脊各10g,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巴戟天、杜仲、续断、牛膝各5g。水煎,2次分服,日1剂(适用于肝肾亏损型)。
(2)紫河车粉10g,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亏损型)。
(3)鹿角胶5g,烊冲内服,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亏损型)。
(4)熟地黄、山茱萸、补骨脂、茯苓、牛膝各15g,人参、鹿茸、当归各9g,黄芪、杜仲、紫河车、白术各30g,升麻、石菖蒲各6g。共研为极细末,炼蜜为小丸,如绿豆大,每次服3g。每日服3次(适用于脾胃虚弱型)。
3.针灸疗方
(1)针刺取大椎、安眠、哑门、陶道、百会、印堂、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中等刺激,补法。每日1次。
(2)耳针取心、肾、肝、脑干、皮质下。隔日1次。
(3)穴位注射:取5%当归液0.3~0.5ml,注射足三里穴,隔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
4.外治方
(1)取生附子、生南星各等量及姜汁适量。将前二味研为细末,以姜汁调和如膏状,取药膏摊贴在胶布中间,贴敷于天柱穴上,2日一换。
(2)取五加皮适量,研成细末,用酒调成糊状,涂颈骨上,每日数次。
五、调护
(1)重视功能锻炼,加强智力训练教育。
(2)加强营养,科学调养。
(3)用推拿法按摩萎软肢体,防止肌肉萎缩。
小儿的生长发育全部依靠肾精,比如囟门闭合、比如换牙、比如长头发、比如骨骼的生长等等所有的生长发育问题都是依靠肾精。
肾精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父母的先天遗传,一个是后天脾胃运化。如果小儿发育不良很有可能是肾精不足的原因,比如个子长的比同龄孩子矮啊、比如牙齿换牙换的晚,比如身体瘦弱抵抗力差啊,这些都是。五迟、五软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常见病症都是因为肾精不足引起的。先天不足,后天补充,如果我们要想小儿发育的好,从中医的角度是要适当补充肾精,肾精补好了,肾的气化功能正常了,就会自己去从食物中转化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不是给孩子买这个补充剂,那个补充剂。
因为小儿各方面生理功能都和成年人不一样,虽然虚,但他还是属于纯阳之体,不能用带有偏性的滋补品来滋补,所以我们很多专家建议小孩子多用食物来调理,海参性平,不同于鹿茸、人参和西洋参,适合小儿体质特点。非常平和的补充肾精,促进小儿的发育。
中医中常用“五迟五软”来形容新生儿发育慢,那么,具体是指哪五迟、哪五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即新生儿比正常情况下更晚地学会站立、走路、说话、长头发、长牙等。具体来说,立迟、行迟是指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语迟通常是指到了1~2岁仍然不会说话;发迟,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头发仍然稀疏难长;齿迟,是指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
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具体来说,头项软是指头项软弱下垂;口软是指嘴巴咀嚼无力,经常流口水;手软是指手臂不能握举;足软,指足部疲软无力,直到2~3岁都不能站立、行走;肌肉软,是指皮宽,肌肉松软无力。
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
在中医中,五迟、五软均属弱证,引起儿童五迟五软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理不当所致。
按照脏腑来辨证, 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软、足软,多由肝肾脾不足引起的;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多由心脾不足引起的。
按照轻重来辨证,五迟、五软并见,病情较重;五迟、五软仅见一、二症者,病情较轻。
孩子如果出现“五迟五软”,应该辨证论治。
1、肝肾亏虚
由肝肾亏虚引起的五迟五软,常见筋骨萎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头项萎软,天柱骨倒,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通常用补肾养肝的方法来调理,常用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鹿茸、五加皮等药物来调理。
2.心脾两虚
由心脾两虚引起的五迟五软,常见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头发生长迟缓,发稀萎黄,四肢萎软,肌肉松弛,口角流涎,咀嚼吮吸无力,或见弄舌,纳食欠佳,大便多秘结,舌淡苔少,脉细。
常用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的方法来调理,常用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等药物来进行调理。
1、进行婚前 健康 检查,避免发生遗传性疾病
2、孕妇应注意养胎,加强营养,按期检查
3、婴儿应合理喂养,注意防治各种急、慢性疾病
4、重视婴幼儿的功能锻炼
5、加强治理训练教育
6、加强营养、科学调养
7、常常推拿、按摩萎软肢体,防止肌肉萎缩。
孩子发育慢,出现“五迟五软”怎么办?
小儿推拿推荐这几个穴位:补肾经、补脾经、揉肾俞、擦八髎
补肾经,有助于补肾益精、温养下元,孩子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或者长期腹泻、遗尿,可以用这个穴位做调理。
补脾经,有助于健脾胃、补气血,如果孩子消化不良、发育迟缓、面黄肌瘦,或由于脾胃虚弱导致食欲不振,可用这个穴位做调理。
揉肾俞,可滋阴壮阳、补益肾元,按摩肾俞,有助于调理由肾虚导致的腹泻、便秘、哮喘,孩子发育迟缓、下肢痿软无力时,也可按摩此穴。
擦八髎,可温补下焦、回阳止泻,孩子如果经常手脚冰冷,吃东西后不消化,小便清长时,可用此穴位进行调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