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湿气重会喉咙有痰口干舌燥吗

时间: 阅读:9466

湿气重会喉咙有痰口干舌燥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2-01 21:44:28

湿气重会引起喉咙有痰,口干舌燥的症状。体内湿气重还会出现口干舌燥,食欲减退,疲劳乏力等症状。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祛湿的食物来进行改善,如薏米山药粥。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3-10-09 10:10:29

  • 龙葵
    回复
    2023-10-09 10:10:29

    1.全身乏力
    湿气重的人经常会感觉全身乏力、精神不佳,明明没有熬夜,也睡了很久,但总感觉是没睡醒似的,早上起来没劲,白天昏昏沉沉。
    2.痰多、容易恶心
    湿气重的人,脾胃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早上刷牙时经常会有恶心的感觉,还会觉得嗓子有口痰上不来下不去的,平时也是总有痰。
    3.舌苔厚腻发黄
    如果一个人湿气重,舌苔就会粗糙厚腻,看上去发黄,有的舌头两侧还会发现一排齿痕,这就说明体内有湿热了。
    4.食欲不振
    当体内湿气比较重的时候,脾胃的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容易出现食欲不振、饭量变少,饥饿感加速下降。
    5.睡觉流口水
    很多湿气重的人,早上起床会发现枕头上有一大滩口水印,这主要是因为湿气重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身体对水湿的代谢出现问题,从而出现流口水的症状。
    6.头发、皮肤油腻
    如果发现头发和皮肤过分的油腻,即使经常清洗,还总是油乎乎的,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这样的话,那就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了,最好及时调理一下。
    7.大便不成形
    湿气重的人,大便会不成形,还容易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而且还会有一种大便排不干净的感觉,气味也比较臭,如果吃了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后,这种症状还会加重。
    如果大家有上述湿气重的症状,一定要尽快祛湿,我们平时可以补充祛湿的食物,或者红豆薏米茶、鹤仕闲医堂祛湿粉这种多种食材构成的成品,祛湿的效果很好。

  • 紫苏
    回复
    2023-10-09 09:09:19

    春天来了,雨水多了,空气也湿润了起来,但是有些人却经常感觉到口渴?嘴里粘粘的,连嗓子也开始不舒服……大家都说要多喝水,可是喝水都喝饱了还是觉得渴,这是怎么了?


    一般来说导致口干症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我们常见的上火之外,许多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唾液腺的腺细胞发生萎缩,唾液腺分泌功能减退都会导致口干。此外,患有糖尿病、肺结核、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咽喉炎、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也很容易出现口干。


    但这些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自己并没有这些病症,为什么还经常感觉口渴,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应该如何治疗?



    口干是体内津液缺乏的一种信号,提醒人们应及时补充水分。转中医认为人体津液的代谢与胃肠的吸收、脾的输、肺的布散,肾的蒸腾气化有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口干。


    而春季由于湿润多雨,雨热同季,加上现代人饮食偏嗜肥甘厚腻,地处南方的人容易患湿邪类疾病,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并伴有神疲倦怠、大便溏等脾虚湿困的表现。



    春季口渴,多是湿浊困脾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水入于胃,在脾的作用下将水液化为津液而被吸收,再经脾的传输作用上输于肺,在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下,达到水津四布和五经并行,发挥津液的滋润和濡养作用。 当脾失运化,则不能正常运化水液,进入人体内的水液无法转化为身体需要的津液,故出现口干、皮肤干燥。


    很多患者口干的原因不在于津液不足,而在于津液不布,常因湿邪困脾,导致脾主运化、升清的作用失常,津不上承而致口干。



    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口干症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脾主运化水湿,可将多余的水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分别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肺、脾、肾三脏功能正常,则进入人体之水液得以及时转化和输布,体内无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停聚之患。


    乐启生中医团队表示,若脾失健运,水液的吸收和输布就会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若外邪袭肺,肺的功能受到影响,肺失宣发,向上无以布散津液,肺失肃降,向下无以输送水液,使水湿停滞中焦,阻遏阳气;若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失常,无法将脏腑组织利用后的水液,经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津液不能上承于口, 可见肺、脾、肾功能失调,均影响津液生成及输布异常,最终引起口干等症状。



    治应调节水液代谢,恢复脏腑正常运转


    在临床上常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湿浊困脾型口干症。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组成。原方治疗伤寒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 有研究表明,五苓散具有双向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机体脱水状态时产生抗利尿作用,而水肿状态时则产生利尿作用,使水液输布有道。


    应用五苓散时,考虑到患者体内湿浊之象明显,多数患者除口干外,常表现为胃脘部痞满不适,不欲饮食,小便不利,常重用泽泻、猪苓、茯苓利水渗湿,使湿邪有出路;白术健脾燥湿,脾气健则水湿化;而桂枝用量轻,所谓“病痰饮者,当与温药和之”。《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佐以少量桂枝温阳化气,阳气通利,津液上承,则水津转运正常。



    医案辨析


    患者刘女士,56岁,2022年4月10日初诊。自诉口干舌燥一月余,不欲饮水,口中黏滞不爽,纳欠佳,眠可,大便溏,每日1次,小便可。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曾在多家医院治疗,口干缓解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中医门诊就诊,观看其之前所服中药处方,多以清热养阴为主,偶涉及除湿之法,仅两三味淡渗之品,无法有效祛除湿气。 当下以健脾除湿、温阳化气升津为治法, 口干责之于脾不布津,而不是津液不足,切不可过用滋腻之品,碍脾之运化,壅滞气机。处方: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苍术、黄柏、薏苡仁、麦冬、五味子、北沙参。5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100mL。


    二诊,患者自诉口干减轻,服药后小便增多,上方加葛根20g生津止渴,5剂,煎服法同上。


    三诊,患者自诉口干已基本消失,继服上方5剂巩固治疗。


    按语:本例患者为体内湿邪太盛,困阻脾胃,阻碍气血津液的运行,导致津液不能正常布散,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所以感觉口干,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只有祛除湿邪,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才能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津液得以上承,不补水而水自足,口干自然就能消除。方中猪苓、茯苓、泽泻、薏苡仁利水渗湿,白术益气健脾,苍术燥湿运脾;湿易化热,加黄柏以清热利湿,防止热邪伤津;“脾得阳始运”,患病日久必伤及阳气,故佐少量桂枝温阳化气以助津液运行;麦冬、五味子、北沙参取生脉饮之意,以益气养阴,使津液来源充足,运行通畅,津液输布正常,则口干自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只适用于普通的口干症,对于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甲亢、肿瘤、以及长期服用药物而导致的口干症状,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因此,当出现口干症状时,建议先咨询专业的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擅自用药。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湿气重舌会破吗

湿气重有舌痕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