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面肌抽搐可以艾灸治疗吗

时间: 阅读:8944

面肌抽搐可以艾灸治疗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2-02 03:25:09

面肌抽搐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针对性的治疗,但是要看一下身体的症状,另外最近一段时间还是要观察还有没有出现一些其他的敏感反应,毕竟是出现这种面肌抽搐情况造成的这种神经性损伤或者是出现这种麻木症状,配合着糖皮质激素药物缓解。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3-10-09 11:11:40

    艾灸理论上是可以直接用于面部,但最好不要在面部直接灸,因为直接在面部艾灸,可能会在面部形成瘢痕,影响人的外貌美观。

    扩展资料: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艾灸的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参考资料:-艾灸

  • 泠青沼
    回复
    2023-10-09 11:11:40

    可以。

    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条,熏烤特定的穴位,有活血化瘀、驱寒除湿的功效,对面部神经也能起到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体质虚弱和风寒湿邪导致的面瘫有辅助治疗作用。

    取穴

    1.合谷穴(健侧):位于手背,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

    2.翳风穴(患侧):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3.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4.下关穴:在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

    5.颊车穴: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6.阳白穴: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7.地仓穴:在面部,口角外侧,口角旁开0.4寸,上直对瞳孔。

    艾灸方法

    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可灸2-3次,7日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可采用温和灸,患者能稍微感觉灼痛疗效更佳。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10-09 11:11:40

    你可以试试艾灸啊!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瘫,这三种疾病,比较好治疗的当属面瘫,但是也有很多陈旧性面瘫属于当时治疗不及时或不得法而遗留后遗症的。
    我不知道你属于那一种。
    一般艾灸治疗这类疾病取穴大多是以面部为主。地仓,四白,下关,攒竹,翳风,合谷,足三里,太冲。

    治疗面部疾病,我感觉什么样的艾灸工具都不如手持艾灸用的方便,有一点一定要谨记,就是艾灸面部穴位,一定要用好一些的艾条。有人会问,那么艾灸的顺序该如何呢?一般面部艾灸我基本是从上到下进行,即使打破了这个艾灸顺序基本也无大碍。方法是回旋灸和雀啄灸都可以。艾灸的时间,上述这些疾病,一般是艾灸30分钟左右,还要看自己的适应程度,适应了可以适当延长艾灸的时间。也可以阿是穴艾灸,如果那里疼痛,麻木,酸胀,那么这里就是您施灸的重点,可以在这里多停留一会。

    你自己的疾病,您可以那里疼痛,那里肿,您就重点灸哪里。还有这几天好似加重有可能是艾灸的返病现象,就您的疾病,不可能几日会有明显的改善,所以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为了提高身体内的正气,希望您同时加灸大椎,中脘,神阙和关元,足三里,如果感觉近期脸部抽搐难忍,可以停灸脸部以肢体艾灸为主。在艾灸脸部的同时,希望您自己结合局部按摩,局部刮痧这点也很重要。
    局部按摩,艾灸后,可以在脸部有几个按摩手法。
    一:抓拿法,就是五指同时在脸上先抓,后拿。以病患部位为主。
    二:局部按揉,可以先抹上刮痧乳,这样比较傲润滑。
    三:刮痧:可以在你说的四白,上关和下关的位置,先抹上刮痧乳,然后用刮痧板轻轻刮痧。如果近期感觉脸上麻涨,疼痛,寒凉最好是先刮痧,后艾灸。如果近期感觉有微热,肿胀明显,就先艾灸后刮痧,这样可以协助泄一点火。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这样可以么?

  • 泠青沼
    回复
    2023-10-09 10:10:30

    1 面瘫能不能艾灸

    面瘫能艾灸。

    本病多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诅,面部少阳经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治疗以祛风通络,益气养血为主,通过艾灸相关穴位,有益风祛瘀,活血通络之功,对改善面瘫症状有明显效果。

    2 面瘫常用艾灸部位

    面瘫艾灸多以阳明经腧穴为主,足太阳经腧穴为辅。

    治则:祛风通络,养血合营。

    艾灸处方:颊车,地仓,翳风,合谷,阳白,外关,足三里,下关。

    艾灸方义:翳风,合谷,下关,外关疏散风邪,通经活血;颊车,地仓,阳白疏调局部经气,通经活络;足三里补益脾胃,益气生血。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4-7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5-7次为一个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用4-6个穴位,每穴灸50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次,5-7次为一个疗程。

    3 面瘫辩证分型灸治初起风邪客络

    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邪毒,上犯头面,致使经络阻闭,气血郁滞,除可见面肌不收,口眼?斜,头晕耳鸣等常见症状外,部分患者尚可出现典型的耳后疱疹,皮损红赤,疼痛剧烈。

    治则:从本而治,从因而治,祛风解毒为主,佐以通络牵正。

    施灸穴位:主穴:阳白,太阳,水沟,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健侧)。配穴:攒竹,迎香,外关,风池。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次施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续灸。

    2.隔姜灸:每次选用5-7穴,各穴施灸5-10壮,艾炷如蚕豆大,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续灸。

    3.隔蒜灸:将新鲜大蒜捣烂如泥,敷于穴位上,上置蚕豆大艾炷施灸,每次选用5-7穴,各穴施灸5-10壮,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中期气血瘀滞

    当面瘫两周后,转归为经脉痹阻,气滞血瘀,患者面部麻木不仁,面肌萎弱无力,闭目时,病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鳄泪症或患脸局部板滞感,舌紫黯或有瘀点,脉细涩。

    治则:从本而治,从因而治,侧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络牵正。

    施灸穴位:主穴:阳白,水沟,地仓透颊车,牵正,合谷(健侧)。配穴:丝竹空透鱼腰,完骨,四白。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10-20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2.雀啄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3.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可灸3-7壮,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病久虚中挟实

    面瘫日久(病程2个月以上),患者初具面瘫主证以外,还出现动辄乏力,胃纳不佳,自汗耳鸣,患眼干涩,唾液分泌减少,眩晕。

    治则:从本而治,从因而治,宜补益气血,疏通经络。

    施灸穴位:主穴:阳白,攒竹,水沟,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健侧)。配穴:丝竹空透鱼腰,迎香,足三里。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10-20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2.雀啄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3.隔姜灸:每次取穴4-6穴,每穴用桃核大小艾炷灸5-7壮,每日2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4 面瘫艾灸治疗注意事项

    1.艾灸治疗面瘫具有明显效果,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对艾灸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速到医院接受治疗。

    2.治疗期间,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寒吹风,可戴眼罩口罩防护。

    3.适宜休息,少食辛辣,戒烟酒。

梨状肌综合征怎么刮痧

慢性疲劳综合症可以艾灸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