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痰湿的人应该多喝水吗

时间: 阅读:6742

痰湿的人应该多喝水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2-23 12:04:01

考虑您出现这种情况,要是他能多喝一些水,建议你每天补充1800~2000毫升左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现在生活也是不会过,多辛辣刺激生活压力大,这些都会导致水湿,体内水湿停聚日久化谈,建议我们这时候应该积极的进行饮食的调理,避免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3-10-13 10:10:06

  • 半夏
    回复
    2023-10-13 10:10:06

    多喝水的好处:
      
      一、补充人体必需的水分。
      二、有利于稀释血液。
      三、有益于新陈代谢。
      四、对皮肤保湿润泽、养颜有好作用。
      五、可以通便。
      六、易食物的消化。
      七、不会得各种结石,水就是伸入体内的清道夫。
      八、可以防眼干,避免视力快速下降。
      
      多喝水好处多多,特别是清早起床和睡前半小时喝一杯水,常年天天坚持受益无穷!
      喝水有益身体健康这回事大家都知道,但到底该喝多少的量也值得注意,特别是肾脏有问题或代谢状况不良的人(如容易水肿者),水分的摄取量更要特别谨慎,过去曾有喝水喝到水中毒的报道,就是因为不知道身体状况一次摄取大量水分所造成的问题。
      水分的摄取量根据每个人的状况有别,基本上,一般人每天的水分摄取量建议为体重的30~70倍,以下是简单的算法:以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为例,基本的水分摄取量为50公斤X30=1500cc;代谢功能正常的可以增加到50倍,就是50公斤X50=2500cc;如果代谢状况不错又有运动习惯,可以增加到70倍,即50公斤x70=3500cc。
      但如果你的代谢状况不良,一开始每日水分摄取量最好控制在体重的30倍以内,而容易水肿的人,建议睡前三个小时不要喝水。
      
      多喝水的坏处:
      饭后半小时不宜多喝水
      
      饭后半小时最好不要喝大量的水,以免冲淡胃液,稀释胃酸,损害消化功能。 饭后喝点水、餐中喝点汤,可使消化液与食物混合,对消化吸收有良好的作用。但是,有人饭后喝大量的水,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人们进食以后,食物占据了胃肠的大部分空间。再喝许多水,会把胃撑得满满的,使人有胀痛感。另外,如果人吃得过多,再喝大量的水,胃内食物沉重,还会使胃下垂或扩张。
      饭后喝水过多,会冲淡胃液的浓度,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人的胃每天大约能分泌1.5~2.5升的胃液,胃液中含有大约0.4%~0.5%的胃酸,胃酸的化学成分是盐酸。盐酸能溶解蛋白质,消化含钙质和铁质的食物,还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里的细菌。如果在饭后喝大量的水。冲淡了胃液。盐酸消化食物的能力就减弱,同时削弱了杀菌力,由此可见,饭后最好不喝水或少喝水。
      
      中医认为这三种体质的人不宜多喝水
      
      中医把一般人的体质分为九类,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和饮食宜忌。其中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这三种体质的人是不适合大量喝水的,否则就会出现胃胀、食欲不振、腹泻等脾虚水湿内停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呕吐、口淡、口角流清稀的口水等水饮上犯的表现。
      气虚质表现为:精神疲倦,少气懒言,容易出汗,口淡,不想喝水。舌淡,边有齿痕。
      阳虚质表现为:比较怕冷,平时手脚比较凉,天冷的时候更加明显。饮食都喜欢偏热的,对冷饮及冷的食物不太喜欢,或进食后有不舒服的感觉,并且可能出现腹泻。平时大便偏烂,不容易成形,小便清长,有些人夜尿较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润,甚至有些人舌苔上好像覆了一层水。
      痰湿质表现为:面色淡黄而黯,眼部有轻微浮肿的感觉,面部的皮肤油脂较多。这种体质的人多汗,汗液黏腻,口黏腻或觉口中发甜。其中很容易鉴别的一点就是,这类体质的人,常感觉很累很倦,身体困重,尤其是腰腿部有沉重感,时有胸闷,容易咳痰。这类人小便比较混浊。
      这三种体质的人的共同特点就是:1、不喜欢喝水,即使喝水也喜欢喝热水。2、平时比较喜欢吃一些稍微热气的东西,很多人喜欢吃姜,或者吃了姜汤、炒姜饭后感觉很舒服。
      解决方案: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这三种体质的人,如果觉得口干,还是可以喝一些水的,但不要一次大量地喝,可以分次慢慢喝。不过,他们也可能一整天都不觉得口渴,这样也不要完全不喝水,可以考虑以茶代水喝。阳虚质者可以喝一些普洱茶,或煎一些人参汤代水喝;气虚质者就用白术或党参煮汤代水喝;痰湿质者用的则是苡米或扁豆煮汤代水。
      
      心脏不好喝水宜少量多次

      在养生保健原则中,很多人推崇多喝水促进体内代谢。不过专家提醒,心脏不好的人不宜多喝水,否则可能加重心脏负荷甚至导致发病。
      专家指出,临床中发现很多心脏病人每天也大量饮水,事实上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大量水进入人体并被吸收后,会导致人体体液量明显增多,使血液变稀,血容量增加,这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脏不得不加大输送血液的力度和速度。心脏这种工作量的增加对正常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心脏病患者来说,他们原本就不健全的心脏往往很难承受这样的变化,因此很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 山亭柳
    回复
    2023-10-13 10:10:06

       痰湿体质的人不适合大量喝水,不然会出现胃胀、食欲不振、腹泻等脾虚水湿内停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呕吐、口角流清晰口水等表现。因为水进到痰湿体质者的身体里后,排出的速度比其他体质的人要慢,如果喝水很多,不但会加重脾胃和膀胱的负担,还会增重、腹胀。

       

       痰湿体质者宜吃的明星食物

       

      蔬菜

       白菜、扁豆、萝卜、洋葱、山药、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芹菜、韭菜、大蒜

       

      谷豆类

       红小豆、薏米、蚕豆

     

      水果

       杏、荔枝、柠檬、樱桃、杨梅、槟榔、木瓜

       

      肉类

       牛肉、羊肉、狗肉、鸡肉

       

      水产

       鲢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紫菜、

       

      干果

       白果、栗子

       

      推荐明星食谱

        珍珠薏米丸子

       材料

       薏米200克,牛肉150克,盐、味精、料酒各适量

       做法

       1、把肉剁成糊状,放入少许葱末、姜末,再放适量的盐、味精、料酒,腌上备用。

       2、把腌好的肉馅做成丸状,粘上薏米粒,搓成圆球,码在盘中。

       3、放入蒸屉蒸二十分钟左右。出锅后,用淀粉勾好芡汁,浇汁后,一道可口的珍珠薏米丸子就做好了。

       功效

       薏米要是健脾利湿的,经常有一些着凉、腹痛、腹泻属于脾虚湿重的患者,可以常常进食一些薏米。另外薏米也是一种美容的佳品,比如好多年轻人脸上起一些疙瘩等等属于湿气比较重的,经常服食一些薏米,会有一些治疗的作用和保健作用。

  • 祝由师
    回复
    2023-10-13 08:08:56

    1 痰湿留滞的表现是什么

    1.舌像: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黄腻(湿热),舌边有齿痕印或者舌体有红点。

    2.大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粘马桶;小便次数多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容易起夜;或小便深黄。

    3.面诊:面色暗黄无光泽,容易长痘痘特别是脓包型的痘痘,眼泡微浮。

    4.体型:腹部肥满而松软,或体型虚胖。

    5.口中粘腻不清爽,痰多;噪子有异物感,起床后就要咳痰,刷牙容易干呕。

    6.口干、口苦、口臭。

    7.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

    8.容易出汗,汗味大,汗出后皮肤多凉。

    9.身体特别是小腿容易沉重无力,容易困倦,怎么睡也睡不够。

    10.手足冰凉,胸闷,关节容易酸痛、肌肤麻木。

    11.肠胃容易不适:容易胃胀,胃痛,腹泻,便秘等。

    12.易出现耳鸣。

    13.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

    14.经常性睡眠不好(不是心里藏着事或精神受了刺激的睡不着)。

    2 痰湿体质需要多喝水吗

    需要。

    虽然痰湿体质人群体内有大量的水分留滞,但平常还是要适当多喝水,最好是喝一点温开水,这样有助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从而加速体内痰湿排出。但注意不宜喝冰水,同时也不宜喝冷饮,浓茶、碳酸饮料、咖啡等饮品,因为过多摄入这些饮品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影响脾胃运化就会导致体内水湿加重。

    3 痰湿体质能喝牛奶吗

    可以。

    痰湿体质可以喝牛奶,适量饮用牛奶并不会加重体内的痰湿情况,同时牛奶还具有很好的补钙作用,对身体十分有好处。只是喝牛奶时不要喝冰的,因为冰的容易伤脾胃,同时不宜喝太多,一天喝200-300ml左右即可,过多喝牛奶也不利于身体痰湿外排。

    4 痰湿体质可以拔罐吗

    可以。

    痰湿体质人群可以适当的进行拔罐调理,拔罐具有很好的去湿除寒、舒筋通络作用,利用拔罐的热透作用,能促进体内痰湿之气的排出,从而能帮助改善体质。除此之外,痰湿体质人群还可以适当的进行汗蒸、艾灸等调理,同样有助于改善痰湿体质。

肝肾阴虚会影响皮肤吗

情绪紧张激动,面部就会抽筋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