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然谷的功效具有舒筋活络、缓解咽喉肿痛、咳血、女性月经不调、男性阳痿早泄等症状,而且经常按摩一下穴位的话,对于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养生保健会有很大的作用。脚底的穴位比较多对应身体的各个器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进行脚底按摩,能够有效的增强身体抵抗力。
1、高血压
人迎穴
【定位】人迎穴位于人体颈前,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取穴时要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三厘米处。
【主治】此穴位属足阳明胃经,具有清咽利膈、消肿散结、疏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
【按摩方法】配大椎穴、太冲穴治高血压。首先用中指按摩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的大椎穴2分钟,接着以食指指腹按揉人迎穴1分钟,最后按压手部的合谷穴20次。
【其他】长期按摩人迎穴,对咽喉肿痛、气喘、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经常用手指按压人迎穴,还有利于增进面部的血液循环,能够使脸部的皮肤紧缩,并且可以去除双下巴。
2、糖尿病
然谷穴
【定位】位于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正坐或仰卧位,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
【主治】具有升清降浊、益气固肾、清热利湿的作用。多用于咽喉肿痛、咳血、消渴(糖尿病)、月经不调、阳痿、阴挺、阴痒、遗精、脐风口噤、足跗肿痛等。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很好的缓解糖尿病的各种症状。
【按摩方法】首先要准确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当大拇指按下去的时候,穴位周围乃至整个腿部的肾经上都会有强烈的酸胀感,但随着手指的放松,酸胀感会马上消退。等酸胀感消退后,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复10 20次。双脚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则两个穴位可以同时进行。
【其他】此穴具有增强脾胃消化的功能。推拿然谷穴,可以让人很快产生饥饿感,同时还能治疗过度饮食后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总之,每天坚持推拿然谷,能让人的胃口长开、肠道常清。
3、高血脂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技巧: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
【主治】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宁心安神、疏通经脉、降脂的功效。主要用于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高血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
【按摩方法】
A、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B、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C、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对结核病、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抵抗力减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强体质。对足三里施灸时,取清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 15 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 次,每月灸10 次即可。
4、冠心病
内关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并拢,把三指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离腕横纹三个手指的位置,就是内关穴。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主治】本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主治心、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等。
【按摩方法】用力不停点按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按时要稍用力,否则就难以达到治疗作用,同时,还要配合揉法以加强刺激,增强效果。
【其他】
内关穴又善治胸痛、胁痛、胃痛、心痛、结胸、反胃、胸脘满闷、胁下支满、腹中结块以及疟疾等,一旦感觉胃不舒服,就轮流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另一只胳膊的内关穴,经常是在胃疼得要命的时候,通过按揉内关穴,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保养胃其实特别简单,就是经常按揉内关穴。可以利用坐车或者看电视的时间按揉内关穴。
关于找然谷的最笨的方法如下:
找然谷的最笨的方法是从内脚踝部位开始寻找。
然谷属于脚内的穴位,在脚内,踝前斜方两厘米左右的地方,还会出现一块突出的骨头,在骨头下缘部位就属于然谷穴。
按摩或者针灸然谷穴,可调理胃肠道、治疗口干烦躁、咽喉肿痛、糖尿病等疾病,还能有效增强自身体质。
然谷名称释义
1、然谷。然,燃也。谷,两山所夹空隙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外涌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肾经涌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性温热,至本穴后水液大量气化水湿,经水如同被燃烧蒸发一般,故名。
2、龙渊。龙,变换莫测、能大能孝见首不见尾之物也,此指本穴地部经水的各种变化。渊,深渊也,范围大也。龙渊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由液化气,范围巨大。理同然谷名意。龙泉名意与龙渊同。
3、肾经荥。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肾水气化的天部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降,冷降之液在地部形成极小的水流,故为肾经荥穴。
4、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为散热冷降,所散之热直冲天之天部,有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主治
1、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
2、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
3、咯血,咽喉肿痛;
4、消渴;
5、小儿脐风,口噤不开;
6、下肢痿痹、足跗痛。
配伍
配肾俞、太溪、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配肾俞、志室、气海主治遗精;
配尺泽、鱼际、孔最主治咯血;
配中极、血海、蠡沟、三阴交主治阴痒。
找然谷的准确简单手法如下:
定位然谷穴位于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取穴方法取穴时,患者呈仰卧位,先找到内踝,在内踝前下方可以摸到舟骨粗隆,舟骨粗隆下方的赤白肉际处即为然谷穴。
资料扩展:
然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本输》,别名龙渊,然骨。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现代常用于治疗咽喉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经不调等病症,直刺0.5~1寸。
名称释义:
1.然谷。然,燃也。谷,两山所夹空隙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外涌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肾经涌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性温热,至本穴后水液大量气化水湿,经水如同被燃烧蒸发一般,故名。
2.龙渊。龙,变换莫测、能大能孝见首不见尾之物也,此指本穴地部经水的各种变化。渊,深渊也,范围大也。龙渊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由液化气,范围巨大。理同然谷名意。龙泉名意与龙渊同。
3.肾经荥。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肾水气化的天部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降,冷降之液在地部形成极小的水流,故为肾经荥穴。
4.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为散热冷降,所散之热直冲天之天部,有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穴位介绍: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