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神奇功效有很多,针灸不同的穴位可以起到不同的功效,首先对止痛有很好的效果,比服用止痛药效果来的还要快,比如偏头痛、颈肩腰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症都可以使用针灸来进行缓解。另外还可以舒筋活络、调理气血、改善人体免疫力,有效的调节人体亚健康的症状。
针灸医案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证实录,无论成功还是误治,都真实地记录了医生的诊疗过程,直接地反映了医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这是中医治学的真凭实据。我整理了针灸的好处,欢迎阅读!
针灸的功效
针灸的作用之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针灸的作用之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针灸的作用之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的作用
1、舒筋活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出现了麻木、疼痛、肿胀这些身体表现都是因为身体气血不通畅所致。气血运行不通,也就是说身体的经络不通畅。针灸通过穴位刺激,能够舒筋活络,身体气血运行畅通了,自然就不会出现不适感。
2、调节阴阳平衡
古人认为,天地之道即为阴阳。想要身强体壮,就要保证身体阴阳处于平衡状态。身体之所以出现各种病症,都是因为身体阴阳失调。针灸的目的就是将身体从阴阳失调中慢慢调理回来,使身体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状态。
3、扶正祛邪
人体一旦发生疾病,身体内的病邪之气盖过正气。想要祛除身体的疾病,就是要将正气压过病邪之气,并最终祛除病邪之气。针灸治病,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其作用就是要扶正身体的正气,祛除病邪之气。
4、减肥
针灸减肥主要是通过针灸对身体穴位进行刺激。当然,想要局部瘦身的话,专业的医师就会有选择性的在身体找到相对应的减肥穴位进行针对性的刺激。就是这样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疏通身体经络,调节气血平衡。同时,在对穴位进行刺激的同时,也能够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帮助燃烧脂肪。另外,针灸减肥还能够帮助抑制食欲,没有直接节食的痛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针灸对于身体治疗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它没有西医那么多的副作用。但是针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简单扎几针是没有任何疗效的,一定要在专业的医师进行下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哦。
针灸的注意事项
1、在身体过于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和饥饿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2、年老体弱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最好选择卧位,因为这样更加容易选择穴位;
3、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进行针灸力道一定要轻柔,并且一些能够引起女性宫缩的穴位千万不要进行针灸,常见的这类穴位有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等;
4、如果给小孩进行针灸,孩子哭闹不配合的时候,千万不要留针,除非必要;
5、婴幼儿进行针灸的时候,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的穴位千万不能够施针;
6、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7、皮肤出现感染、肿瘤等等部位不能够进行针灸;
8、特殊病人的特殊部位选择针灸的穴位、施针的角度和深度有着特别的讲究,例如肠粘连患者的腹部等等;
9、针灸注意事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针灸要看疾病种类,应该根据病情来选择针灸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治疗手段。
不少人都喜欢通过针灸的方式来治疗,而针灸究竟又有哪些作用呢?针灸疗法的具体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针灸的作用
***一***温通经脉行气血
《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溺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执行循经脉流行,方可营运周身,濡养机体,而灸法其性温热,可温通经络,促进血液执行。恰如《素向·刺节真邪论》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血执行具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则以温热通经脉而行血气。
***二***培补元气,预防疾病
灸法有强壮元阳、防治疾病的作用,《扁鹊心书》曰:“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艾为辛温陌热之药,以火助之,两阳相得,可补阳补肾,其元充足,则人体健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知艾灸有培补元气,预防疾病之作用。
***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灸法对脾胃有着明显的强壮作用,《针灸资生经》中云:“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肾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常灸足三里,不但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濡养全身,还可达到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四***升举阳气,密固肤表
《素问?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气虚而下陷,则皮毛不任风寒,清阳不得上举,因而卫阳不固,腠理疏松。
常施灸法,可以升举阳气、密固肌表、抵御外邪、调和营卫,起到健身、防病治病的作用。
针灸疗法应该注意的事项
针灸能治病并非人人适合
针灸是一种治疗疾病的好方法,它可以减肥、缓解身体疲劳治疗癫痫等多种疾病,但不可盲目运用,并非人人适合。最常见的孕妇、糖尿病患者就不可用针灸。
同时,还有一些人也是不适合针灸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四种最典型的,不适合针灸的人吧。
1. 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 面板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针灸疗法的作用
针灸三阴交穴可以有效治疗妇科病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作用:三阴交穴属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经交汇之处,又名“女三里”,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针灸三阴交这个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例如月经不调、手脚冰冷、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等等。
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者,在月经开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钟 *** 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 *** 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
四大养生穴位
1、足三里穴:人体保健第一要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前外侧下方凹陷处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的位置。
作用:足三里号称人体保健第一要穴,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之说。 *** 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常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很多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溃 疡、急性胃炎、胃下垂、呕吐、肠炎、便秘、胆囊炎、胆肾结石绞痛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对解除急性胃痛效果明显。
操作:用拇指每天按揉足三里2至3分钟,力度以感觉区域性酸胀为宜。紧急情况下,如胃痛急性发作,而裤子穿得紧,可用笔尖隔着衣物 *** 此穴,以症状缓解为度。
2、膻中穴:“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位置:膻中穴位于我们身体的正中间上面,具体在第四根肋骨,两 *** 连线的中间点的位置。
作用: *** 该穴能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尤其是可有效治疗各类“气”病,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还可以治产后缺乳、乳腺炎、肋间神经痛、胃贲门痉挛等病症。
操作:可双手交叉,握空心拳,然后捶打这个穴位。也可将一手四指并拢,用指腹顺时针打圈按揉或从上自下推揉,每天不少于100次,持续2至3分钟。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3、关元穴:对症阳虚畏寒、宫寒不育
位置:位于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古有“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之说。
作用:此穴有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的作用,治病范围广泛,包括妇科类的白带病、痛经、各种妇科炎症,男科的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等。每天坚持点按或灸穴位15分钟,有助提高性功能,对腰部发冷、阳痿、早泄及体质虚弱者效果更好,还可治突发的昏厥。
操作:可用隔姜灸法,用一片薄薄姜片上面扎一些小孔,贴在关元穴上,然后用艾柱来灸,一次15分钟左右,感觉穴位处潮红即可。阳虚畏寒、宫寒不育者,疗效更显著。
4、涌泉穴:可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
位置:位于足底部,脚趾向下弯时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
作用:经常 *** 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结实、行走有力。按揉此穴,还可改善急性心绞痛症状。涌泉穴对咽喉肿痛、头痛、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癫痫、不孕、月经不调、怕冷、阳痿、遗精、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有疗效。
操作:每晚温水泡足后,先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 *** 左涌泉,左掌 *** 右涌泉,直到足心发热。每天临睡前 *** 此穴,可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 *** 时要做到清静平和,才可事半功倍。
1、疏通经络:使瘀阻的畅通而发挥其正常功能是针灸最基本的治疗作用。
2、调和阴阳:使人体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扶正祛邪:辅助体内正气,祛除病邪。
3、保健作用:调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4、治疗疾病:明目,助消化,对治疗颈椎病,腰背冷痛等有显著效果。对于调理女性月经失调,痛经也有很好的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