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通常会呈现大便频繁、大便呈蛋花汤样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还可能会出现脓样便的现象。
一旦出现以后,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止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蒙脱石散。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还可以服用阿莫西林颗粒进行辅助治疗。
(1)轻型:主要是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每日数次至十数次, 每次量不多;大便黄色或黄绿色、带奶瓣和(或)泡沫、少量黏液,镜检可见脂肪球。无明显的 全身症状,偶有低热,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昏迷、休克)。
1)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呕吐、腹泻频繁每日10余次至数十次,蛋花汤样或水样便,少 量黏液,也可有少量血便。
2)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①脱水:由于呕吐、腹泻丢失和摄入不足导致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量减少。脱水程度因 丢失体液量的多少而分为轻、中、重度脱水;脱水性质因丢失的水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同而分为 低渗、等渗、高渗脱水。临床以等渗脱水多见,表现为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皮肤黏膜干 燥,弹性下降,以及至血容量不足而循环障碍。
②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摄入不足而脂肪氧化增加使酮体生成增 多;脱水时血容量减少及血液浓缩使组织缺氧导致无氧酵解增多而使乳酸堆积;脱水使肾血流 不足,尿量减少,排酸保钠功能低下使酸性代谢产物潴留等因素共同造成酸中毒。患儿可出现
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大等症状小婴儿症状可不典型。
③低钾血症:由于胃肠道分泌液中含钾较多,呕吐、腹泻可大量失钾;因进食少,摄钾不足; 缺钾时肾仍排钾,故腹泻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缺钾。但应注意在脱水和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 缩、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及尿少而排钾减少等原因,虽然体内总钾减少但血钾多数正常。 随着脱水、酸中毒被纠正,血钾稀释;钾由细胞外转移入细胞内;有尿后钾排出增加;输入葡萄糖合成糖原消耗钾;及继续丢失等综合因素使血钾迅速降低。故腹泻时补钾应在有尿后进行。
④低钙和低镁血症:因吐泻丢失和摄入不足而使体内钙镁减少。但在脱水、酸中毒时由于 血液浓缩及离子钙增加,可不出现低钙症状。当脱水酸中毒纠正后,血钙被稀释及离子钙减少,可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以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多见。少数患儿在补钙后搐搦或 惊厥未改善,应考虑有低镁血症的可能。
⑤低磷:由于进食少、吸收不良和腹泻失磷,腹泻患儿多有磷缺乏。但一般缺磷不重,在进 食改善后不需另外补充磷盐即可恢复。
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与大便发生偏于稀薄的性质改变,均称为小儿腹泻。小儿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较低,机体防御功能差,营养需要量相对较高,故胃肠道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腹泻。本病多由于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为多见。
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可呈水样、蛋花汤样,或黏液脓血便,有时有呕吐及发热现象,严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病儿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甚至昏迷。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儿腹泻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大便次数增多
小儿腹泻的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一天5-10次,粪便中含少量水分及奶块,有酸臭味。
?食量减少,腹胀
小儿腹泻还会表现为食量减少,腹胀,肠鸣音亢进,偶然有呕吐,但精神尚好。
?腹痛,哭闹
有时会有腹痛,好哭闹。
?多喝水,多休息
小儿腹泻的处理方法是多喝水,多休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冷等,同时及时就医。
小儿腹泻的症状有轻有重,基本可分为3种——
1.轻型腹泻: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呈黄色或绿色稀便,每天5-6次(一般不超过10次)。轻型腹泻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宝宝体温为正常或稍微偏高。
2.重型腹泻:起病急,腹泻频繁(每天10次以上),排便时向外溅射,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黄绿色,会有较多黏液,肛门周围皮肤发红或表皮脱落。重型腹泻多有发热,脱水症状明显,如口干、皮肤干燥、严重时会脉搏细弱、四肢冰凉、少尿或无尿。重型腹泻应及时送医。
3.迁延型腹泻:腹泻迁延,久治不愈,这种多见于营养较差的非母乳喂养的宝宝。病儿消化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消瘦,抵抗力较低,容易继发皮肤、泌尿道、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
一般来说,宝宝轻型腹泻,爸爸妈妈是可以在家中自行治疗及护理的。由于各系统未完善,2岁以下的宝宝,尤其6-11个月的宝宝腹泻尤为高发,宝宝不同的年龄阶段腹泻防护也是不同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