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疝气咋治

时间: 阅读:10112
小儿疝气咋治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10-17 12:54:09

出现小儿疝气的情况,可以通过戴疝气带的方式进行改善。如果病情相对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疝气修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还要避免剧烈咳嗽,可能会加重有疝气的现象,不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3-29 00:00:37

    很多小孩都有疝气的问题,其中男孩子得疝气的机率要比女孩子大一些。有疝气的宝宝是不能哭闹的,这样会非常危险。那么,2岁的小孩有疝气要怎么办才好呢?
    ?手术治疗
    如果宝宝到了2岁的时候还有疝气的话,可以采用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在做完疝气手术后家长需要做好护理,有一些宝宝术后会发烧,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适合的方式来退烧。
    ?观察轻微疝气
    如果宝宝的疝气不是很严重的话,家长可以先观察一下,因为轻微的疝气是会自己好的。但是家长注意不要让宝宝哭闹,因为宝宝在哭闹的时候疝气会更加的严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的话,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会威胁到宝宝的生命安全。
    ?清淡饮食
    总的来说,2岁的宝宝疝气还没有好的情况下,家长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做手术来治疗,在手术之前需要做好准备,这样可以预防一些意外的出现。术后宝宝的饮食需要清淡一些,不要给宝宝吃高热量的食物。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29 00:00:37

     很多宝宝的宝宝爸妈都十分担心宝宝的健康状况,那么,婴儿脐疝怎么办呢?小儿脐疝的治疗有哪些方法呢?小儿脐疝的病因有哪些呢?对于这些问题我相信各位都想知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脐疝的病因吧!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婴儿脐疝是什么症状,来就了解一下什么会引起脐疝,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婴儿脐疝的概述

     自脐部突出的疝称脐疝。临床上分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如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

      婴儿脐疝是怎么引起的?

     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或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婴幼儿脐疝多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包括脐环未闭或脐环周围瘫痕组织薄弱导致脐疝形成;而成人脐疝多为后天因素促成,如妊娠、腹水、腹部肿瘤、过度肥胖等原因,导致脐部周围组织薄弱,抵抗腹腔内压力上升的能力下降所致。

      婴儿脐疝的症状有哪些?

     脐部可复性肿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尤其在婴儿啼哭时更为明显,一般无其他症状。由于婴儿腹壁及疝环均较柔软,嵌顿甚为罕见。脐部肿胀者,即脐部有一半球形肿块,脐周肿胀,脐窝湿润、肿胀,渗出有臭味,可为脓性或混有血性都是脐炎的临床诊断的症状。

      婴儿脐疝的原因

     由于肚脐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的地方,比如宝宝打喷嚏、宝宝咳嗽、哭闹都会使有脐疝。等宝宝平静后,凸起也会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疝孔也会缩小,逐渐地脐疝也就消失了。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造成婴儿脐疝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脐疝的治疗吧!

      婴儿脐疝怎么办?

     1、医院一般会采用胶布黏贴的方法,要观察帖胶布的地方有没有皮炎,每1~2周更换一次。

     2、不能因为宝宝因为脐疝而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长久宝宝会不哭或者少哭,会造成心理疾病。

     3、网上有说做个腰带缝个一元硬币绑在肚子上,医生说是可以的,但就是不要脱落。晚上的时候要给宝宝拿下来,以免宝宝起皮肤疹子。

     4、1岁以内一般都会自愈,如果1岁后还没有好的话,医生的建议等宝宝2岁以后用手术治疗。

      婴儿脐疝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般只需要做腹部X线片,了解有无肠梗阻征象。或腹部叩诊,即用于检查腹部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腹部叩诊的目的是检查三方面情况腹部正常浊音区和鼓音区扩大或缩小;异常浊音区或鼓音区的部位、大小及其随体位而改变的情况;脏器或肿块境界、大小的确定。

     另外,还可以验证和补充视诊和触诊所得的结果。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叩诊均为鼓音。

      婴儿脐疝如何鉴别诊断?

     一般疝气指的是鼠蹊部的疝气,主要是指鼠蹊部满管附近某处的肌肉较为虚弱,使得附近的小肠受到腹腔压力影响,被挤入鼠蹊管内。若发生在男宝宝身上,甚至会跑到阴囊内,使得患侧鼠蹊部和阴囊在外观上显得特别肿大。

     相异处 鼠蹊部疝气比脐疝气更常有腹痛、呕吐等肠胃肠塞的现象。

     相同处需要紧急手术的时机,都是当小肠发生绞结或塞的时候,此时常有局部触痛、肿胀和颜色异常的情形发生。

      婴儿脐疝会引发什么疾病?

     疝气能使鼠蹊部满管附近某处的肌肉变得虚弱而使附近的小肠受到腹腔压力影响被挤入鼠蹊管内,若发生在男宝宝身上甚至会跑到阴囊内使得患侧鼠蹊部和阴囊在外观上显得特别肿大,从而卡住疝出的肠管,脐环处此时疝出的肿物还会变硬使得机体产生触痛,还纳受阻之感。

      婴儿脐疝如何预防?

     个别脐环偏小,小儿又爱哭闹,屡发脐疝嵌顿者,可试用“胶布粘贴法,以加速脐孔闭合。

     粘贴胶布应为医用胶布,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一侧胶布端剪小像舌头样伸出(长约5厘米),另侧胶布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舌头样胶布插入后粘贴。

     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粘贴时必须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使用中注意保护皮肤,防止起泡糜烂。

     粘贴要领是:适度贴紧,每次粘贴均使脐现变小,以促使脐称愈合。为防止胶布滑脱,外面也可加弹性带(松紧带)。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

     另一种方法为“弹性腹带,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先选用,通常白天佩带,夜睡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以起到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

     弹性腹带操作较简便,家长完全能够胜任,而且受到过分忧虑的家长(特别希望宝宝能得到治疗)的欢迎。

     有些家长沿用旧习,采用大铜钱或硬币以布带勒紧腹部,企图挡住脐疝膨出,既无疗效,还可能造成损伤,所以应弃之不用。

      婴儿脐疝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

     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用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

     每周更换胶布1次,如有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

     如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

     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无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

     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婴儿脐疝的饮食

     婴儿脐疝,主要注意避免孩子哭闹,注意合理喂养,加强营养,以利于腹壁脂肪的堆积,减少脐疝的发生,如果孩子已经添加辅食,需要注意避免难以消化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多饮水。

     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的食物。

      婴儿脐疝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用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每周更换胶布1次,如有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

     如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无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健康是非常担心的,上文小儿脐疝的治疗你学会了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哦!

      结语: 宝宝的健康是一家人都关心的事情,婴儿脐疝应该怎么办,你现在应该知道了吧!小儿脐疝的时候千万不要手忙脚乱的,要冷静下来找准方法,对症治病,这样才能有效果,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29 00:00:37

    最近在儿科门诊,不少家长发现宝宝脐部或阴囊处出现鼓包,摸起来软软的,好像有气体。当宝宝用力、哭闹或排便时,这个鼓包更容易出现。其实,这可能是小儿疝气在作祟。疝气就是体内的器官或组织偏离了正常位置,通过身体薄弱点进入其他部位。那么,宝宝疝气怎么办?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不错的选择,可以使用疝气带,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疝气带,如用一元硬币和宽弹力带加压固定。通常脐疝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治愈。
    ?手术治疗
    如果疝气症状持续或加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传统修补法利用自身肌肉和腱膜组织加强腹壁力量;而无张力疝修补法则采用人工高分子材料作为补片,加强腹壁组织,术后恢复快且复发率低。
    ?预防疝气
    最后提醒家长们,要尽量避免宝宝长时间哭闹、大笑和便秘,减少腹部压力,有助于预防疝气的发生。

  • 木槿
    回复
    2024-03-28 23:23:27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和疝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本文将介绍小儿疝气的诊断和治疗,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疝气的诊断
    孩子没哭,能否诊断出小肠疝气来。这要看宝宝疝气是否突出到疝囊中,如果没有突出来,是无法诊断的。
    ?疝气的发生原因
    小儿疝的发生主要因素是先天性因素,腹股沟疝主要是由鞘状突未关闭所致,脐疝是由于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出生时生长发育不完全所致。
    ?疝气的治疗时机
    一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不能自愈,脐疝患儿如果年龄在4岁以上或脐环直径为2~3cm,及以上者,应考虑手术。
    ????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针对小儿腹股沟疝主要的手术方式是疝囊高位结扎,其中腹腔镜手术优势更明显。
    ????脐疝的手术方式
    脐疝除了切除疝囊外需要进行缝合修补。

小儿疝气右侧

小儿疝气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