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缺钠和饮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可以通过饮食或者是补充维生素来进行调理,平时可以多喝牛奶和多晒太阳来提高身体免疫力。
平时饮食上要减少盐的摄入量,盐的摄入量过高容易引起缺钠。平时可适当的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来防止大便干燥。
不可以的。
一、以月龄划分,宝宝多大可以吃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宝宝在1岁以内无需额外加盐,1岁后可以逐渐尝试淡口味的饮食,到2岁后实现与成人饮食同步。
老人总是常说“不吃盐没力气”,这句话并不是凭空来的。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吃盐是为了获得身体所必不可少的钠元素。钠元素在人体能量代谢、肌肉运动以及对糖和氧气的利用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身体缺钠,会出现倦怠、无神等连锁反应。
6个月内的的宝宝从母乳或配方粉中就已经能获得足够的钠元素了。
而到7-12月时,宝宝对钠的需求量略有提高,但因为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由于宝宝此时已经开始添加辅食,日常饮食中的钠,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所以没有必要额外添加盐。
1岁后的宝宝钠元素需求量又有了一定增长,这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盐。1g食盐约含有400mg钠,所以即使添加也应该非常注意量上的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零食和加工过的成品食物中,钠含量都不少,如果给宝宝吃这些食物,妈妈要看好食品的营养成分表。
2岁后的宝宝,基本上可以吃成人食物,但宝宝和成人之间对钠的需求量差距很大,因此饮食上仍然要遵循少盐、清淡的原则。
二、吃盐吃得早,危害可不小
有些妈妈可能会觉得,不加盐的辅食味道不够好,宝宝不爱吃,更影响吸收,所以加一点点盐应该也没什么关系吧?
事情大了。
7-24月龄的宝宝肝、肾等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代谢负荷能力有限,过量摄入钠会增加脏器的负担,长期下去容易造成损伤。而高血压、心脏病等也和过量摄入钠密切相关。
至于辅食的口味,事实上很多宝宝拒绝辅食,更多的是因为不习惯,而非真的觉得难吃。
毕竟,宝宝在吃辅食前只接触过液态的奶,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辅食,而家长不要急于用调味品去帮助宝宝接受辅食的味道。
保持食物的原味,不仅可以让宝宝吃的健康,更能让宝宝的味觉得到最充分的锻炼,也有助于降低未来挑食的几率。
不会,缺钠一般是由发热大汗呕吐腹泻等引起。
这些你可以看看哦!
1、缺钾
多见于长期禁食或少食,钾盐摄入不足;大量呕吐,腹泻和长期应用速尿等利尿药致钾排出过多而引起。
2、缺氯
食物中的氯主要在小肠被吸收。在消化过程中,血液中的一些氯化物用于产生胃酸。饮食中多余的氯化物则随尿排出。出汗、呕吐和腹泻都会引起氯化物的额外消耗。
3、缺钠
有发热大汗呕吐腹泻等引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