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三个睾丸,这可能是先天发育畸形所造成的,可以去正规医院的新生儿科,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切除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出现影响性生活的情况,甚至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育。在平时还要保持伤口部位的护理。
隐睾是小儿泌尿生殖系最常见先天畸形之一,多数隐睾为单侧,约15%为双侧。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发病率约为30%,健康新生儿约为3%,3个月约为1%。
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自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包括睾丸缺如、睾丸异位及睾丸未降或睾丸下降不全。一般临床将小儿隐睾症分为非腹腔型和腹腔型2类。腹腔型隐睾指睾丸位于患者腹腔内肾下极至腹股沟内环口上方,非腹腔型隐睾指睾丸位于腹股沟内环口下方位置,但未降至阴囊,临床上约80%的隐睾为非腹腔型隐睾
临床表现:患侧阴囊空虚。单侧者阴囊发育不对称,患侧阴囊发育差,空虚。双侧者表现为阴囊发育差,甚至无明显阴囊,阴囊内触及不到睾丸。中低位的隐睾常并鞘状突未闭,甚至腹股沟斜疝,突出至阴囊内的疝囊往往让人误以为是睾丸,在体检时特别对于嵌顿疝时尤其需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阴囊内是否有睾丸。约80%的隐睾可在体表触及,多位于腹股沟区。触及到的患侧睾丸较健侧体积略小,不能推入阴囊。触压睾丸时,患儿多有不适。
大多数隐睾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3~4个月完全下降至阴囊,如果6个月以后还没有降下来,就需要引起重视,一岁以前经过治疗,睾丸生长会追上正常孩子。直到1岁仍有隐睾的,可能出现生育功能障碍。隐睾手术的最佳年龄是6月-12月,最晚不超过18月,越早治疗效果越好,6个月之内不需要治疗,睾丸有自行下降的可能。
隐睾症是男性生殖器畸形中的一类常见病,对患者的危害很大,该病多为先天性疾病,患儿出生不久,睾丸自腹膜后腰部下降,在患儿7-9个月的时候降入到阴囊内,导致这类疾病出现的因素有很多,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注意和预防。
那么,导致隐睾症的原因有什么呢?具体能分为以下几种:
1.胎儿期将睾丸向下牵引的索状引带异常或缺损,睾丸便不能自腰部下降到阴囊;
2、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致使睾丸对促进性腺激素反应不敏感,失去激素对睾丸下降的动力作用;
3、母体的下丘脑产生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使脑下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它们作用于胎儿睾丸的:Legdig细胞产生睾丸酮,胎儿生长过程中,如果母体缺乏足量的促性腺激素,亦可影响胎儿睾丸下降的动力作用。
专家介绍,该病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其中双侧占10-20%。正常情况下阴囊壁能调节局部温度使略低于体温,以维持睾丸的正常功能。未下降的睾丸停留在腹膜后,受体温影响,1岁以后就出现超微结构变化,2岁后基本丧失生精能力。青春期后,绝大多数该病发生萎缩,如系双侧,会影响生育能力。
由此可见,导致隐睾症的原因有多种,该病危害性很大,男性患儿要从小进行注意,家长要定期检查孩子的生殖器生长变化,出现问题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带来更大的危害。
不可以。
睾丸扭转
前因后果:睾丸扭转并不罕见,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生,但以儿童和20~25岁的人发病率高。此扭断可能因睾丸坏死被切除。拖延时间越长,睾丸丧失功能的可能性就越大,到时即使睾丸不被切除,也常因缺血过久导致睾丸产生的精子功能受到破坏而出现睾丸萎缩,扭转的本质原因—般是生殖器官先天畸形。如果在运动、外伤、睡眠时刺激提睾肌,使之收缩增强,导致提睾肌纤维呈现螺旋状,加上睾丸的重量,特别是只有一个睾丸外露的隐睾者更易发此病。睾丸扭转易发生在夜晚或凌晨。
你的检查:突然你不能运动,感觉一侧阴囊肿胀、触痛,剧烈疼痛,疼痛波及到下腹部、腹股沟或大腿;不仅如此,恶心、呕吐、发热纷至沓来。
医生治疗:睾丸扭转的早期,用大约半个小时的“徒手复位”手术即能获得良效,但发病时间一长,只能手术治疗。通常在睾丸扭转六个小时后,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以至于睾丸必须被切除。轻度的睾丸扭转当时疼痛很剧烈,但稍休息后就能迅速减轻,包扎后可进行一般性活动;一旦受到较重的撞、碰、捏等,会发生剧烈的疼痛,重者还会发生休克。如果不幸发生,治疗后还要请医生做精液常规检查,以了解病侧睾丸的功能,这一点对未婚男子尤为重要。
以防再犯:20~25岁男子如突然出现阴囊肿胀、疼痛,应考虑到睾丸扭转的可能,要及时去医院泌尿外科检查诊治。
小孩子出现隐睾是最常见的生殖道畸形的情况,一般来说,根据隐睾的位置不同,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收费也是不一样的。如果隐睾位置比较低,手术相对简单,收费三四千块钱就够了,如果隐睾在腹腔里面的话,需要做腹腔镜的手术,可能就需要1万块钱左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