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病人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若需瘢痕灸,必须先征得病人同意,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
2、施灸过程中,应防止艾火烧着衣物、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将艾条或艾炷媳灭,以防发生火灾。对于昏迷、反应迟纯或局部感觉消失的病人,应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
3、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要准,灸穴勿过多,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
4、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
本经配穴法
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表里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上下配穴法
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左右配穴法
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灸法的禁忌
禁灸部位
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积聚部位、妊娠期妇女下腹部以及腰骶部、睾丸、乳头、阴部不可灸,颜面部不宜化脓灸,关节活动处不能瘢痕灸。
禁灸病症
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
针灸治疗原则是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即病性、病位、病因等来确定治疗的大法
常用的治疗原则分述如下:一、补虚与泻实即扶正与袪邪,是知道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
二、清热与温寒指热性病用“清”法,寒性病用“温”法,这是针对疾病寒热的性质提出的治疗原则
三、治标与治本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以说明各种病证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
主要遵循实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四、局部与整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也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因为局部出现的一些症状往往是整体病变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从局部的变化来推断整体变化的情况
针灸治病,补虚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才不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以病因病机为一句来选用治疗方法的,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现
六、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指的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它从分地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的灵活性
针灸是调动你自己体内的正气对自己身体进行治疗!你用针灸治疗一定回有些疗效的
但你一定要找个明白的大夫给你诊断一下什么原因导致的你的左腿有点往里勾,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这样就不会复发了!祝你成功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