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

在这5种情形下艾灸

时间: 2022-12-27 21:17:18

艾叶,《本草纲目》中说能治百病,在《本草从新》中又说艾叶苦辛,有纯阳之性,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艾灸对人体的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呼吸、消化等系统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甚至,艾灸还有美容养颜、抗衰老与减肥的功效。

虽然艾灸任何人都可以自行操作,但是却有很多要求,不遵循艾灸规则,不仅不治病,反而招惹疾病。

1、有外伤的情况下不宜艾灸

艾灸虽然具有解热抗炎、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是在有外伤出血的情况下,艾灸容易让伤口出血增多,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另外,如果皮肤有破损,在破皮的基础上进行艾灸,很容易出血烫伤。

注意

如果艾灸后皮肤出现水泡、红疹,并不代表体内毒素太多,或排毒。很可能是由于体质不适合进行艾灸,应该立即停止,咨询医生。

2、在饿肚子或过饱的情况下

饿肚子艾灸会容易出现气血紊乱,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现象。过饱进行艾灸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口渴等不适现象。此外,饮酒后、洗澡后、愤怒时也不宜进行艾灸。

另外,不注意时机、频率艾灸,也会导致身体疾病。因为艾灸后身体出现口渴、口干属于正常现象,如果频繁进行艾灸,则会导致阴液耗损,容易出现阳盛阴衰现象。

3、上火的情况下

艾灸一般适用于虚寒体质,如宫寒、体湿、气喘、气郁、关节痛、头晕失眠等情况可以采用艾灸调理。

但是,艾灸有补阳气,容易耗损阴液的特性,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如果已经口干舌燥、口舌生疮、便秘、身体烦热,再进行艾灸,无异于火上浇油。

4、经期,出血期

经期,因为女性的身体处于出血期,再进行艾灸,容易因为艾灸的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作用,出现经血过多。经血过多,便会加重头晕、乏力、嗜睡等现象。甚至会引起血虚问题。

5、生病的情况下

高烧、咳嗽、感冒、昏迷等情况时不适合用艾灸治疗,尤其是发热、风热感冒时,用艾灸会加重病情。

所以,这5种情形下,不宜进行艾灸。

关于艾灸频率、穴位、时间问题

艾灸的频率没有严格规定,隔天一次,到5-7天一次都可以。如果只是为了保健,可以5-7天一次。时间上最好选择上午,晚上效果差,过了晚上10点不宜进行艾灸。

艾灸的穴位没有严格规定,能找准穴位最好,找不准也不影响效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