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肥胖?
肥胖原因:吃太多,不运动
针灸前体重:68公斤
针灸后体重:61公斤
下面是是针灸期间的“减肥日记”,整个疗程共10次,为期1个月,希望能给想减肥的你带来启发。
疼痛轻微
不必谈“针”色变,针灸所造成的疼痛很轻微,是一般人都能承受的。
心理放松
第一次针灸前,千万不可胡思乱想,也不要受旁人干扰,既然已经决定,就要放松心情,充满自信。
小口喝水
针灸后饮水,不宜大口咕嘟咕嘟地喝,应该像品酒一样,小口慢慢“品水”。
饿了再吃
减肥期间,牢记“不饿不吃,饿了再吃”的原则,以避免脂肪堆积。
针前用餐
每次针灸前,切记吃饱饭,有些人饿着肚子针灸时,会发生“晕针”现象。
配合拍打
针灸期间,如果每天坚持拍打肚子等脂肪较厚的部位1小时,减肥效果更明显。
针灸减肥有效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中医认为肥胖患者多有痰湿内盛、湿热内壅、脾肾阳虚、气滞血瘀
由于遗传、生活习惯、内分泌紊乱导致人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
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或艾灸在一定腧穴上,通过特定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改善免疫力、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改善机体功能、调节脏腑、补虚泻实的作用
针灸减肥的常用穴位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丰隆等,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减肥方法,可以做到一劳永逸
所以要配合的还有饮食、作息、运动等习惯,调整规律
针灸减肥真的好吗,没有危害吗?长久以来,能够轻松减肥一直是女性们的梦想,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寄身于减肥药、手术等,但是这些方法对健康都有危害,号称“绿色减肥”的针灸减肥法是否真的对身体无危害,且效果真的那么好呢? 针灸减肥相对安全可靠 目前主要的减肥方式有运动减肥、抽脂减肥、药物减肥
而实践证明,短于30~45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靠运动减肥,坚持不下来的原因之一
抽脂减肥的优点在于见效快、效果比较明显,但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疼痛,手术后有严格的禁忌证,没有解决体重反弹问题等,一般普通人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药物减肥服药方便,一般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比如引起机体水电解质失衡,机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低下,减肥后体重反弹严重等
要防止减肥后的反弹 人的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形成肥胖的原因也不同,针刺后人体经络出现的应激反应更不相同,所以针灸减肥后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
但不可否认的是,针灸减肥也不是能百分百防止减肥后体重反弹的问题
但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更大程度上防止减肥后体重反弹的问题
首先一定要选用科学的针灸配方
另外,很多人有这种理想的状态:一边减肥,一边还不影响大吃大喝
针灸减肥并非一劳永逸的,不是减完之后就完事大吉了,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
针灸减肥的饮食原则是:“不厌食,不腹泻,不乏力
”要控制饮食,但不可过度,一定要使机体的摄入量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这包括三餐的合理分配、膳食成分的营养素结构等,使机体的摄入量与排泄量处于平衡状态
并非对所有人群有效 针灸减肥有其疗效,但是千万别把针灸减肥神奇化,以为任何肥胖都可以通过针灸减肥达到效果,更不要幻想几针扎下去就能立竿见影,在短期内拥有窈窕身材
中医学认为肥胖症的基本病机为“胃强脾弱”,胃强则患者食欲旺盛,消谷善饥,脾弱则脾的升清功能不足,致使精微不能充分代谢,而化为“痰浊”,产生肥胖
在治疗上,应抑制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扶助脾的升清作用,通过调整“胃强脾弱”这一病理状态,达到减肥目的
比如有些肥胖者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因而饥饿感强烈,一直都有想吃东西的冲动,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胃火旺”,针灸的功能是降低肥胖者的胃火,降低或抑制肥胖者亢进的食欲,从而减少食量
这样通过针灸减肥还是很有意义的
但有的女生明明吃得很少但还是瘦不下来,大多数是因为体内循环代谢功能差,或脾胃虚寒引起的水肿虚胖,针灸减肥对这类人群效果也是有效的
但是,倘若你是肌肉型肥胖或者脂肪块较硬较小,这样的体型就不适合针灸减肥了
总的来说,肥胖一般分为病理性肥胖与生理性肥胖两种,病理性肥胖患者可通过针灸治疗,改善病症,再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而对于生理性肥胖者,针灸减肥法基本无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