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具备历史延续性的中医馆纷纷开业,追溯历史文化,总结前人经验,重续文化传承。这些医馆存在的本身就是中医发展历史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医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厚重性,也保存了大量的中医珍贵技术和诊疗经验。沈氏女科崇厚堂即是其中之一。他的故事要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说起。
起 源
洪武东阳悬壶,擅妇科通内科
沈氏女科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年),全称“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传承至今已有650余年,21代之久。
一世沈庻生于元末,本欲“学而优则仕”,但身处于朝代更迭动乱的年代,遂放弃做官,遵古代文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传统,把四书五经换成了历代医著。他还在江南一带广拜名医为师,后于明洪武年始在浙江东阳悬壶行医。他临证善于治疗女科诸疾,且通晓内科,著有《女科抉微》《内科证治》等医籍,是沈氏女科的开山鼻祖。
十四世孙辈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率沈氏家族迁居上海,在北郊大场镇置地筑宅,名为“春雨山庄”,因疗效出众而闻名遐迩。他效仿先哲,不收财物,凡治愈的患者需在庄内植杏树一株。几年时间,山庄杏树成林,又有枸橘为篱,遂得“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之美名。他在世还修建了宗族祠堂,定名“崇厚堂”。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大场遭日本侵略者轰炸,“春雨山庄”毁于战火,许多珍贵书籍、诊疗资料皆佚失。沈氏女科第十七世沈复来,号心九先生,携妻子和子女痛别故里,迁居上海城区(现今的静安区成都北路)。仅仅数年,沈复来便将沈氏女科重振雄风,求医者纷至沓来。
十九世沈绍功(1939-2017),生于上海,自幼聪慧异常,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六年制医疗系。1963年,沈绍功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工作,后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沈绍功临证不仅强调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还积极提倡吸纳现代医学先进科技理论和检测手段为中医辨证、诊断、治疗及疾病预后提供依据和服务。他精于临证,勤于笔耕,出版专著近20部,撰写论文近百篇。其中,《上海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不仅全面整理和系统地总结了沈氏女科在妇科疾病诊治方面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还记录了中医外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多科的诊疗方法。这让更多人了解到沈氏女科临证不仅治疗妇科病,而是以妇科和内科为主,同时也诊治其他科疾病。2012年,“沈绍功教授单元式组合辨证论治法的理论与创新研究”被列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
十九世沈依功(1944-),主任医师、教授,196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六年制),历任北京燕山石化医院中医科主任、院长等职务,现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沈氏女科分会会长。沈依功从事中医内、妇科临床工作凡五十年,继承沈氏女科家学渊源,并有所发挥,在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沈依功之子二十世沈劼在其培养下继承祖业,承担起了发扬光大沈氏女科的重任。
二十世沈宁(1970-),号永宁,沈绍功之子,199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沈绍功学术经验继承人,临证擅长诊治中医妇科、内科疾病。他的代表性著作《沈氏女科六百年养生秘诀》记录了沈氏女科的养生精华,弘扬并完善了沈氏女科养生保健的家学。
传 承
抛弃门户之见,老中青传帮带
沈氏自初世起,代代为医,救死扶伤。2002年,沈绍功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沈宁、韩学杰被指定为学术经验继承人。沈氏女科世代由民间传承,自此被政府承认,列入官方名册。这也是沈氏女科首次拥有异姓传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沈氏女科从第十九世传人沈绍功开始,抛弃门户偏见,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家规,通过家族传承、硕博培养和师带徒相结合等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培养传承人,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帮、带”的人才梯队。传承人中的博士、硕士是现在沈氏女科的中坚力量,为沈氏女科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沈氏女科在坚持临床带教的基础上,每年还举办“沈氏女科传承心法”等培训班,学员累计已有数千人,遍及全国。除此之外,沈氏女科也在线上千聊、中医在线、华医世界等平台,通过互联网进行授课,学员近10万人次。二十世沈宁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目前沈氏女科已在北京、深圳、包头等地设立了10余家沈绍功学术思想基层推广示范网点,明年将启动一项全国的公益巡讲活动,希望可以借由多种渠道传播沈氏女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让沈氏女科扎根基层,培养更多可以为百姓提供扎实疗效的传承人。
发 展
坚持内外并举,讲医德重疗效
近年来,沈氏女科的传承发展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12年,沈氏女科学术流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3年,沈氏女科传承保护被列入北京市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4年崇厚堂沈氏女科疗法被列入北京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17年11月16日,传承650年的沈氏女科崇厚堂在北京重新开业,负责人沈宁说道:“崇厚堂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要求我们世代讲究医德,崇尚疗效。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起起落落,家父沈绍功先生坚定不移的发展中医事业,并继续传承着沈氏女科,为沈氏女科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从小跟随父亲出诊,耳提面命,受益匪浅。崇厚堂的重新开业,是沈氏女科在新时代发展的又一标志,发展和传承沈氏女科任重道远。”
已有650多年历史的沈氏女科,是中医药发展史的一部分,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医药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并将在今后继续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而奋斗。
周大中并非沈氏女科第21代传人弟子。
首先,沈氏女科是指沈绍九,他总结出治疗妇人病的经验,并著有一本名为《沈绍九遗方》的书籍,在民间行医30余年,嫡传了17代。
其次,周大中是湖南湘潭人,中医学家,2004年6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7岁。他被批为伪医,没有中医学的相关学历或行医资格,且不是沈氏女科的嫡传弟子。
总之,周大中并非沈氏女科第21代传人弟子,他只是自称是“沈氏女科”的嫡传弟子。他并没有经过正式的医学培训或考试,也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
,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学术流派发源于陕西汉中的以当代国医大师张学文为杰出代表的张氏医派是近百年来的一个重要中医学术流派开山三代名扬陕西 张氏医派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武乡,历经百余年传承不衰,经国医大师张学文发扬与传承,弟子遍布海内外。
张氏医派的传承特点是家传、师承、院校教育融于一体,医药并传张氏家族是武乡的望族,祖辈勤求古训,业以笔耕清末年间,外强入侵,国力孱弱,汉中多祸难,疾病丛生张氏先人王树亨受药王孙思邈影响,以医为业,精于医道,活人无数。
医道乃救生死之仁道,树亨公为传承医道,广收门徒,授技于外甥张呈元、张呈瑞及刘全积、刘全善、王玉明、王玉富、张成玉等 第二代传人张呈元(1869—1957)为人厚重仁怀,15岁随舅父树亨公习医,侍诊5年后独立悬壶武乡,医药一体,针药并举,德技双馨,凡病者不论贫富贵贱、远道近途,一视同仁,贫穷者分文不取。
他认为“药为医之兵,理乃用兵之术也仅得制敌之术而乏擒敌良兵,孰敢言胜”为保证中药材质量,亲自采药、炮制,业医60余年,经验独到,善治急症,善用虫类与活血化瘀药 第二代传人张呈瑞(1881—1940)自幼聪慧过人,悟性颇高。
童年随兄长呈元抄方识药,后随舅父树亨公习医三年,尽得真传临证理、法、方、药,丝丝入扣,擅长治疗内科诸病及疑难杂症,屡起沉疴,名扬汉中20世纪30年代,多次应邀北上西安为爱国名将诊疗疾病,疗效卓著 第三代传人张致东(1892—1967),字福痷,天赋聪颖,勤而好学,幼年随父张呈元学医识药,后拜叔张呈瑞为师,20岁即独立应诊内科。
因当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骨伤疮疡患者多,便再拜舅父弟子、汉中名医刘全善为师,潜心骨伤疮疡诊疗技术,得刘全善悉心传授张致东广征博采,通晓内、外、妇、儿、骨伤诸科,为陕南名医,与陕西名医王万春并称为“南王北张”。
新中国成立后,张致东先后任汉中市中医协会常务理事、汉中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武乡分会会长、汉中市武乡镇农村医院院长,当选武乡区人民代表,聘为陕西省中医研究所特约通讯研究员,授技于张景华、赵国全、张学文、张学义、王文志、郑崇武、党有笃、王佐明、李春华、殷兆儒。
国医大师承前启后 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张学文(1935—)幼时即得曾祖张呈元偏爱,常诵之以经典、书之以方药11岁即能诵中医经典,辨认药材;15岁随父致东公习医道,“鸡鸣而起,星高而息”;18岁独立应诊张学文1956年考入“汉中市中医进修班”学习,1958年考入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陕西。
中医药大学前身)深造,1959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并参加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学习,师从孟澍江等温病名家 张学文曾多次应邀赴亚洲、欧洲、美洲、澳洲、非洲、中东近30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访问、讲学及诊病。
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1年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9年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常言:“耿直为人,认真做事,实事求是,是我做人的原则;治病救人,培养学生,是我日常的工作;继承发扬、整理创新中医药学,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
”张学文为人善良正直,性情豁达开朗,工作中谦和处人,学术严谨而又推陈出新,在60余年的医学生涯中,诊疗的国内外病友数十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心得,特别在温病学、急症学及疑难杂症方面颇有造诣张老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了《医学求索集》《疑难病证治》《中风病》《瘀血证治》等10余部专著,获国家、省、厅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近年来,他仍不辞劳苦,奔波于全国各地及海外,传播中医,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中医人才,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氏医派第四代传人中尚有学文老之弟张学义、弟媳黄素琴,夫妇携手,医护合璧,在继承发扬张氏家学方面多有建树。
后继传人肩负重任 张氏医派第五代分内传和外传两系内传有张鲜民、张惠云、张宏伟、张宏科、张惠民、李军、韩潮、刘东霞等外传主要是张老的研究生和师承弟子张老先后培养温病、脑病专业硕士研究生70余名、博士及博士后10余人及师承弟子50余人,遍布海内外,如日本籍博士井上正文、美国籍博士江林、阮慧怡、唐初庆,韩国籍博士郭诚垣、高洁,马来西亚籍博士叶宝圣。
第五代传人中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岐黄学者、研究生导师,绝大部分已成为所在单位学科带头人如李军已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培养硕士、博士、继承人30余名,当选陕西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宏伟已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10余名。
张惠云、张宏科继承家学,但以药为业,精于炮制 张氏医派第六代内传孙辈有张宏伟儿子、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张天垚医师和张慧云儿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马洋医师外传主要是研究生及师承人员,一些传人已成为研究生导师,如李军的学术继承人袁有才已成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
“桃李不言,自下成蹊”。张氏医派历百余年的六代传承,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中医学术流派。
中药词典
中医
国医
张氏
汉中市
武乡
儒家学说对中医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医医德的影响
秦朝名医是谁;秦以前的医德发展概况
魏晋时期的医学家;两汉南北朝时期医德发展概况
隋唐宋元时期医德发展
明清时期医学成就的特点;明清时期医德发展概况
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是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世界最早舌诊专著
川芎的诗句;川芎药食诗话
张仲景医道;张仲景医德风范
道家思想与中医药文化;道家思想对中医医德的影响
佛学与中医学的联系论文;佛教思想对中医医德的影响
儒家学说对中医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医医德的影响
秦朝名医是谁;秦以前的医德发展概况
魏晋时期的医学家;两汉南北朝时期医德发展概况
隋唐宋元时期医德发展
明清时期医学成就的特点;明清时期医德发展概况
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是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世界最早舌诊专著
川芎的诗句;川芎药食诗话
张仲景医道;张仲景医德风范
道家思想与中医药文化;道家思想对中医医德的影响
佛学与中医学的联系论文;佛教思想对中医医德的影响
上一篇
朱门人家小说;从章朱学派看“守正创新”
下一篇
沈氏女科沈绍公;沈氏女科21代崇德厚教传承路
十七部委联合举办“降药价中国行”活动
12月02日362
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降药价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12月02日457
我国将举办“降药价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12月02日323
庆祝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香港浸会大学将办中医药节
12月02日255
发表评论
大华路138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在上海的地址是上海市杨浦区大场镇大华路138号。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起源于公元1368年前后的浙江东阳一带,传承至今已近650年,绵延21代之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