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中医文化

生闷气、胸口堵?揉揉膻中穴,每天 3 分钟,呼吸顺了、心情也亮了

时间: 2025-07-26 17:00:19
平时总觉得胸口发闷、呼吸不畅?或者经常爱生闷气、情绪低落?今天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个 “解郁顺气” 的宝藏穴位 —— 膻中穴,学会用它,说不定能帮你缓解不少身体小烦恼。
一、先找到:膻中穴到底在哪里?

檀中穴.jpg

膻中穴的位置很好找,就在我们胸部的正中间 ——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刚好在胸骨体上。不管是平躺还是坐着,都能轻松摸到这个位置。如果是男性,直接找两乳头连线中点就行;女性可以先找到胸骨中线,再找到第四肋间隙(大概在乳头连线水平),交汇处就是啦。

二、记功效:膻中穴能帮我们做什么?
作为中医里 “气会膻中” 的重要穴位,它的核心作用都和 “气” 有关:
  • 缓解胸部不适:比如胸闷、气短、咳嗽、痰多,按压后能感觉呼吸变顺畅。

  • 疏解情绪问题:生闷气、压力大时,这里可能会觉得发紧,按一按能帮 “顺气”,改善心烦、抑郁。

  • 调理脾胃相关:偶尔胃胀、不想吃饭,搭配其他穴位,还能辅助增强消化。

简单说,它就像身体里的 “气机调度站”,能让气血在胸部顺畅运行。

檀中穴2.jpg

三、学配穴:不同问题,这样搭配更有效
单独按膻中穴有效果,搭配其他穴位效果更精准,给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组合:
  • 治咳嗽痰多:膻中穴 + 肺俞穴(背部第 3 胸椎旁开 1.5 寸)+ 丰隆穴(小腿外侧),帮肺部化痰止咳。

  • 缓解胸闷气短:膻中穴 + 内关穴(手腕横纹上 2 寸)+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顺气又宽胸。

  • 改善情绪抑郁:膻中穴 + 百会穴(头顶正中线)+ 合谷穴(手背虎口处),提神又解郁。

  • 调理胃胀嗳气:膻中穴 + 中脘穴(肚脐上 4 寸)+ 足三里(膝盖下 3 寸),帮脾胃 “减负”。

四、用起来:艾灸、推拿、针灸怎么选?
1. 推拿:最适合日常保健
每天晚上睡前花 2-3 分钟按揉就行:用食指、中指并拢,轻轻按在膻中穴上,顺时针揉 100 次,再逆时针揉 100 次,力度以感觉酸胀但不疼为宜。按的时候配合深呼吸,会觉得胸口慢慢打开,特别舒服。
2. 艾灸:适合虚寒体质
如果平时手脚凉、容易怕冷,可以用艾灸温通膻中穴:
  • 用艾条悬灸,距离皮肤 3-5 厘米,每次灸 10-15 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感觉温热为度。

  • 也可以用艾灸盒,更方便操作,避免烫伤。

适合秋冬季节,或受凉后咳嗽、胸闷时用,上火体质(容易口干、长痘)要少用哦。
3. 针灸:需专业医师操作
针灸膻中穴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问题有辅助治疗作用,但必须由有资质的中医师操作,精准把控进针角度和深度,咱们自己可千万别试!
五、划重点:这些注意事项要记牢
  1. 操作力度要轻:胸部皮肤和胸骨较脆弱,按揉、艾灸时别太用力,尤其老人和儿童要更轻柔。

  1. 特殊人群谨慎:孕妇艾灸膻中穴需咨询医生;刚吃完饭、过度疲劳时,建议休息后再操作。

  1. 明确风险提示:推拿和艾灸可在家尝试,但如果是针灸,绝对禁止私自操作!若操作后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加重,或原有症状没缓解,一定要及时停手并就医。

  1. 穴位只是辅助:如果有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肺炎、哮喘急性发作)、心脏问题,不能只靠按穴位,及时就医才是关键!

膻中穴就像我们身体里的 “情绪阀门”,平时多留意它,不舒服时按一按,能帮身体 “松口气”。但要记住,穴位调理是日常保健的小方法,不能替代正规治疗哦~如果有长期不适,还是要找专业医生看看呀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