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中医文化

董奉杏林医德典故

时间: 2023-11-05 00:36:17

中医又被称作“杏林”,赞誉医生的医德、医术,就可以说他“誉满杏林”。“杏林”这个词起始于东汉建安时期的董奉。

董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收费,治好后只要求病人在他的住宅周围种杏树。轻症愈后种一棵,重症愈后种五棵,不几年,竟种了十万棵。等杏树挂果,董奉并不卖,而用来换粮食,一斗换一斗。他在杏林中建草房置竹囤,兑换者自将粮食倒入竹囤,摘一斗杏而去。换的粮食则用来赈济穷人,穷人们盛赞董奉仁义。董奉居杏林,犹如后来唐玄宗在梨园排戏。“梨园”成为戏剧界代名词,“杏林”则是中医界代名词。现在,在董奉的老家福建省长乐市古槐镇龙田村,还植有成片杏林,建有董奉草堂。

除了“杏林”的典故很外,董奉还有其他神奇的故事流传下来。据传说董奉所在县的县长为官一任,调任他乡,50年后途经故地再见董奉时,发现董奉容颜一如往日。更神奇的是,董奉南游交州(今广东广西),交州刺史垂死,就是快要死了,三日不醒。董奉喂药三丸,灌水,摇其头,将药丸冲下。一会儿,手脚似动;再一会儿,脸上有了颜色;半日,能坐起;四日,能说话。这在古代就叫起死回生。在今天看来,董奉喂的应是当时的“速效救心丸”或“丹参滴丸”。

董奉在庐山住下来,一如在老家,看病不收钱,只让种杏树。后来董奉得道升仙,妻子儿女靠杏林为生,却有老虎守护杏林。此虎亦为董奉所救,护杏林以报恩。传说此虎猎食未吐骨头,鲠在喉咙,向董奉求救。董奉胳膊套上竹筒伸进虎口取出骨头。据说后世游走乡间的郎中套在手掌上的环铃就是由董奉胳膊套竹筒演变而来,这环铃不叫“环铃”,医界称之为“虎掌”。

董奉高明医术和不求名利、乐善好施的高尚医德被人们传为佳话,千秋流传,也成为我们后世的典范。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