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方剂功效

鹿角散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11-15 20:25:43

鹿角散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散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鹿角散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鹿角60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药研末过筛。

【功能主治】治妇人乳痈或疮,久不愈,出脓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鸡子黄加温,调敷患处,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

【处方】鹿角(烧灰,出火毒)。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火载血,以致血晕。

【用法用量】用好酒、童便调灌下。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一

【处方】鹿角(锉,为屑)。

【功能主治】轻身益气,强骨髓,补绝伤。主

【用法用量】上用白蜜5升淹之,微火熬令小变,晒干,更捣筛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三

【处方】鹿角屑1两。

【功能主治】妊娠热病,胎夭腹中。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入葱白5茎,豉半合,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妇人良方》卷十四

【处方】鹿角1两,定粉半两,密陀僧半两,黄丹半两,白矾半两。

【制法】上药入瓶内,烧令通赤,放冷取出,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鹿角屑10两,附子1两(去皮脐,生用)。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令人少睡,补益气力。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四

【处方】鹿角(烧灰)5两。

【制法】上为细散。炼猪脂调和。

【功能主治】赤黑丹。

【用法用量】涂患处,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处方】鹿角末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重舌,舌强不能收唾。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舌上,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上党人参4分,鹿角(去上皮,取白处作末,炒令黄,秤)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老人患积痢不断,兼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平旦粥清饮调下,1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处方】鹿角3分,甘草1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妇人乳生疮,头汁出,疼痛欲死,不可忍。

【用法用量】和以鸡子黄,于铜器中,置于温处,灸上敷之,1日2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

【处方】鹿角2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乳痈成疮,久不愈,脓汁出,疼痛欲死,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鸡子白和,于铜器中暖令温,敷患处。5-7易即愈。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鹿角4分,柏子仁4分,菟丝子4分,蛇床子4分,车前子4分,远志4分,五味子4分,苁蓉4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男子五劳七伤,阳痿不起,精自引出,小便余沥,腰背疼冷。

【用法用量】每服5分匕,食后服,日3次。不知,更加方寸匕。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八引《洞玄子方》

【处方】鹿角屑1两,鹿茸(去皮,酥炙)1两,白茯苓3分,人参半两,白茯神半两,桑螵蛸(蒸,焙)半两,芎䓖半两,当归半两,故纸(炒)半两,龙骨(别研)半两,新韭子(酒浸1宿,焙)半两,柏子仁(去壳)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脏腑久虚,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3钱半,加生姜5片,大枣3枚,粳米100粒,水煎,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十

【处方】鹿角5两,白敛1两,牡蛎4两,附子1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月扁)。

【用法用量】和苦酒涂帛上,贴肿处,燥复易。

【摘录】方出《肘后》卷五,名见《圣惠》卷六十四

【处方】鹿角尖3寸。

【制法】用炭火煅稍红存性,碾末。

【功能主治】乳痈新起,结肿疼痛,憎寒发热,但未成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用热酒1茶钟调服;甚者再1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七

【处方】鹿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从高堕下,若为重物所顿迮,得瘀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五引《肘后方》

【处方】鹿角1两(烧灰),腻粉半两,百合半两(生研),木槿花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不愈者。

【用法用量】入腻粉、百合,生油调涂,1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鹿角长1握,牛乳3升,芎䓖3两,细辛3两,天门冬3两,白芷3两,白附子3两,白术3两,白敛3两,杏仁2-7枚,酥3两。

【功能主治】令百岁老人面如少女光泽洁白。主

【用法用量】本方改成膏剂,名“鹿角膏”(见《圣惠》)。

【摘录】《千金》卷六

【处方】鹿角屑1两,芎䓖3分,当归1两(锉,微炒),白茯苓3分,麋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损,夜梦泄精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薤白3-7茎,生姜半分,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鹿角屑2两,韭子1两(微炒),芎䓖3分,白茯苓1两,当归3分(锉,微炒),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梦与鬼交,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生冷、油腻、大肉、酸物。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乌贼膏半两,白龙骨(煅;并别研)半两,牡蛎粉半两,龟甲1两(米醋炙焦黄),鹿角2两(镑,入酥少许拌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海虚损。经水不止,漏下白水。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食前煎乌梅、甘草、生姜汤调下,温酒米饮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鹿角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诸脏虚邪,夜卧恍惚,精神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指撮,酒调服,日3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

通过上文对鹿角散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养生方剂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养生方剂主要的不同点就是配方的问题。只要正确的掌握配方就可以体验到养生方剂带来的功效与作用了。

?羊骨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别录》
【拼音名】Yanɡ Gǔ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份】因部位、年龄等之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异。其中变动最大的是水分与脂类。骨质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钙。此外,又含少量的碳酸钙、磷酸镁和微量的氟、氯、钠、钾、铁、铝等。氟含量虽然很少,但它是骨的重要成分。骨的有机物有骨胶原、骨类粘蛋白、弹性硬蛋白样物质;尚有中性脂肪(量比较多)、磷脂和少量的糖原等。
【性味】
甘,温。
1《别录》:热。
2《本草图经》:温,平。
3《纲目》:脊骨:甘,热,无毒。头骨:甘,平,无毒。
4《医林纂要》:胫骨:咸,平。
【功能主治】
补肾,强筋骨。治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
1《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
2《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痫。
3《唐本草》:头骨:疗风眩,瘦疾。
4《日用本草》:胫骨:治牙齿疏活、疼痛。
5《饮膳正要》:尾骨: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
6《纲目》: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去皯蹭,治误吞铜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锻存性入丸、散。外用:锻存性研末撒。
【注意】《千金·食治》:宿有热者不可食。
【附方】
1治虚劳腰膝无力:羊骨一副(全者,槌碎),陈皮二钱(去白),良姜二钱,草果二个,生姜一两,盐少许。水三斗,慢火熬成汁,滤出澄清,如常作粥,或作羹汤亦可。(《饮膳正要》羊骨粥)
2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嫩者,捶碎,烂煮,和蒜、韭空腹食之,兼饮酒少许妙。(《食医心镜》)
3治虚损羸瘦乏力,益精气:羊连尾脊骨一握,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菟丝子一分(酒浸三日,曝干,别捣末),葱白三茎(去须,切),粳米三合。上锉碎脊骨,水九大盏,煎取三盏,去滓,将骨汁入米并苁蓉等煮粥,欲熟,入葱、五味调和,候熟,即入菟丝子末及酒二合,搅转,空腹食之。(《圣惠方》羊脊骨粥)
4治筋骨挛痛:羊胫骨,酒浸服之。(《纲目》)
5治思虑伤脾,脾不摄精,遂致白浊:厚朴(去皮,姜汁制,为细末)二两,羊胫(锻,研粉)一两。上二味,白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用米饮汤送下。(《济生方》羊胫炭丸)
6治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羊骨烧灰,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榆白皮汤,调下二钱。(《圣惠方》)
7治小儿洞泄下痢不差,乳食全少:羊胫骨(烧灰)、鹿角(烧灰)各一两。上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热水化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普济方》羊胫灰散,一名鹿角散)
【摘录】《*辞典》

鹿角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鹿角散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普济方》卷二二三:鹿角散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圣惠》卷九十三:鹿角散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鹿角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鹿角散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圣惠》卷七十一:鹿角散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直指》卷十:鹿角散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外科正宗》卷七:鹿角散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圣惠》卷六十五:鹿角散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圣惠》卷十四:鹿角散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魏氏家藏方》卷十:鹿角散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2.5 摘录 13 《济阴纲目》卷十一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妇人良方》卷十四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5 《圣惠》卷九十四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功效 15.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圣济总录》卷一八○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千金》卷二十三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医心方》卷二十八引《洞玄子方》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方出《肘后》卷五,名见《圣惠》卷六十四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千金》卷二十五引《肘后方》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千金》卷六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功效 21.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1.5 附注 22 《圣惠》卷三十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2.6 用药禁忌 23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鹿角散 * 鹿角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lù jiǎo sǎn

2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鹿角散

2.1 处方

鹿角60克 甘草15克

2.2 制法

上药研末过筛。

2.3 功能主治

治妇人乳痈或疮,久不愈,出脓疼痛不可忍。

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用鸡子黄加温,调敷患处,日三次。

2.5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

3 《普济方》卷二二三:鹿角散

3.1 处方

鹿角(锉,为屑)。

3.2 功能主治

轻身益气,强骨髓,补绝伤。主

3.3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上用白蜜5升淹之,微火熬令小变,晒干,更捣筛服。

3.4 摘录

《普济方》卷二二三

4 《圣惠》卷九十三:鹿角散

4.1 处方

鹿角1两,定粉半两,密陀僧半两,黄丹半两,白矾半两。

4.2 制法

上药入瓶内,烧令通赤,放冷取出,为细散。

4.3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痢,久不愈。

4.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

4.5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

5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鹿角散

5.1 处方

鹿角(烧灰)5两。

5.2 制法

上为细散。炼猪脂调和。

5.3 功能主治

赤黑丹。

5.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涂患处,日3次。

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6 《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鹿角散

6.1 处方

上党人参4分,鹿角(去上皮,取白处作末,炒令黄,秤)2分。

6.2 制法

上为散。

6.3 功能主治

老人患积痢不断,兼不能饮食。

6.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平旦粥清饮调下,1日2次。

6.5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7 《圣惠》卷七十一:鹿角散

7.1 处方

鹿角2两,甘草半两。

7.2 制法

上为细散。

7.3 功能主治

妇人乳痈成疮,久不愈,脓汁出,疼痛欲死,不可忍。

7.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用鸡子白和,于铜器中暖令温,敷患处。57易即愈。

7.5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一

8 《直指》卷十:鹿角散

8.1 处方

鹿角屑1两,鹿茸(去皮,酥炙)1两,白茯苓3分,人参半两,白茯神半两,桑螵蛸(蒸,焙)半两,芎?半两,当归半两,故纸(炒)半两,龙骨(别研)半两,新韭子(酒浸1宿,焙)半两,柏子仁(去壳)1分,甘草(炙)1分。

8.2 制法

上为末。

8.3 功能主治

脏腑久虚,梦泄。

8.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半,加生姜5片,大枣3枚,粳米100粒,水煎,食前服。

8.5 摘录

《直指》卷十

9 《外科正宗》卷七:鹿角散

9.1 处方

鹿角尖3寸。

9.2 制法

用炭火煅稍红存性,碾末。

9.3 功能主治

乳痈新起,结肿疼痛,憎寒发热,但未成者。

9.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食后用热酒1茶钟调服;甚者再1服。

9.5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七

10 《圣惠》卷六十五:鹿角散

10.1 处方

鹿角1两(烧灰),腻粉半两,百合半两(生研),木槿花1两。

10.2 制法

上为细散。

10.3 功能主治

一切恶疮不愈者。

10.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入腻粉、百合,生油调涂,1日2次。

10.5 摘录

《圣惠》卷六十五

11 《圣惠》卷十四:鹿角散

11.1 处方

鹿角屑1两,芎?3分,当归1两(锉,微炒),白茯苓3分,麋角屑1两。

11.2 制法

上为粗散。

11.3 功能主治

伤寒后虚损,夜梦泄精不禁。

11.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薤白37茎,生姜半分,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11.5 摘录

《圣惠》卷十四

12 《魏氏家藏方》卷十:鹿角散

12.1 处方

乌贼膏半两,白龙骨(煅;并别研)半两,牡蛎粉半两,龟甲1两(米醋炙焦黄),鹿角2两(镑,入酥少许拌炒)。

12.2 制法

上为细末。

12.3 功能主治

血海虚损。经水不止,漏下白水。

1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食前煎乌梅、甘草、生姜汤调下,温酒米饮亦得。

12.5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十

13 《济阴纲目》卷十一

13.1 方名

鹿角散

13.2 组成

鹿角(烧灰,出火毒)。

13.3 主治

产后虚火载血,以致血晕。

13.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用好酒、童便调灌下。

13.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14 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妇人良方》卷十四

14.1 方名

鹿角散

14.2 组成

鹿角屑1两。

14.3 主治

妊娠热病,胎夭腹中。

14.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盏,入葱白5茎,豉半合,煎至6分,去滓温服。

15 《圣惠》卷九十四

15.1 方名

鹿角散

15.2 组成

鹿角屑10两,附子1两(去皮脐,生用)。

15.3 功效

令人少睡,补益气力。

15.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3次。

1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6 《圣济总录》卷一八○

16.1 方名

鹿角散

16.2 组成

鹿角末1两。

16.3 主治

小儿重舌,舌强不能收唾。

16.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敷舌上,日3次。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7 《千金》卷二十三

17.1 方名

鹿角散

17.2 组成

鹿角3分,甘草1分。

17.3 主治

妇人乳生疮,头汁出,疼痛欲死,不可忍。

17.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和以鸡子黄,于铜器中,置于温处,灸上敷之,1日2次。

17.5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

18 《医心方》卷二十八引《洞玄子方》

18.1 方名

鹿角散

18.2 组成

鹿角4分,柏子仁4分,菟丝子4分,蛇床子4分,车前子4分,远志4分,五味子4分,苁蓉4分。

18.3 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阳痿不起,精自引出,小便余沥,腰背疼冷。

18.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分匕,食后服,日3次。不知,更加方寸匕。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9 方出《肘后》卷五,名见《圣惠》卷六十四

19.1 方名

鹿角散

19.2 组成

鹿角5两,白敛1两,牡蛎4两,附子1两。

19.3 主治

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月扁)。

19.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和苦酒涂帛上,贴肿处,燥复易。

19.5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

20 《千金》卷二十五引《肘后方》

20.1 方名

鹿角散

20.2 组成

鹿角。

20.3 主治

从高堕下,若为重物所顿迮,得瘀血者。

20.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日3次。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1 《千金》卷六

21.1 方名

鹿角散

21.2 组成

鹿角长1握,牛乳3升,芎?3两,细辛3两,天门冬3两,白芷3两,白附子3两,白术3两,白敛3两,杏仁27枚,酥3两。

21.3 功效

令百岁老人面如少女光泽洁白。

21.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其鹿角先以水浸100日,出,与诸药纳牛乳中,缓火煎令汁尽,出角,以白练袋贮之,余药勿取,至夜取牛乳,石上磨鹿角,取涂面,旦以浆水洗之;无乳,小便研之亦得。

21.5 附注

本方改成膏剂,名“鹿角膏”(见《圣惠》)。

22 《圣惠》卷三十

22.1 方名

鹿角散

22.2 组成

鹿角屑2两,韭子1两(微炒),芎?3分,白茯苓1两,当归3分(锉,微炒),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22.3 主治

虚劳不足,梦与鬼交,四肢无力。

2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22.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2.6 用药禁忌

忌生冷、油腻、大肉、酸物。

23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

23.1 方名

鹿角散

23.2 组成

鹿角屑。

23.3 主治

诸脏虚邪,夜卧恍惚,精神不安。

23.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指撮,酒调服,日3次。

23.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古籍中的鹿角散 《医宗金鉴》:[卷四乳证门]妒乳乳悬证治 鹿角散 连翘散8.妒乳甘草鹿角散,鸡子黄调炙敷之,连翘散防升元芍,敛射消黄甘杏宜.瘀血上攻乳悬证,...

《妇科心法要诀》:[卷六乳证门]妒乳乳悬证治 鹿角散连翘散妒乳甘草鹿角散,鸡子黄调炙敷之;连翘散防升元芍,蔹射硝黄甘杏宜。瘀血上攻乳悬证,芎归汤...

《外科正宗》:[卷之三下部痈毒门]乳痈论第二十六 木通(各四分)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鹿角散鹿角散效独称雄消乳专于建大功每服三钱酒调下能教...

《明医指掌》:[卷九妇人科]胎前四 散,投朴硝半两,酒与水各半钟,煎服,胎化血水下。鹿角散下死胎。平胃散(方见前皱脚条内。)鹿角散治孕妇...

《邯郸遗稿》:[卷之四]产后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