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方剂功效

六物胡粉膏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11-15 22:00:51

六物胡粉膏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中药是很神奇的,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当它们中的几种融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六物胡粉膏这种中药方剂,为我们来揭晓答案。

【处方】干商陆30克 干枸杞白皮15克 干姜15克 滑石30克 甘草15克 胡粉30克

【制法】上研为末。

【功能主治】治腋下及手足心、阴下、股里恒如汗湿,其气甚臭者。

【用法用量】以苦酒涂腋下,微汗出,易衣复更着之,不过三次便愈。或一岁复发者,复涂之。不可多涂。

【摘录】《医心方》卷四引《小品方》

通过本文对于六物胡粉膏的一些介绍,我们知道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因为不一样的养生方剂是有针对性的。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元胡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2、元胡有什么作用?3、元胡的功效及作用4、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简介5、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元胡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1、中药元胡能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对于一些气滞血瘀而引起的胸胁胀痛或者胸痹心痛以及痛经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2、中药元胡还能够治疗冠心病,能够起到扩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提高心脏的供血而改善冠心病引起的胸闷气短,前胸后背疼痛等症状。
3、中药元胡还能够降血压,因为中药元胡有延胡索乙素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能够降低血压。
元胡有什么作用?很多人对于元胡不是特别的了解,其实元胡也叫做延胡索,是比较传统的中药材,在生活当中经常用于止痛的治疗,除了止痛的作用以外,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散瘀理气的作用,平时可以泡茶饮用,具有养生保健功效,另外也可以用来泡酒喝,在预防女性痛经方面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1、元胡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止痛和散瘀理气是中药元胡的主要功效,平时它用于人类的腰膝酸痛和经期腹痛以及关节肿痛还有腹部疼痛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止痛效果十分明显,除此以外中药元胡还能活血利气也能通小便。
2、元胡能泡茶
中药元胡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平时它可以直接泡茶喝,泡制时需要元胡十克花茶三克,把它们一起放在茶杯中,用开水冲泡一次,放入的药材可以反复冲泡多次,经常饮用原壶茶,可以起到理气止痛活血散郁等多种功效。
3、元胡能泡酒
泡酒也是元胡的常见食用方法之一,平时可以取元胡15克,当归15克制末药15克红花15克,最后再准备白酒一千克。
把准备好的中药材一起研成碎末装在纱布袋中放在干净的泡酒瓶中加入白酒浸泡,保存七天,以后去掉药袋,把白酒过滤得到药酒以后可以直接服用他对血瘀气滞引起的女性痛经还有跌打损伤引起的肿痛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4、元胡的禁忌
血热气虚和孕妇禁止服用无胡,另外产后血虚和经血量少的人也不宜服用元胡。
中成药品
一、松胆元胡搽剂
1、作用类别:本品为外科疖类非处方药药品。
2、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适用于疖肿轻症。
3、用法用量:外用。
用温水清洗,再将药涂于患处,涂药时要超过浮肿面,一日1~3次。
二、元胡止痛片
1、处方:延胡索(醋制)445g白芷223g辅料为淀粉,滑石粉、硬脂酸镁、明胶、蔗糖、食用色素(柠檬黄)、白醋。
2、性状:本品为色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
3、制法:上二味,取白芷166g,粉碎成细粉,剩余的白芷与延胡索粉碎成粗粉,用三倍量的60%乙醇浸泡24小时,加热回流3小时,收集提取液,再加二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二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4、功能与主治:理气,活血,止痛。
用于气滞血瘀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等。
????
元胡的功效及作用元胡的功效及作用
元胡的功效及作用,这是一种中药材,运用历史悠久,禁忌人群对这种食物会比较敏感,任何事物都不能包治百病,这种食材对于养生有很大的助力,清楚元胡的功效及作用,才能更好地生活。
元胡的功效及作用1
元胡又叫做延胡索,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药,性味比较苦温,归属于肝脾心经。
功效和作用主要是活血、行气、止痛、镇静,比较多用于各种疼痛,比如感冒以后的`嗓子痛、头疼,而且爱生气的两胁胀痛、胃痛、痛经,还有各种关节炎,比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等,这些疼痛都可以应用。
研究表明延胡索有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所以临床上还可以用于胃酸过多的病人,效果也是不错的。
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病情来酌情使用,个人还是不要擅自使用,因为中药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咨询专业医师或者药师之后再用,比较安全。
元胡的功效及作用2
元胡的功效:
元胡别名延胡索、玄胡,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效。
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
《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
元胡含有10多种生物碱,包括叔胺类如延胡索乙素和季胺类如脱氢延胡索碱。
其中,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强,并具有明显的催眠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元胡能显著减轻痛阈,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降血脂之效。
据其镇静、镇痛、改善冠脉血流之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大剂量元胡(30克)并辅以适当配伍,对冠心病、心绞痛有奇效。
元胡的作用:
中医认为元胡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气畅血行,通则不痛。
临床证实本品止痛作用较乳香、没药、五灵脂为强,为中药中的止痛良药,对胃脘作痛及经行腹痛尤为效捷,配伍应用效果更佳。
例如,配川楝子,用于气滞血瘀、脘腹疼痛;配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乌药等用治疝气痛;配当归、川芎、桂枝、赤芍用于四肢血滞疼痛;配当归、川芎、白芍、香附等,用于痛经。
元胡一般经醋制后捣碎入药,可提高有效成分在煎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增强疗效。
研究证实,元胡中可分离出15种生物碱,其中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作用,尤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镇静作用为显著。
它是一种消旋四氢棕榈碱,与黄连素为同一类型的分子结构。
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又能对抗的中枢兴奋作用。
延胡索乙素还具有抗5-HT的作用。
延胡素乙素还可使甲状腺重量增加。
去氢延胡素甲素,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防止心肌缺血。
皮下注射去氢延胡索甲素,对大鼠的实验性胃溃疡,特别是幽门结扎或阿斯匹林诱发的胃溃疡有一定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及胃酸均有抑制作用。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简介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简介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简介,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经常食物的食物,它对于人体有很多功效和作用,很多人对它的功效禁忌都还不甚清楚,身体寒凉的人要尽量少吃,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简介,养生必备。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简介1
一、元胡的功效与作用
1、元胡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
当我们不小心磕碰到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产生疼痛或者受伤后遗留下来的淤青,元胡可以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因此元胡能够广泛的运用于血瘀气滞引起的全身各部位的疼痛不合适等等症状。
例如女生的痛经、跌打损伤等病症。
2、元胡具有镇痛的作用
元胡总碱的镇痛效价位吗的百分之40,总碱中的甲素、乙素、丑素镇痛作用最明显。
3、元胡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元胡甲素及乙素有中枢安定的作用,可用于镇静、催眠等。
临床在使用圆弧阵痛的同时,常可使人出现嗜睡现象。
在面对一些工作劳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失眠症状,吃点元胡能起到一定的催眠作用,让人们得到良好的睡眠。
4、元胡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元胡醇提取物能够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元胡总碱能够抗心律失常,去氢元胡甲素能保护心肌细胞,抗心肌缺血。
在面对一些有心脏病的人,元胡起到了一定保护心脏的作用。
5、元胡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元胡含有的延胡索乙素能够扩张外周血管,帮助降低血压。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血压高的人都可以吃点元胡来降低血压,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6、元胡具有抗溃疡的作用
元胡乙素能够抑制胃液分泌,保护胃粘膜,元胡总碱及其醇提取物有抗溃疡的作用。
有口腔溃疡的人吃点元胡就能一定抑制口腔溃疡的扩散。
二、元胡使用的禁忌
首先,元胡有止血的作用,如果是血热气虚、妊娠、孕妇者是禁止服用元胡的,否则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另外产后血虚和经血量少的人也不宜服用元胡。
最后,不要乱服用药物,要根据医生建议服用。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简介2
别名:延胡索、延胡、玄胡。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心、脾、肝、肺
功效:活血散瘀,利气止痛。
主治: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
用法用量:煎剂:3~15克。
丸散:0.35~13.5克。
外用:适量。
元胡的作用:
中医认为元胡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气畅血行,通则不痛。
临床证实本品止痛作用较乳香、没药、五灵脂为强,为中药中的止痛良药,对胃脘作痛及经行腹痛尤为效捷,配伍应用效果更佳。
例如,配川楝子,用于气滞血瘀、脘腹疼痛;配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乌药等用治疝气痛;配当归、川芎、桂枝、赤芍用于四肢血滞疼痛;配当归、川芎、白芍、香附等,用于痛经。
元胡一般经醋制后捣碎入药,可提高有效成分在煎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增强疗效。
研究证实,元胡中可分离出15种生物碱,其中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作用,尤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镇静作用为显著。
它是一种消旋四氢棕榈碱,与黄连素为同一类型的分子结构。
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又能对抗苯丙和咖啡的中枢兴奋作用。
延胡索乙素还具有抗5-HT的作用。
延胡素乙素还可使甲状腺重量增加。
去氢延胡素甲素,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防止心肌缺血。
皮下注射去氢延胡索甲素,对大鼠的实验性胃溃疡,特别是幽门结扎或阿斯匹林诱发的胃溃疡有一定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及胃酸均有抑制作用。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这种食材的原料是富含营养的,对它其他功效和作用却不是很了解,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坚持食用的话其功效和作用会更加明显,以下是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1
1、活血止痛的作用
当我们不小心磕碰到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产生疼痛或者受伤后遗留下来的淤青,元胡可以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因此元胡能够广泛的运用于血瘀气滞引起的`全身各部位的疼痛不合适等等症状。
例如女生的痛经、跌打损伤等病症。
2、镇痛的作用
元胡总碱的镇痛效果很好,价位是吗啡的百分之40,总碱中的甲素、乙素、丑素镇痛作用最明显。
3、镇静催眠的作用
元胡甲素及乙素有中枢安定的作用,可用于镇静、催眠等。
临床在使用圆弧阵痛的同时,常可使人出现嗜睡现象。
在面对一些工作劳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失眠症状,吃点元胡能起到一定的催眠作用,让人们得到良好的睡眠。
4、保护心脏的作用
元胡醇提取物能够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元胡总碱能够抗心律失常,去氢元胡甲素能保护心肌细胞,抗心肌缺血。
在面对一些有心脏病的人,元胡起到了一定保护心脏的作用。
5、降血压的作用
元胡含有的延胡索乙素能够扩张外周血管,帮助降低血压。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血压高的人都可以吃点元胡来降低血压,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6、抗溃疡的作用
元胡乙素能够抑制胃液分泌,保护胃粘膜,元胡总碱及其醇提取物有抗溃疡的作用。
有口腔溃疡的人吃点元胡就能一定抑制口腔溃疡的扩散。
元胡使用的禁忌
首先,元胡有止血的作用,如果是血热气虚、妊娠、孕妇者是禁止服用元胡的,否则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另外产后血虚和经血量少的人也不宜服用元胡。
最后,不要忘了时常吃点元胡,让你的精神越来越好。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2
1、元胡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止痛和散瘀理气是中药元胡的主要功效,平时它用于人类的腰膝酸痛和经期腹痛以及关节肿痛还有腹部疼痛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止痛效果十分明显,除此以外中药元胡还能活血利气也能通小便。
2、元胡能泡茶
中药元胡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平时它可以直接泡茶喝,泡制时需要元胡十克花茶三克,把它们一起放在茶杯中,用开水冲泡一次,放入的药材可以反复冲泡多次,经常饮用原壶茶,可以起到理气止痛活血散郁等多种功效。
3、元胡能泡酒
泡酒也是元胡的常见食用方法之一,平时可以取元胡15克,当归15克制末药15克红花15克,最后再准备白酒一千克。
把准备好的中药材一起研成碎末,装在纱布袋中,放在干净的泡酒瓶中,加入白酒浸泡,保存七天,以后去掉药袋,把白酒过滤得到药酒以后可以直接服用,对血瘀气滞引起的女性痛经还有跌打损伤引起的肿痛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4、元胡的禁忌
血热气虚和孕妇禁止服用无胡,另外产后血虚和经血量少的人也不宜服用元胡。
关于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中药是有着不一样的效果,而且有一些中药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1 一、清风散热

前胡味辛且性微寒,我们人体的内火在食用前胡后可以起到降火散热作用,还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疏散风热和宣发肺气、通气化痰的作用。前胡与其他中药材配伍还能治疗外感风热、身热头痛等症状。前胡有利于缓解急慢性支气管炎,对于小孩子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小儿疳气也具有一定功效,是治疗咳嗽的常用药物。

二、降气化痰

前胡是一种天然中草药,味辛、性寒清热,有利于促进呼吸道的分泌,可以治疗因外感风热而引起的咳嗽痰多,在祛痰方面效果很好。对于治疗痰热壅肺、咯痰黄稠量多、肺失宣降引起的咳喘胸满等症状有着重要作用。

三、保护心脏

相关试验表明,前胡含有能够增加人的心冠脉流量的营养物质,同时不影响心率及收缩力。在其它医疗器械的搭配下,还能促进心率正常、改善心脏跳动异常的症状。前胡对血小板有凝集的一个作用,能减少肌酸涩和心肌线粒体钙含量,有效保护心脏缺血、抑制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凝集。心脏不好者只要把晒干的前胡切片,洗净后煎水直接饮用即可。

四、抑制平滑肌

前胡含有乙醇提取物,对于乙酰胆碱导致的回肠收缩起到一定的作用,能有效抑制平滑肌。在中医上前胡还具备安胎的一个功效。

前胡的食用禁忌

前胡具有治疗咳嗽、头痛、祛痰等功效与作用。生活中,在炖汤时适量放入一些前胡还能起到保健作用。前胡跟其他中药材一样会有食用禁忌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前胡的食用禁忌有:

1.阴虚咳嗽、寒饮咳喇患者应该谨慎食用前胡。

2、前胡恶皂荚,畏藜芦,切记与之配伍。

3、阴虚火动、胸胁逆满人群切记忌用前胡,孕妇也不宜服用,孕妇对药物很敏感,食用前胡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4.婴幼儿可以食用前胡,前胡可以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当小孩有发热咳嗽的症状时可以服用前胡,但用量要适中,最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食用。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2 前胡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别名 :信前胡。

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木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干燥根。多为野生。

产地

白花前胡、紫花前胡:主产于浙江、湖南、四川、安徽等地,江苏、湖北、江西亦产。

性状鉴别

白花前胡:主根性状不一,圆锥形、圆柱形或纺锤形。稍弯曲或有支根,细根多数已折断除去,长约3~9厘米,直径1~1.5厘米,根端有茎痕,外围有多少不等的残留叶鞘。木质部较小,肉质,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棕色圈。具香气,味先甜后苦辣。

紫花前胡:主根分歧或有侧根,主根长约3~15厘米,直径约0.8~1.7厘米。顶端有残留茎痕,表皮粗糙,褐色或黑褐色,有浅直的细纵皱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中心木质部较大,黄白色,气微芬香,带油腥气,味淡而后苦辣。

以根条肥状,黑皮、白肉、中心木质部黄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及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下气化痰,疏散风热。

(1)祛痰。动物实验证实有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的作用,祛痰效力与桔梗相当,但无显著镇咳作用。

(2)增加冠脉流量。离体心脏实验证明,白花前胡丙素能增加心冠脉流量,但不影响心率和心收缩力。

此外,还观察到有镇静作用。

炮制 :切片生用。

性味 :辛苦微寒。

归经 :入肺经。

功能 :散风清热,下气消痰。

主治 :外感咳嗽,痰热喘满。

临床应用

(1)治肺热咳嗽,表现痰稠气逆、胸闷烦热、舌苔黄腻(可见于急性气管炎等情况),用前胡祛痰,配桑白皮、贝母、杏仁等,方如前胡散。

(2)治风热感冒,有头痛、发热、鼻塞、涕流、咳嗽者,取其有疏散风热作用,常配牛蒡子、桔梗、薄荷等,方如感冒热咳方。

:与柴胡比较。两者都能驱风邪,解胸腹胀闷。但前胡长于祛痰而降气,故感冒而咳逆明显者适用;柴胡长于解表舒肝,感冒而有寒热往来者适用,一般外感风邪如表现有咳嗽、气逆、痰粘稠、寒热往来、可前胡、柴胡合用。

用量 :3~9g。

处方举例

前胡散(《证治准绳》):前胡6g,桑白皮6g,贝母9g,麦冬6g,杏仁6g,甘草3g,水煎服。

感冒热咳方:前胡9g,牛蒡子9g,桔梗6g,薄荷4.5g(后下),桑叶9g,荆芥9g,野菊花9g,北杏仁12g,甘草6g,水煎服。

(1)前胡采收季节性很强,春季采者肉虚而瘦,秋季采者硬肉少,故以深秋及冬季收者肥壮结实为佳。

(2)全国大部分地区习用的前胡,主要为上述两种。由于生长形状、大小的不同,商品规格分为长条前胡、前胡头和统前胡三种,前一种多供出口。

(3)前胡有品种复杂,除上述白花、紫花前胡外,有些地区尚以多种同科同属和不同属植物的根作前胡用,如前胡属、当归属、牛防风属、藳本属......。在商品上,仅四川就有信前胡、光前胡、全胡、毛前胡、云前胡、白前胡等六种,性状各有不同。京津地区习销品,多来自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与正文所述品种性状想符。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3 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下气,化痰,止咳,宣散风热,下气消痰。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1.降气祛痰(痰热咳喘)用治痰热壅肺,肺失宣降之咳喘胸满、咳痰黄稠量多,常配伍杏仁、桑白皮等同用,如前胡散;因性微寒,也可用治湿痰、寒痰证,常与白前配伍为用。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2.疏散风热(风热咳嗽)用治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咳嗽痰多等,常配伍桑叶、牛蒡子等同用;用治风寒咳嗽,配伍荆芥、紫苏等同用,如杏苏散。能宣能降是本品之特点。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

1 活血行气止痛 延胡索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可广泛的运用于血瘀气滞引起的全身各部位的疼痛不合适。如可用于治疗寒凝胃痛、肝郁胸肋疼痛、血瘀胸痹心痛、寒疝腹痛、风湿痹通、跌打损伤、痛经等病症。

2 镇痛 延胡索的镇痛效果明显,延胡索的各种剂型均有镇痛作用,其延胡索总碱的镇痛效价位吗啡的40%。总碱中的甲素、乙素、丑素镇痛作用最为明显。

3 镇静催眠 延胡索数及乙素有中枢安定的作用,可用于镇静、催眠等。临床在使用延胡索镇痛的同时,常可使人出现嗜睡现象。

4 保护心脏 延胡索醇提取物能够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延胡索总碱能够抗心率失常,去氢延胡索甲素能偶保护心肌细胞、抗心肌缺血。

此外,延胡索乙素还能够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_胡黄连的药用价值

导读: 中药胡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胡的药用价值、胡等,要更多胡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简介 胡与 胡的药用价值 胡的药用附方 胡黄连和黄连的区别 胡 胡黄连简介

胡黄连,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胡黄连的干燥根茎。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胡与

胡黄连的

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

1、《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2、《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3、《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

4、《丹溪心法》:去果子积。

胡黄连的作用

1、保肝利胆作用

胡黄连苦甘I等体外对补体介导的原代培养小鼠肝细胞毒性有抑制作用。胡黄连苦甘Ⅱ及其有关甘类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大鼠有利胆作用。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胡黄连根和根茎水提物对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对游走抑制因子的产生则有兴奋作用。

3、抗溃疡

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4、抑制胃酸分泌

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5、保护胃粘膜

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6、抗炎镇痛

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7、抑菌

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8、其他作用

胡黄连中的糖甘部分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豚鼠过敏性气管痉挛严重程度。胡黄连水浸液体外对英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胡黄连的药用价值

【药名】胡黄连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和胡黄连的根茎。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胃经;大肠。

除去杂质,洗净,润造,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薄片,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白色点状锥管束,周边深棕褐色。质脆。

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浸汁点眼。

者慎服。

胡黄连的药用附方

1、治肥疳热:川黄连五钱,胡黄连五饯,朱砂一钱(另研)。上二物为细末,入朱砂末,都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铫子上用线钓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一分,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食后。(《小儿药证直诀》胡黄连丸)

2、治吐血、衄血:生地黄、胡黄连各等分。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煎茅花汤送下。(《普济方》胡黄连散)

3、治小儿疳热,肚胀,潮热,发焦:胡黄连五钱,灵脂一两。为末,雄猪胆汁和丸绿豆大。米饮服,每服一、二十丸。(《全幼心鉴》)

4、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皮,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捣罗为末,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漫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临卧再服。(《本草图经》)

5、治痢血: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为末。腊茶清调下,食前、空腹温服。(《苏沈良方》三物散)

6、治,潮热往来:胡黄连,柴胡等分。罗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银器中用酒少许化开,更入水五分,重汤煮三二十沸,放温,食后和滓服。(孙用和)

7、治热痢腹痛:胡黄连末,饭丸梧子大。每米汤下三十丸。(《鲜于枢钩玄》)

8、治婴儿赤目:茶调胡黄连末,涂手足心。(《济急仙方》)

9、治痔疮疼肿,不可忍者:胡黄连末,鹅胆汁调涂之。(《孙天仁集效方》)

10、治杨梅疮毒:胡黄连、猪胰同煮服。(《本草求原》)

胡黄连和黄连的区别

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然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

胡黄连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无毒。临床观察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一般没有不适反应。很苦,剂量稍大,部分人会有恶心、腹痛、滑肠便稀等反应。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脾虚慢性腹泻者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

1、用量过大。过量服用黄连可出现恶心、呕吐、气短、发痉。常规剂量则较安全。临床上有因腹泻静滴黄连素诱发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黄连素针剂。

2、过敏反应。口服黄连粉或黄连素、注射黄连素均有发生过敏反应。多在用药后几分钟内发生,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全身皮疹、发热,甚至喉头水肿、神志模糊、血压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

3、药不对证。黄连属大苦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

以上就是一些胡黄连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黄连】、【胡黄连】、【胡黄连图片】、【】、【】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