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方剂功效

薏苡附子败酱散组成,功效,临床运用医案

时间: 2023-11-16 15:08:04

【原文】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第十八)

【组成】

薏苡仁10分 附子2分 败酱草5分。

【煎服方法】

共研为末,取30克水煎10分钟,顿服。或一分作3克计算,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取汁200毫升,顿服,一日二剂。

【功效主治】

肠痈,脓已成,腹皮急,按之濡,身无热者。

【加减】

1.夜间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2.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

3.脉弱气虚者,加黄芪。

【禁忌】

1. 发热者,忌之。

2.腹部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忌之。

【类方】

大黄牡丹汤:同可治肠痈。不同者,大黄牡丹汤用于属实、属热、脓未成之肠痈,症见发热,汗出,恶寒,腹痛拒按,脉象有力者。

【临床运用】

1. 治肠痈,皮肉状如蛇皮,及如错,小腹坚,心腹急。(《太平圣惠方》)

2. 皮肤异常粗糙,如鱼鱗状。(《经方发挥》)

3. 手掌肿痒流黄水(鹅掌风剧证)。(《经方传真》)

4. 用于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已形成脓疡者,化脓性附件炎、痔痿等,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炎、骨盆腹膜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肺脓疡、汗泡、疣、湿疹、手掌角化症、白带、子宫内膜炎、局限性硬皮症、蛇皮症。(《临床运用汉方处方解说》)

【浅议】

此肠痈之治方,以腹腔脓肿,按之濡,肌肤甲错,身无热,或畏寒肢冷为使用目标。

肠痈,今之阑尾炎也。以发热、转移性腹痛,右少腹硬满而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为诊断要点。本方所治之肠痈,为脓已成,或形成脓肿者。证见肠痈日久,疼痛不甚,肌肤甲错,腹皮急,包块濡软不硬,身无热,或背恶寒,倦怠神疲,四末不温,不思冷,或食冷不适,舌质淡,脉象弱等热毒瘀结加阳气不足之症者。

肌肤甲错,即皮肤粗糙、枯涩不润,甚者如鱼鱗、蛇皮是也。《金匮要略》见甲错者有三,一为大黄蟅虫丸证,一为薏苡附子败酱散证,一为水气病篇桂枝加黄芪汤证,为瘀血、水湿内滞,皮肤失养而成。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根诸内,瘀化湿消,肌肤自会渐渐而复。

【薏苡附子败酱散医案】

腹腔脓肿

张某,男,28岁,高城村人。腹痛三月之久,中西药迭进,迁延不愈,某医院B超诊断:腹腔脓肿,约13cmx12cm,并断言非手术不愈。彼闻剖腹开膛,心惊肉跳,只商于余,以其父与余有旧也。张面白体瘦,右少腹隆起,脓肿若拳,濡软微痛,腹肌不紧张,腹皮甲错,身无寒热,口苦,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缓。检阅用过之方,有清热解毒之仙方活命饮,有活血攻下之大黄牡丹汤加味。询知自攻下后,胃纳不馨,大便稀溏。此瘀毒内结,阳气虚弱证也。仙方活命饮、大黄牡丹汤清热解毒,化瘀通腑,痈肿红赤发热,舌红苔黄,脉象滑数者宜。阳气不足者则非所宜也,且有损阳败胃之弊。本案所示为薏苡附子败酱散证,许其试治一周,若不效,手术未迟。

薏苡仁30g 附子10g 败酱草30g 七剂

二诊:用药七天,脓肿已摸不到,B超提示约4cmm之大,继服一周,霍然病已。

——本段摘自《经方躬行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