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方剂功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歌,立方意义,症状表现

时间: 2023-11-16 17:56:4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歌,立方意义,症状表现

瘀热在里,身热少汗,皮肤见黄色,麻黄汤去桂枝,加连翘、生姜、大枣、赤小豆、生梓白皮。——《伤寒论》

【组成】麻黄、连翘、生姜、杏仁各2.5克,赤小豆24克,甘草、大枣各1.2克,生梓白皮(以桑白皮代之)6克。以水二合煎成一合,去渣。一日三次,温服。

【方歌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助,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

【方歌二】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症状表现】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补充:此证有喘咳,肿满,发热,脉浮,无汗,小便不利之证。

【立方意义】本方证由有瘀热郁积,排泄机能与消化机能均被波及,以致存于组织中之胆汗,无所排泄。兹用麻黄发汗,兼利小便;连翘除结热,利小便而兼能发汗;赤小豆通气,健脾,能利二便;杏仁疏气滞,平喘咳,去浮肿,亦有通大肠气秘之能;生姜驱风逐水健胃;梓白皮(桑白皮,下气,行水,兼利二便)解热毒,利小便,有持久作用,而无中毒之弊;甘草、大枣调中缓急,为辅助散驱邪之用。共成发汗,利尿,通便,除湿,退黄之功。

按:唐宗海说:麻黄,杏仁发皮毛,以散水于外;梓白皮(桑白皮代)以利水于内;连翘散血分之热;赤小豆疏血分之结;甘草、大枣宣胃气,协诸药达于肌肉,其解说亦佳。

【诸家经验谈】《汉方新解》:皮肤病性肾炎,其发热喘咳者,兼用伯州散或再造散,有奇效。

《中国内科医鉴》:诸疮毒内攻变肿者,用此汤及连翘汤(连翘、黄芩、麻黄、升麻、川芎、甘草、大黄、枳实)。

叶橘泉:诊一乡人,年约四十许,高热,头痛,鼻衄大流,三日后,发黄疸,咳嗽,气逆,遍身疼痛,小便色黄,大便不下,脉浮数,舌苔黄腻。其病状,完全与回归热相同,姑以对证疗法,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茵陈、山桅、黄柏等,连服二三剂,热竟退,小便较畅,黄色亦渐减,五六日告愈。

【诸家绪论】《中国内科医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本有八味,治瘀热在里,发黄之方,喻氏将此改为瘀热在表之方,亦唯三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殊为合理。

《名医方论》:本方连翘,即连翘根,无梓皮以茵陈代之。

【凭证使用】卡他性黄疸,皮肤病性肾脏炎,咳嗽,身痛,少汗,小便不利,大便不爽等。

本段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麻黄6g苦杏仁6g薏仁30g甘草6g连翘10g赤小豆15g栀子6g桑白皮10g 这个方子有什么用?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湿热胶着,壅积于胃,故云瘀热在里,必发黄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能治表,利小便,解郁热,中医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来治疗以下病症,疗效显著:

1、以发热、水肿为表现的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毒症、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淋病、膀胱炎等。

2、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见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术后黄疸、胰头癌、妊娠期黄疸等。

3、以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为特征的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急性湿疹、红皮病、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水痘、玫瑰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治小儿湿疹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很多朋友都越来越重视养生了,尤其是注重饮食方面的养生了,而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湿疹,这是很多人都发愁的了,很多人听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以治疗小儿湿疹,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吧。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湿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来治疗小儿湿疹,紧扣其内郁湿热、外有表邪之病机,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小儿过敏性湿疹是宝宝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症状表现多为多形性皮疹,倾向渗出,对称分布,自觉剧烈搔痒,病情易反复,可多年不愈。这种湿疹的病因也比较复杂,大多是某些外界或体内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

  通过我们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发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确是可以起到帮助治疗小儿湿疹的作用的了,那么具体都应该怎么制作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做法是怎么样的吧。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本常用语湿热发黄的早期,能有效发汗、利小便,现在不少的医学也用此方来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比如湿疹,效果显著。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6g,连翘15g,赤小豆15g,蒺藜15g,紫草15g,蝉蜕9g,白鲜皮15g,当归15g,地肤子15g,苦参10g,大青叶15g,桂枝10g,茯苓15g,蒲公英15g,天葵子15g,地丁15g,赤芍15g,甘草6g,党参15g。2日1剂,水煎100mL分次频服,服药4剂,小儿湿疹的症状就可以明显改善,湿疹颜色变浅,开始消退,原方继服3剂,湿疹就能逐渐小腿痊愈。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有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一些情况了,这种汤的确是可以起到治疗小儿湿疹作用的了,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了湿疹的问题之后,那么完全可以给孩子食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哦,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下面主要介绍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病因】

  1.中医病因本病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本病病位在肺、脾,肾,肺气郁遏,不能通调水道;脾气困阻,不能传输水湿;肾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三焦决渎功能不全,膀胱气化失司,是其基本病机。水肿病机概括为?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

  2.西医病因 一般认为,本病是通过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而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溶血性链球菌A族,细胞壁上的M蛋白作为抗原与所产生的抗体在血流中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着在肾小球基膜上,进而产生一系列免疫复合物型损伤。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发病机制】

  1.中医发病机制 风寒或风热外袭,客于肺卫,肺气郁遏,肺失宣降,上不能宣发水津,下难以通调水道,输于膀胱,以致风遏水阻,水湿溢于肌肤发为水肿;疮疡热毒内侵,初伤脾胃,继伤及肾,肾不主水,三焦决渎失司,水泛为肿,热毒伤及血络可致血尿;湿热下注,损伤下焦血络导致血尿。

  2.西医发病机制 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细菌感染多数通过抗原一抗体免疫反应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则以直接侵袭肾组织而致肾炎,在尿中常能分离到致病原。

  溶血性链球菌A的致肾炎菌株侵袭到机体后,链球菌抗原或变性的IgG与抗体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CIC)。沉着在肾小球基底膜,并激活补体,使肾小球基底膜及其邻近组织产生一系列免疫损伤。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脓皮病。

  1.浮肿 为早期最常见的症状。自颜面、眼睑开始,1~2日渐及全身。

  2.血尿和少尿 几乎所有病例都有镜下血尿。

  3.高血压病程早期约70%~80%患儿有高血压。

  4.急性期的主要并发症 急性心力衰竭,约占10%;15%患儿产生严重的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约为0.7%,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

  诊断依据为急性起病,1~3周前有链球菌感染史(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典型表现为浮肿、高血压和血尿。尿常规有红细胞、细胞管型、不同程度蛋白尿,急性期总补体及C3暂时性下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在急性期有AS0滴度增高。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急进性肾炎、病毒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1.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慢性肾炎一般病程较长,有贫血、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持续存在。

  2.急进性肾炎 发病与一般肾炎相似,发病3个月内病情急剧恶化,血尿加重,血压升高。

  3.病毒感染后肾炎 其特点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极期突然发生肉眼血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处理】

  主要为对症治疗及防止并发症。

  1.休息及饮食 急性期卧床休息2~3周,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下降后方可下床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盐限水。

  2.抗生素 有链球菌感染灶者,应用青霉素10~14天。

  3.利尿剂 水肿、尿少、高血压时,可口服双氢克尿噻,无效时用呋塞米。

  4.降压药 血压迅速升高至18.5/12kPa(140/90mmHg)且有明显自觉症状时,可用利血平,首剂按每次0.07mg/kg肌肉或静脉注射(总量不超过2.0mg)。必要时12小时可重复1次,亦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如心痛定(又称硝苯吡啶)口服或舌下含服,剂量开始自每日0.25~0.5mg/k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作用也快,剂量自每日0.3mg/kg,口服15分钟即见效。

  【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病例的西医处理原则】

  1.严重循环充血 严格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量,使用强利尿剂(如速尿或利尿酸静脉注射)。必要时加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经上述治疗仍未能控制者可行腹膜透析、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以及时迅速缓解循环的过度负荷。

  2.高斑压脑病的治疗 选用降压效力强而迅速的药物。首选硝普钠,对伴肺水肿尤宜,静滴后十余秒即见效,维持时间短,停用后5分钟作用消失,须维持静滴,小儿可给5-20mg溶于l00mL葡萄糖液中以每分钟1?g/kg速度开始静滴,视血压调整,输液瓶应黑纸包裹避光。对持续抽搐者可应用地西泮每次0.1-0.3 mg/kg,总量不超过10 mg,静脉注射,利尿剂有协助降压的效果,宜采用速效有力的利尿剂和脱水剂。

  3.急性肾功能衰竭 是急性肾炎目前主要死亡原因,治疗原则是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格控制24小时入液量,供给足够热量,防止合并症,等待和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1.风水相搏

  症状 眼睑先肿,继而四肢,并有发热,恶风,咳嗽,苔薄白,脉浮。

  治法 疏风利水。

  方药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2.湿热内蕴

  症状 发热或不发热,头痛身重,颜面及全身浮肿,小便短赤,多有血尿,身发疮毒,倦怠无力,脘闷腹胀,口苦口黏,大便溏而不爽,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 三仁汤加减。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气上凌心肺证、水毒内闭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1.水气上凌心肺

  症状 肢体浮肿,尿量减少,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口唇青紫,脉细无力。

  治法 泻肺逐水,宁心安神。

  方药 己椒苈黄丸。

  2.水毒内闭

  症状 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或昏迷,苔腻,脉弦或数。

  治法 辛开苦降,辟秽解毒。

  方药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