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方剂功效

大黄甘草汤功效主治

时间: 2023-11-16 18:56:34

大黄甘草汤功效主治

【方剂组成】大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本方即调胃承气汤去芒硝。大黄缓下,甘草缓急,二药合用,故治大便难而急迫,胃肠热而燥结不明显者。

【仲景原文解析】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7条: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解析:大便不利,胃气不下降,胃热上壅,故食已即吐,宜大黄甘草汤主之。

【临证思考】急慢性胃肠病,出现呕吐、大便不畅者,可适证应用本方。

【辨证要点】阳明病,大便难而急迫者。

中药甘草之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疼痛、痈肿疮毒、食物中毒等。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甘草的药理作用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它不但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隆血脂、抗癌作用等等。
补脾益气:用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  
润肺止咳:用治咳嗽气喘,适当配伍后,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缓急止痛:适于腹中孪急作痛及四肢构孪疼痛,每与白芍同用。
缓和药性:可用于缓解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并用以协调药物间的联合作用

黄芪甘草泡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当甘草与黄芪一起用来泡水喝的时候,不但能够充分发挥两者本来的功效,还因为甘草调和了黄芪的药性,使得整个甘草黄芪水的属性更加平和,功效也得到了增强。经常饮用可以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是大有好处的,特别是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中老年人群,可以坚持饮用甘草黄芪水,效果显著。

对中药材黄芪、甘草的人群不建议饮用,会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出现红肿、腹泻、肚子痛、水肿等过敏症状,严重还会诱发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等。

甘草黄芪水性质寒凉,食用具有一定刺激,并且会降低肠胃的消化作用,正在腹泻或者是有胆囊疾病的人群不建议食用,以免加重不适,不利于身体健康。

喝甘草黄芪水须知

不能随意增加用量:正常用量下服用甘草是很不错的,但是会有部分人觉得服用之后效果不大,因此加大的用量,这样身体很容易就出现了冒冷汗、流鼻涕、拉肚子、打哈欠、精神不佳、烦躁不安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这种情况说明身体对甘草有一种依赖性,那么这个时候建议是立刻停止饮用甘草水的。

小孩饮用甘草水不能超量:甘草种内含的阿片能够影响中枢神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是小孩过量的饮用,那么会出现呼吸系统停止的现象,身体很容易就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因此小孩子的甘草用量应该减少到大人的四分之一。如果是用在小儿咳嗽上,那么最好是先咨询下医生的专业意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芪甘草汤、人民网-黄芪不只补气,还修心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中草药,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有很多,那么今天我就来带大家好好的认识认识甘草的功效和作用,以及各式甘草茶的功效。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马鞭草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生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作用。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各式甘草茶的功效   1,黄芪甘草茶:

  黄芪、甘草各5g泡水,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2,荷叶甘草茶:

  有鲜荷叶100g、甘草5g、水1000ml配制而成。把切碎的荷叶和甘草放入开水中煮10分钟作用,滤去渣,加白糖饮用或将荷叶和甘草直接泡水饮用。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止渴的功效。

  3,灵芝甘草茶

  灵芝6g、甘草5g、将其置于保温瓶中,冲入沸水大半瓶,盖上闷20分钟后,即可饮用。有补益肝气、保肝强肾的功效。

  4,红枣甘草茶

  甘草15g、小麦50g、红枣15g、开水1000ml,将所有药材加入开水中煮沸,小火煮15分钟左右,去渣后即可饮用。

  该茶对焦虑不安、不易入睡、浅眠易醒的人有宣郁解忧、益气健脾的作用。

  5,莲子心甘茶

  干莲子心、生甘草各3g泡水即可服用。具有调理情绪紧张、焦虑不安、饮食无味、失眠等症状。

  6,银花甘草茶

  取甘草60g、银花30g,将其捣碎放热水瓶中,冲入适量沸水,加盖闷15分钟后,即可饮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

湿热郁结症有哪些中药处方?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决明子、黄芩、菊花、柴胡、泽泻、白芥子、车前子。

[用法]口苦胁痛甚者,可加茵陈、虎杖;纳呆腹胀者加生山楂、莱菔子;胸胁刺痛者加丹参、赤芍。

(1)清脂汤

[主治]湿热郁结型高脂血。

[处方]生决明子10~15克,荷叶10~12克,泽泻10~12克,茯苓10~15克,菊花10~12克,忍冬藤10~15克,薏苡仁10~15克,玉米须10克。

[用法]水煎服。

(2)甘露消毒丹加减

[主治]湿热郁结型高脂血。

[处方]藿香10克,薄荷6克,白蔻仁5克,大菖蒲10克,黄芩10克,木通4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茵陈10克,车前子15克,滑石20克。

[用法]水煎服。

(3)利湿清热法

[主治]湿热郁结型高脂血。

[处方]苍术10克,黄柏10克,泽泻10克,牛膝15克,薏苡仁30克。

[用法]水煎服。

(4)降脂汤(1)

[主治]补气化湿,消积通脉。适用于原发性高脂血症。

[处方]黄芪20克,泽泻15克,党参15克,川芎15克,白术15克,山楂15克,麦芽15克,陈皮15克,丹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5)降脂汤(2)

[主治]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适用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

[处方]丹参、何首乌、黄精、山楂各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饭后服。

(6)降脂汤(3)

[主治]高脂血症属肝肾阴虚者。

[处方]丹参15克,首乌15克,黄精15克,泽泻15克,山楂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饭后服。

(7)降脂汤(4)

[主治]高脂血症属肝肾阴虚者。

[处方]生何首乌15克,杭菊花9克,熟地黄15克,麦门冬15克,夜交藤15克,鸡冠花15克,北沙参15克,黑玄参15克,合欢皮15克,杭白芍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

(8)加味大黄甘草汤

[主治]祛湿化痰,活血通脉。适用于高脂血症。

[处方]大黄10克,红花10克,甘草6克,泽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疗程。

(9)降脂散

[主治]化浊降脂。适用于高脂血症。

[处方]荷叶6克,香橼皮6克,生山楂6克,党参3克,决明子6克,三七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80~120目筛,每次服3克,每日3次。

(10)祛脂汤

[主治]降血脂。适用于高脂血及高胆固醇。

[处方]茵陈15克,仙灵脾10克,女贞子10克,泽泻15克,草决明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11)降脂茶

[主治]降脂减肥。适用于高脂血症、肥胖症。

[处方]草决明30克,山楂30克,泽泻30克,绿茶3克。

[用法]上药研粗末,纱布包,沸水泡饮,每日1换。

(12)清热利湿方

[主治]湿热郁结型高脂血。

[处方]金银花15克,荷叶9克,连翘12克,泽泻10克,茯苓20克,草决明12克,虎杖12克。

[用法]水煎服。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