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方剂功效

吴茱萸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11-16 21:34:12

吴茱萸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吴茱萸汤组成】2 【吴茱萸汤方歌】3 【吴茱萸汤方解】4 【吴茱萸汤主治】5 【吴茱萸汤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吴茱萸汤的论述7.1 主治7.2 病机与证候分析7.3 吴茱萸汤病机与证候分析7.4 治法7.5 方义分析7.6 临床使用7.6.1 辨证要点7.6.2 随证加减7.6.3 使用注意

【吴茱萸汤组成】吴茱萸3g 生晒参(另)6g 大枣(掰)4枚 生姜 18g

【吴茱萸汤方歌】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吴茱萸汤方解】本证多由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治疗以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为主。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见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见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故见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均为虚寒之象。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既能温胃暖肝祛寒,又能和胃降逆止呕,为君药。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为臣药;人参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益脾气,为使药。

配伍特点

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效。

运用

本方用于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临床应用以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吐清涎冷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呕吐较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功;头痛较甚者,加川芎以加强止痛之功;肝胃虚寒重证,加干姜、小茴香温里祛寒。

【吴茱萸汤主治】(1)胃中虚寒,食谷欲吐,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千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细迟或弦细不数。

(3)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吴茱萸汤医案】刘翁,年古稀,体胖。每届天气变化,遂发头痛,而以巅顶为烈。追问病史,罹患高血压10余年。近因烦劳,头痛增剧,时时吐涎,口淡不渴。刻诊血压160/90mmHg,舌润质淡,脉弦细而滑。自述每服凉药则胃中不适,而服温药则安然。细思脉证,与《伤寒论》吴茱萸汤证较为合拍。遂拟党参30g,吴茱萸6g,大枣5枚(切),生姜10g。药进3剂,头痛吐涎渐减。上方加藁本10g服5剂后,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改用吴茱萸3g(轻捣),生姜5片,大枣5枚(切),砂仁皮3g,沸水冲浸,当茶饮之。一月后追访,头痛未再发作。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医案分析】密切受“天气变化”影响而发病者,多属风、寒、湿三邪,尤其寒、湿之邪。“巅顶为烈”,厥阴头痛是也。“近因烦劳,头痛增剧”,病情可能兼有虚的因素。痛的同时,“时时吐涎”,有痰饮?口不渴,苔不腻,只是怀疑(所谓“怪病多痰”,就是因为痰有时致病后留下的证据很少。原因难找之病,故曰“怪”)。也可能是脾虚不能摄涎,毕竟前面就怀疑他有虚。“脉弦细而滑”,脉象对于普通医生而言,多数时候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仅凭脉“滑”一点就说有痰饮,有痰饮时苔腻或滑比它更直观、常见一些。细脉既见于虚证,又可见于实邪阻滞,难以判别,弦脉似于紧脉,除非十分明显,否则也只能作为参考。“每服凉药则胃中不适,而服温药则安然”,此病证必为寒性,与前面的受天气变化影响相印证。

联合起来看,寒、巅顶痛、吐涎沫,正与仲景的吴茱萸汤证其中一种十分切合。《伤寒论》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而此方是百分百的温热方,后世也确实经常拿来治厥阴头痛获效,盖吴茱萸本厥阴经之药。作者忆此条文,用原方3剂见效。加一止巅顶痛治标的藁本,又5剂而愈。

至于为何寒滞厥阴经之头痛在巅顶,而又为何经常导致胃之干呕或脾气失摄之吐涎沫?目前多从循经来解释,可能稍有牵强。寒为阴邪,而肝经起始于足,足在下属阴,为什么寒凝肝经不以足痛为主呢?但此方疗此类症状群有效,确是大家不争的事实,似乎是辨症状群施治的经验医学特点吧。古代中医有“证”字无“症”字,但以前“证”的本义却就是“症”。中医现代含义上的“证”才提出几十年,其实与古代的病因病机含义差不多,只不过变得更洗练了,叫做“多病机的综合概括”。仲景的很多方子都是针对稳定伴随的症状群施治的。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经方,后人在经方与症群间再搭两座桥,那就是病机以及能消除病机的中药功效。讲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先把明确的经验先继承下来再说,先“知其然”,能用起来。再尽量“知其所以然”,实在不行也不妨碍我们解除民众痛苦。很多人不知电脑运作原理,但并不妨碍我们使用它。

仲景条文,凡述症状者,绝非仲景想象所得,皆是真实记载,切莫从怀疑其症状上下功夫。其相应所配之方,皆于此一类症状集合之有效者也。凡仲景言“XX方主之”,多是认为此方于此证(症)最为切合。凡言“宜XX方”,即应体会此方所体现的治疗思路,此一类的方皆宜也。教材所收之方,三有其一来自仲景,故学方剂,《伤寒论》不可不熟读。

——本段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吴茱萸汤的论述吴茱萸汤 《伤寒论》二类方

主治

病机与证候分析

肝胃虚寒

浊阴上逆阴虚失温畏寒肢冷,甚则四逆胃气上逆食谷欲呕寒凝气滞胃脘痛,喜温喜按阳虚失化

水湿停聚浊阴随胃气上逆─干呕吐涎沫

阻于胸膈─胸膈满闷

浊阴循肝经上犯─颠顶头痛脾不升清下利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伤寒论》当中主治涉及到三经,它是三经寒邪,也就是说,用它,阳明呕吐,寒在阳明的呕吐,在厥阴的头痛,少阴的吐、利,分别有三条。所以开始有些人怎么都用这个方,一方治三经,这是要理解的一个重点。

另外,方中的吴茱萸,使用的作用,和人参的关系,有些人认为这个方虚寒为主,有虚,应该是人参为主,也有这个看法。归纳一下,吴茱萸汤在三经中间的一个作用,都是针对的阴寒之气上逆,从病机分析的重点,围绕着阴寒之气的上逆。

吴茱萸汤用药,特别u要注意生姜的用量,生姜的用量在仲景用法里,可以说是很突出的用到六两,哪怕是和胃降逆为主的,旋覆代赭汤生姜用量够大了,五两,在方中最大。而这个方里用到六两,说明用它的降逆作用,是用得很突出了。因为生姜凡是用来降逆,用量都比较大。有这个特点,降逆量是比较大的。这是吴茱萸汤学习当中,一个病机的分析,一个用药特点。这始重点掌握的。

对于病机分析,因为涉及到三条,我们下次再谈。

吴茱萸汤病机与证候分析

肝胃虚寒

浊阴上逆阴虚失温畏寒肢冷,甚则四逆胃气上逆食谷欲呕寒凝气滞胃脘痛,喜温喜按阳虚失化

水湿停聚浊阴随胃气上逆─干呕吐涎沫

阻于胸膈─胸膈满闷

浊阴循肝经上犯─颠顶头痛脾不升清下利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上次谈到温中祛寒里的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出在《伤寒论》,它有三条,(1)阳明病,食谷欲呕。阳明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呕吐,往往伴随吞酸。(2)中焦虚寒的胃脘痛,喜温喜按,这个是中焦虚寒的共同特点。(3)阳虚失温的胃寒肢冷,也是一个共同特点。吴茱萸汤中焦虚寒的一些基本特点。但它偏重于浊阴之气上逆。所以作为阳明病的,涉及到胃气虚寒。食谷欲呕再加上吞酸特点,有肝胃不和,肝胃之气虚寒。

厥阴篇的厥阴头痛,伴随浊阴上逆,吐涎沫,干呕,吐涎沫,循肝经到颠顶,浊阴之气,可以头痛干呕,吐涎沫。从病机本质来看,是肝经的浊阴之气,循经上逆造成的。所以这个方也常用于头痛。

比较不好理解的是,少阴病,手足逆冷烦燥欲死,吴茱萸汤主之。手足逆冷它当然还不是厥逆。因为阳气不能布散,阳虚失温,脾胃中焦主四肢,畏寒肢冷是好理解的。烦燥欲死从来在多数的解释,是认为头痛,浊阴之气上逆,呕吐就产生这种症状出现,伴见心烦。也有些解释阴寒内盛以后出现阴。所以这个证候分析并不统一。但是这三经的病理,浊阴之气上逆,肝胃之气的上逆,是共同的。治法需要降浊阴之气上逆。这是从各个病机共性当中归纳的。

我自己有个看法,我认为由于它有手足逆冷,放在少阴偏里还是作为一种鉴别诊断。和少阴病的四逆汤的一种鉴别诊断,因为作为少阴病心肾阳虚为主的。这个方从它的主治到功效,针对心肾阳虚这点并不突出,这个供参考。

从少阴、厥阴、阳明这三条,它浊阴上腻的共同点还是说得通的。所以归纳气来,吴茱萸汤的病机特点是肝胃虚寒,浊阴之气上逆。胃是引起一种胃气上逆,肝胃不和,虚寒型的胃气上逆,肝胃不和。肝是浊阴之气,循肝经上逆,表现在头痛,干呕,吐涎沫。

治法

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由于室内寒,温暖肝胃时兼补法,温补结合。同时突出用药反应在降逆止呕上。

方义分析

君吴茱萸温胃暖肝

行气止痛

降逆止呕臣人参益气健脾佐生姜温胃祛寒

降逆止呕

宣散水气大枣益气健脾吴茱萸是辛热的,能归肝经,肾经,脾胃经。所以它有温肝作用。既能温肝,又能疏肝。既有温胃作用,又能降逆。所以它对肝胃虚寒的寒,能温肝胃祛寒。主要祛里寒。

胃气上逆,肝经浊阴之气上逆,它又擅长于降逆,通过降逆达到止呕作用。通过降逆使肝经浊阴之气不上逆下行。解除吐涎沫、头痛。

人参体现了益气健脾,配合吴茱萸是温补结合,治疗肝胃虚寒。生姜大枣结合起来,有调和脾胃,调和气血的作用。

生姜在这方里,用量最大,用到六两,是集中体现了吴茱萸汤有较大的降逆作用,特别降逆止呕,吴萸生姜相配,降逆止呕力量很强。这也是一种基本的组合。因此吴茱萸汤里,吴茱萸生姜的组合,再联系到后来,后面的当归四逆汤,常用的一个加减方。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它偏偏加这两味,也突出在于从温经散寒,肝胃浊阴之气上逆,降逆止呕成为一个突出功效。吴萸生姜搬到那个方里,那个方马上又温经寒为主的,像治里证的,肝胃不和,浊阴之气上逆,作为它治疗主要方面的。这也可以体会到,这两个药一个结合产生的协同作用。

吴茱萸汤虽然药味不多,但温肝暖胃作用很好。特别在降逆止呕方面。临床上用于头痛、呕吐,用于像美尼尔氏综合征,这类报导很多,用的病例是很多的。这是吴茱萸汤的方义分析,包括治法。

前面三个方,体现了个各自的治法和针对病机的不同。理中丸比较标准的中焦虚寒证,是一种基础病机,基础见证。针对中浆虚寒,比较标准的。小建中汤,是中焦虚寒基础上,正虚方面又有了由于阳气不足继发的阴血不足。同时脏腑上在中焦脾胃的基础上,涉及到肝脾不和。所以它治疗的重点,中焦虚寒,阴血不足,肝脾不和,这种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疼痛有时可以拘急疼痛,这个方面为主。它功用都是温中补虚,但突出在和里缓急。理中丸是温中补虚,健脾益气。它标准温补结合。这吴茱萸汤体现了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它侧重点不同。

临床使用

辨证要点颠顶头痛,半夜转剧,天明渐减,痛时欲吐,四肢欠温,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迟。

食谷欲呕,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疼痛伴随着欲吐或者呕吐,伴随浊阴之气上逆,四肢不温,吐涎沫,这是它主要证治要点。食谷欲呕,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冷,这是描述它的中焦虚寒,胃气上逆。主要是这两个呕吐,以及浊阴之气循肝经上逆,两类证的一个特点。

随证加减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增加和胃降逆作用)

头痛剧者加川芎。

虚寒重者加干姜,小茴。

这类厥阴头痛往往反复发作,有些一、二十年不好。这里还要加一些虫类的通络药。虫类的祛方散寒通络的药。干姜,小茴,吴茱萸汤加一些治下焦的,也可以治肝经虚寒,涉及到少腹的疼痛。

使用注意胃热呕吐,阴虚呕吐以及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因为吴茱萸汤大辛大热。

相关文章:

吴茱萸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厥阴头痛医案

吴茱萸汤方歌方解,临床验案分享

吴茱萸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经方医案之吴茱萸汤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离你有多远#中医并无高血压一病,因本病多见头晕、头痛等症状,所以通常把高血压归于“头痛”、“眩晕”范畴。笔者认为:中医辨治高血压,不应仅围于“头痛”、“眩晕”而千篇一律沿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之类,而应审证求因,方能取效。现举例说明:

5天后诉:头痛消失,其他诸证俱减,效不更方,调理半月,血压平稳,饮食睡眠都正常,二便调,没有其他不舒服。

体会:《伤寒论》厥阴病篇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其病机为虚寒,浊阴上 逆。故患者有头痛、头晕沉、还有胸闷、气短、眠差的表现。根据仲景制方宗旨,紧扣“虚”“寒”“逆”的病机特点。只要详审病因,辩证无误,就会取得药到病除的佳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吴茱萸有降血压的作 用,加一味茯苓利湿,兼以安神。近年来对寒饮胃浊上逆的高血压病使用吴茱萸汤者较多。

制吴茱萸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制吴茱萸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制吴茱萸功效与作用小孩子可以用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作用2、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细数有6个3、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4、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吴茱萸别称吴萸、茶辣、漆辣子等,为芸香科吴茱萸属小乔木或灌木,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下面我分享了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吴茱萸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苦,性热。
【归经】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主治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吴茱萸蒸溜液、煎剂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正常犬和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2~4克生药/每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持续时间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煎剂给犬灌胃降压幅度较静脉注射小。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有苦味健胃作用,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
3、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吴茱萸中的拟交感成分对羟福林有松弛离体子宫作用,除去拟交感成分的残存液则兴奋大鼠子宫并可对抗对羟福林的松弛作用,其兴奋子宫的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
4、镇痛作用:吴茱萸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及吴茱萸内酯。
静脉注射吴茱萸的10%的乙醇提取物,可使家兔体温升高,也可提高电刺激兔齿髓引起的口边肌群挛缩的阈值,其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
24克/k克给麻醉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
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
6、抗菌作用: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10%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吴茱萸的配伍应用
1、配黄连: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
黄连苦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除逆止呕。
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同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所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
2、配党参: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良好的暖肝开郁,温脾燥湿,除逆止痛的作用。
党参具补气和中之功。
二药相配应用,温中寓补,功专散寒补虚,即可暖肝,又可暖脾,可用于呕逆吞酸,胃痛吐利,本对药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美尼而氏证。
3、五味子:吴茱萸辛苦大热,即能入肝中焦温胃暖脾散寒燥温,又可走下焦暖肝温肾,而疗寒疝寒泻,对于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健运所致的泄泻,用之甚宜。
五昧子酸温,有益肾收欲之功,与吴茱萸同用,能助其止泻之效。
二药配对,一偏治本,一偏治标,有较佳的温敛固涩之功,可用于脾肾两虚、五便泄泻之证。
4、配当归:吴茱萸辛苦大热,能温中散寒、燥湿止呕,疏肝止痛,还能温肝肾而暖胞宫,治疗血寒经闭,行经不畅及腹痛等,当归味甘而重,辛而气轻,补血之中又能行血。
二药合用,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当归温补,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
当归温补,吴茱萸温经以行之,相辅相助。
温经治血,调经止痛功甚著。
5、配木瓜:吴茱萸辛开苦降。
专走下焦,温经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木瓜和胃化湿,疏筋活络,两药合用,一散一收,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温中止痛效强。
主治寒湿困脾,霍乱吐泻转筋,或下肢酸软无力,疝气腹痛。
吴茱萸的毒副作用
1、吴茱萸服用后可出现猩红热样药疹,表现为四肢皮肤灼热、瘙痒不适,出现针尖大小鲜红色丘疹,压之褪色,颈前及上胸融合成片,界限不清,皮温升高。
2、吴茱萸中毒后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腹痛、腹泻、视力模糊、错觉、脱发、胸闷、头疼、眩晕或皮疹。
吴茱萸的药用附方
1、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一两。
为末,面糊丸,梧子大。
每姜汤下七十丸。
2、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
水三盏,煎七分,顿服。
纵浓,亦须强服。
3、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
为末,汤服一钱。
4、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
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
白汤下五十丸。
5、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6、治头风:吴茱萸三升。
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根。
7、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
为末,炼蜜丸悟子大。
每热水下五十丸,
8、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
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
9、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10、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
11、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
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
冬天略温服亦得。
12、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二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
13、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
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
14、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
亦治咽喉作痛。
15、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16、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
共研细末备用。
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17、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疮。
诸疮亦治之。
猜你喜欢:
1.芒硝的药用价值与副作用
2.吴茱萸的不良反应
3.巴戟天的副作用是什么
4.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5.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细数有6个1、祛寒止痛。
吴茱萸味辛、性温,可以用于因经脉受寒而引起的头痛、腹痛和痛经等多种症状。
吴茱萸搭配人参、生姜煮成吴茱萸汤,服用有助于缓解因风寒而引发的头晕、头痛和呕吐。
2、补阳止泻。
吴茱萸苦燥,能燥湿、补阳,可以用来治疗腹泻,吴茱萸配以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用用,可以达到温脾益肾、助阳止泻的功效。
3、降压。
科学实验证明,吴茱萸可以使外周血管扩张,减少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起到降血压的效果。
4、健胃。
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是苦味质,具有苦味健胃的功能。
此外,吴茱萸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5、镇痛。
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和吴茱萸内酯都是镇痛成分,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6、驱蛔虫。
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可以消灭猪蛔虫,对蚯蚓和水蛭也有致命作用。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1、功能
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
2、主治
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扩展资料
“穴位贴敷疗法”——
是常用外治法之一,它是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吸收来治病。
方中,吴茱萸性温,具有芳香辛烈之气,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伴恶心、干呕)、疝气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等症状。
《药性论》记载,吴茱萸可“疗遍身顽痹”。
黄酒味甘性热,能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散风除湿。
它还是一味引药,有较强的亲和性、透皮性,用以拌合药粉,有助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起到“通血脉、散湿气”的作用。
敷贴局部治疗腰膝疼痛、颈肩酸痛等均有效。
吴茱萸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吴茱萸外敷缓解颈椎病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1.补阳止泻
2.祛寒止痛
3.预防高血压
吴茱萸能预防高血压也能保护人类心血管,它不但能让血管扩张,更能加快血液循环,而且能降低血液粘稠度,经常服用能让人类血压保持正常稳定状态,也能防止血栓和动脉硬化以及高血脂等多种疾病发生,对维持人类心血管健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4.疏肝理气
吴茱萸还是一种能疏肝理气的中药材,它能入肝经提高肝功能,也能缓解人体的肝气郁滞,对人体因肝郁气滞引起的恶心呕吐和腹部胀痛,以及反胃吐酸等症都有很出色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5.健胃
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是苦味质,具有苦味健胃的功能。
此外,吴茱萸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6.提高消化功能
吴茱萸这种中药材对人类的消化系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它含有的挥发油又能消除胃部炎症,促进消化液分泌,而且能修复受损的胃粘膜,平时人们服用吴茱萸能提高胃肠消化功能,也能预防肠胃炎和胃溃疡及12指肠溃疡等多种疾病发生。
以上就是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的简单介绍。
吴茱萸的功效作用虽然非常多,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食用禁忌,所以大家在食用吴茱萸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不可乱服,防止出现不良现象。
关于制吴茱萸功效与作用和制吴茱萸功效与作用小孩子可以用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吴茱萸作用与功效

今天给各位分享吴茱萸作用与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吴茱萸的功效和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作用2、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3、中药吴茱萸的功效4、中药吴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气5、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细数有6个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吴茱萸别称吴萸、茶辣、漆辣子等,为芸香科吴茱萸属小乔木或灌木,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下面我分享了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吴茱萸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苦,性热。
【归经】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主治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吴茱萸蒸溜液、煎剂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正常犬和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2~4克生药/每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持续时间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煎剂给犬灌胃降压幅度较静脉注射小。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有苦味健胃作用,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
3、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吴茱萸中的拟交感成分对羟福林有松弛离体子宫作用,除去拟交感成分的残存液则兴奋大鼠子宫并可对抗对羟福林的松弛作用,其兴奋子宫的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
4、镇痛作用:吴茱萸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及吴茱萸内酯。
静脉注射吴茱萸的10%的乙醇提取物,可使家兔体温升高,也可提高电刺激兔齿髓引起的口边肌群挛缩的阈值,其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
24克/k克给麻醉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
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
6、抗菌作用: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10%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吴茱萸的配伍应用
1、配黄连: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
黄连苦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除逆止呕。
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同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所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
2、配党参: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良好的暖肝开郁,温脾燥湿,除逆止痛的作用。
党参具补气和中之功。
二药相配应用,温中寓补,功专散寒补虚,即可暖肝,又可暖脾,可用于呕逆吞酸,胃痛吐利,本对药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美尼而氏证。
3、五味子:吴茱萸辛苦大热,即能入肝中焦温胃暖脾散寒燥温,又可走下焦暖肝温肾,而疗寒疝寒泻,对于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健运所致的泄泻,用之甚宜。
五昧子酸温,有益肾收欲之功,与吴茱萸同用,能助其止泻之效。
二药配对,一偏治本,一偏治标,有较佳的温敛固涩之功,可用于脾肾两虚、五便泄泻之证。
4、配当归:吴茱萸辛苦大热,能温中散寒、燥湿止呕,疏肝止痛,还能温肝肾而暖胞宫,治疗血寒经闭,行经不畅及腹痛等,当归味甘而重,辛而气轻,补血之中又能行血。
二药合用,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当归温补,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
当归温补,吴茱萸温经以行之,相辅相助。
温经治血,调经止痛功甚著。
5、配木瓜:吴茱萸辛开苦降。
专走下焦,温经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木瓜和胃化湿,疏筋活络,两药合用,一散一收,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温中止痛效强。
主治寒湿困脾,霍乱吐泻转筋,或下肢酸软无力,疝气腹痛。
吴茱萸的毒副作用
1、吴茱萸服用后可出现猩红热样药疹,表现为四肢皮肤灼热、瘙痒不适,出现针尖大小鲜红色丘疹,压之褪色,颈前及上胸融合成片,界限不清,皮温升高。
2、吴茱萸中毒后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腹痛、腹泻、视力模糊、错觉、脱发、胸闷、头疼、眩晕或皮疹。
吴茱萸的药用附方
1、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一两。
为末,面糊丸,梧子大。
每姜汤下七十丸。
2、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
水三盏,煎七分,顿服。
纵浓,亦须强服。
3、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
为末,汤服一钱。
4、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
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
白汤下五十丸。
5、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6、治头风:吴茱萸三升。
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根。
7、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
为末,炼蜜丸悟子大。
每热水下五十丸,
8、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
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
9、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10、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
11、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
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
冬天略温服亦得。
12、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二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
13、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
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
14、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
亦治咽喉作痛。
15、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16、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
共研细末备用。
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17、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疮。
诸疮亦治之。
猜你喜欢:
1.芒硝的药用价值与副作用
2.吴茱萸的不良反应
3.巴戟天的副作用是什么
4.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5.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是我国中药材中较为重要的药材之一,对很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日常生活中服用,还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如今西医太发达了,一般人对中医已经不了解了,关于这种中药,那么,吴茱萸的作用和功效有没有详细的了解?
一、吴茱萸的功效和作用
1、改进气道
吴茱萸的有效成分能改善呼吸问题。
很多人在雾霾天气中会出现呼吸道不适,吴茱萸可促进气管纤毛的运动,使呼吸道能更顺畅地排出异物,使气管通畅,缓解呼吸道的不适。
所以,在灰尘比较多和雾霾比较严重的季节,服用吴茱萸能有效调理呼吸系统。
2、排毒防癌
吴茱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它能将体内的毒素排出,帮助身体抵抗癌症的侵袭。
吴茱萸能有效抑制鼻咽部癌症,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服用吴茱萸,可减轻癌细胞扩散,减轻其对身体的伤害。
3、止血消肿
由于吴茱萸具有止血消肿的功效,所以肿瘤、出血疾病都可以通过吴茱萸来治疗。
很多人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如煎吴茱萸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的症状。
又可排脓去瘀,对很多炎症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二、吴茱萸副作用
虽然吴茱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它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吴茱萸是小毒,而且它还含有多种生物碱,如大量使用,可引起中毒反应及神经系统问题。
吃完吴茱萸后,皮肤会出现猩红热样药疹,同时在四肢皮肤上也会出现瘙痒、灼热等不适症状,皮肤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颜色鲜红。
此外,吴茱萸还会引起腹痛、腹泻、视力下降、神经衰弱、头疼痛、眩晕等不良反应。
中药吴茱萸的功效吴茱萸有散寒解郁和治疗心腹冷痛,以及助阳止泻等的作用。
吴茱萸有很好散寒止痛和下气平逆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肝经受寒引起心腹冷痛效果最好。
此外吴茱萸对于胃气虚冷引起呃逆上气、消化不良以及疝气等,胃寒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吴茱萸还可以治助阳和止泻的作用,也可以用于婴幼儿受寒引起的腹泻、妇女赤白带下以及是肾虚引起呃逆的病症。
此外吴茱萸还可以外用解虫毒、治疗牙周炎以及口疮等病症。
并且吴茱萸还可以辅助降压,特别是对肝寒型的高血压病效果最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中药吴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气中药吴茱萸:性味归经:辛、苦,热。
有小毒。
归肝、脾、胃经。
本品辛热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经,有小毒而力较强。
既善温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气,还能燥湿助阳而止泻,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主治病证
(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4)呕吐吞酸。
(5)虚寒腹痛泄泻。
配伍:
吴茱萸配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性热,功善温阳散寒燥湿;补骨脂性温,功善温脾肾而止泻;五味子性温,功善滋肾涩肠止泻;肉豆蔻性温,功善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四药相合,既温补脾肾之阳,又涩肠止泻,还散寒燥湿和中,治脾肾阳虚之久泻每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有小毒,易损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产地:主产于贵州、广西等省区,多系栽培。
采收加工: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性状鉴别: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
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
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
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
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细数有6个1、祛寒止痛。
吴茱萸味辛、性温,可以用于因经脉受寒而引起的头痛、腹痛和痛经等多种症状。
吴茱萸搭配人参、生姜煮成吴茱萸汤,服用有助于缓解因风寒而引发的头晕、头痛和呕吐。
2、补阳止泻。
吴茱萸苦燥,能燥湿、补阳,可以用来治疗腹泻,吴茱萸配以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用用,可以达到温脾益肾、助阳止泻的功效。
3、降压。
科学实验证明,吴茱萸可以使外周血管扩张,减少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起到降血压的效果。
4、健胃。
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是苦味质,具有苦味健胃的功能。
此外,吴茱萸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5、镇痛。
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和吴茱萸内酯都是镇痛成分,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6、驱蛔虫。
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可以消灭猪蛔虫,对蚯蚓和水蛭也有致命作用。
关于吴茱萸作用与功效和吴茱萸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