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方剂功效

经方医案四则

时间: 2023-11-16 22:29:03

一、眩晕

某女,78岁,素患眩晕,前天突然发作,自觉天旋地转,如坐舟船,眼花耳鸣。平卧晕轻,动辄加重。大便四日未解,脉象弦滑,舌质红苔滑腻。此乃高龄,气血不足,秽浊阻中,肝气化风上逆,与胃浊相阻所致。投半夏泻心汤治之。

处方:半夏12克,黄芩10克,黄连9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泽泻20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服3剂。呕吐止,饮食能时,眩晕减其大半,于服药后第三天解1次软便。原方再进3剂,诸症消失而愈。

按:清·叶香岩《临证指南》曰:“头为六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汗、治胆、治胃之分。”由此可知、眩晕虽有肝风上旋,然夹胃浊同行,中焦升降失常,风阳自然难清。投半夏泻心汤,不治肝而治胃,胃气降则晕自止。若无呕恶、苔滑者,本方投之无效。晕甚者,可加白术、泽泻。

二、疳证

张某,男,7岁。自幼发育不良,因长期腹泻而致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脘腹胀满疼痛,纳食不香,手足发热,毛发脱落,稀疏成缕,几经医治,疗效不佳。查面色黄白有白斑,牙齿长短不齐,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紧。

辨证:肝脾不和,虚热内蕴。

治则:调和肝脾,清热消积

处方:拟用四逆散加味:柴胡6克,白芍9克,枳壳6克,茵陈20克,木香3克,鳖甲9克,焦三仙各12克,龟板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药进3剂,腹泻腹痛轻,纳食香。守上方方将鳖甲、龟板增到15克,继服3剂,腹痛腹泻除,饮食正常,精神转佳,舌脉同上,去白术、茯苓加陈皮9克。

嘱服20剂以善其后。

两月后追访,患儿诸症已除,毛发光泽,肌肉丰盛,恢复如常。

按:疳证又称疳积,是指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宜,吸收功能长期障碍,津液干涸而致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其因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之分。长期腹泻,损伤脾胃,脾虚则纳化失调,化生无源,母病及子,肝失血养,故腹痛泄泻,形体消瘦,毛发稀疏,疳积日久化热则手足心热,此乃疳积之重症也。故用“四逆散”加木香,白术、茯苓调和肝脾,茵陈,鳖甲、龟板,焦三仙清热消积而收效。

三、胃院痛

李某,女,38岁。胃痛反复两年余。痛甚,额上汗出,食入即吐,大便四日未行。呻吟不止,辗转不安,不能入睡,手足发凉,舌红苔黄,脉沉细数。证属寒热错杂之胃痛。治宜寒热并用,缓急止痛。

处方:乌梅20克,细辛3克,附子3克,黄连9克,黄柏6克,桂枝9克,干姜6克,川椒3克,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服三剂。药后痛止,知饥欲食,食之稍晚则痛苦难忍,伴低烧、出汗。此乃痛久体虚,脾胃损伤,营卫失和之症,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处方:柴胡12克,半夏6克,党参9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六剂。

服上方后,低烧,饥饿均已消失,饮食正常。后用温胆汤合甘麦大枣汤调之,胃痛痊愈,迄今未发。

四、腹痛

刘某,男,22岁。腹部凉痛,夜晚尤甚,痛甚时注射杜冷丁方能暂缓。小便黄赤,大便三日未行,舌淡苔白腻,脉沉弦紧。

足厥阴肝经上过阴器抵小腹夹胃络胆,此患者每晚小腹凉痛,乃寒滞肝脉所为;寒邪郁久化热,则小便黄,大便闭。治宜寒温并用,缓急止痛,拟用乌梅丸。

处方:乌梅15克,细辛3克,桂枝9克,附子5克,干姜6克,川椒3克,黄连9克,黄柏9克,白芍30克,甘草12克。

服药两剂,疼痛明显缓解,又服三剂,诸症悉除。

按:小腹为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厥阴与少阳相表里,禀风木而寄相火,下连寒水,为乙癸同源,上接心火,成子母相应。病久则邪入厥阴,火不下达,不能温暖肾水以滋肝木而为下寒,形成寒热错杂之腹痛,故用乌梅汤合芍药甘草汤寒温并用,缓急止痛而收良效。

——本段摘自《 当代名家论经方用经方》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