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为常见神志病,中医学关于本病论述甚丰。《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侯之于颜。”“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难经·五十九难》:“癫狂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简言之:癲者,语言错乱为癫也;狂者,怒骂飞走为狂也。本病治法方药首当推崇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大法,多为后代所宗。其以方药简单、临床疗效卓著为特色,余临证甚喜用之。兹略述点滴体会。
一、辨证分型及病因病机
(一)分型
1.癲:临床表现:言语错乱,精神恍惚,如醉如痴,不知秽洁,僵仆直视,终日沉卧不语,自悲自责,惶惶不可终日,或犹如惊弓之鸟,或如大难临头之状。
2.狂:临床表现:兴奋多言,少卧妄行,自尊自贵,怒目直视,骂詈不避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踰垣上屋不知畏忌,持物如御敌,时欲杀人,时时悲哭;或多食暴饮,不知饥饱,常对人讲说一些怪诞不稽之事。
3.癲狂兼见:临床表现:神志恍惚,精神不定,言语失常;终日默默无言,对外界反应迟钝;或兴奋多言有欣快感时沉卧终日不语不食;或时卧时起,欲行不行,形似恐惧焦虚;或持物如御敌;或疑衣服有毒,食物有毒等。
(二)病因病机
本病之病因与阴阳、气血失常,痰火扰神迷窍有关。如《灵枢·口问》:“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难经·二十难》:“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医宗金鉴》也指出,癫狂起于痰、火、气、惊四因。综合古今医家之见,本病多由惊忧、劳神、思虑悲伤过度等情志变化,致使气血逆乱,五志过极,化火动痰,痰蒙心窍,火扰神明,心神无主,遂发癫狂。癫狂之别,一般地讲,癫多由谋虑失志,思虑积扰,而致气郁痰迷,神志失主;狂多由大惊大恐,或屈无所伸,怒无所泄,阳气遏抑不得疏越,火郁痰涌,上扰神明。二者虽有小异,但“癫狂之原本相同”(《杂病源流犀烛》),是知阴阳气血失常是其本,痰火闭窍扰神是其标。
二、治法、方药
治癫狂大法咸以行痰为先,其治步骤,大凡治癫:“先逐其痰,次复其神,养其阴”;治狂:“先夺其食,次下其痰,降其火”(《类证治裁》)。综上所述,癫狂之治,首当开窍化痰,继则安神,清热(降火)、养阴诸法递用。余则偏嗜经方,今就临证所用,述之于后:
(一)化痰开窍法
癫与狂治法虽不同,然总以治痰为先,选淡鲜竹沥水化痰开窍,以其味甘性寒而滑,具养血补阴、消风降火之功,清化热痰,兼去风痰,每用30毫升冲服,日2次。他如清心滚痰丸、竹沥达痰丸、礞石滚痰丸、白金丸等临证每多酌情选用。
(二)养心安神、和肝健脾法
多用于癫及癫狂兼见型。常用方: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栀子豉汤等。常用药:炙甘草、浮小麦、肥大枣、百合、生地、栀子、豆豉、菖蒲、郁金、煅龙齿等。
(三)清心安神、滋阴清热法
多用于癫狂兼见及癫型,常用方: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等。常用药:百合、生地、知母、滑石、川连、黄芩、白芍、菖蒲、郁金、鸡子黄、煅龙齿、柴石英等。
(四)镇惊安神、清热降火法
多用于狂型。常用方:生铁落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栀子豉汤、承气汤类、百合知母汤等。常用药:百合、知母、黄连、黄芩、白矾、菖蒲、郁金、元明粉、生大黄、磁石、淡鲜竹沥水、煅龙牡。
(五)理血安神、滋阴通腑法
多用于癫狂兼见及癫型。常用方: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增液承气汤、百合知母汤、甘麦大枣汤等。常用药:炙甘草、浮小麦、肥大枣、川连、玄参、天冬、麦冬、生地、郁金、白矾、瓜蒌、元明粉、肉苁蓉、火麻仁、炒枣仁等。
(六)养心安神、解郁除烦法
常用于癫狂兼见型。常用方:甘麦大枣汤、百合鸡子黄汤、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常用药:炙甘草、浮小麦、百合、川连、白芍、阿胶、栀子、豆豉、鸡子黄、乌药、远志、菖蒲。
三、18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采用经方为主,治疗18例西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通过临床观察疗效如下: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18例均由神经科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
2.一般资料:18例中,男性9例,女性9例;18例中年龄在15~50岁之间,其中15~30岁共计12例,占67%。病程最长者为18年,最短者为2个月。
3.西医分型:忧郁型4例,青春型3例,妄想型9例,单纯型2例,狂躁型无。
4.发病特点:患者发病前性格多属孤僻,气量狭窄,倔犟好胜,寡言固执,任性者;发病诱因多与精神刺激有关,如失恋、待业时久、考学落榜、工作或家庭纠纷等,尚有30%以上患者有家庭遗传史。
(二)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
1.治疗方法:采用经方为主辨证论治,主要以上述之六法十方为主,尤以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栀子豉汤、黄连阿胶汤、菖蒲郁金汤几方用的为多。
2.治疗效果:据治疗观察半年至一年之统计,以上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精神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并能参加日常工作、学习和劳动者6例,精神症状(包括特征性症状)大部或部分缓解,复发次数减少工作能力大部或部分恢复者12例(一般用药一疗程,每疗程两个月左右)。
(三)典型病例
例一:忧郁型精神分裂症
兰某,女,50岁。“精神分裂症”(忧郁型)十六年,累治不愈。现症:精神抑郁,沉默不语,言语无序,恶人声,喜静卧,多愁善感,疑心重重,终日惶惶不安,总觉得有大难即将临头,大便干结数日一行,不思饮食。脉沉细,舌苔白腻,舌质暗淡。
证:思虑劳神过度,伤及心脾,兼之家事纠纷,气郁痰结,蒙蔽神明,发为癫痰。治当养心安神,解郁除烦,化痰通腑。
处方:炙甘草9克,浮小麦30克,肥大枣7枚,百合12克,生地15克,栀子6克,豆豉12克,郁金12克,菖蒲9克,琥珀3克(冲),当归12克,肉苁蓉30克。
服31剂后,已愿活动,心情舒畅而无紧张感,观其脉弦细,舌质淡中有裂纹,继进养心安神,滋阴清热,解郁除烦之法。方拟:炙甘草9克,浮小麦30克,大枣7枚,远志9克,栀子6克,豆豉12克,菖蒲9克,郁金12克,川连3克,黄芩9克,白芍12克,阿胶9克。
本方服至25剂,神志如常人,可坚持正常工作,痊愈后追访察一年,未发病,疗效巩固。
例二: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程某,女,15岁。素性孤僻,因生活琐事,心情抑郁,遂郁郁寡欢,幻听,幻视,疑心丛生,如疑他人在食物中放毒害她。双目呆视,独坐不语,时时悲哭,烦躁不安,夜多噩梦,大便干结,白带量多。脉弦小滑,舌质淡红苔白。
辨证:肝郁不舒,气郁痰结,阻蔽神明,致十二官失职,故视听皆有虚妄,症属癫狂兼见。法拟养心安神,化痰开窍。
处方:炙甘草9克,浮小麦30克,肥大枣7枚,百合12克,知母9克,生地15克,菖蒲9克,郁金12克,白矾6克,煅龙牡24克,珍珠母24克,淡鲜竹沥水30克。
另:清心滚痰丸20粒,每次1粒,每日2次。
药进6剂,幻听消失,服至42剂,诸症若失。情绪正常,言谈举止如常人,停药观察三个月工作正常,业已近期治愈,继以丸药调理,并嘱其家属注意精神调养,以巩固疗效。
四、体会
1.癫狂一病可涉及近代医学多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等,本文列述资料仅总结精神分裂症的一种。
2.癫狂为一病二证,有同有异,不能截然分开,正如《杂病源流犀烛》云:“癫为久病,狂为暴病;癫病多喜,狂病多怒;癲有时人之不觉,是癫之轻症,狂有时人不及防,是狂之骤者”。而“癫病痰火一时忽动,阴阳相争,亦若狂之状;狂病痰火经久,煎熬神魂迷瞀,亦兼癫之状”。故二症相互转化,并见之时并不鲜见,本病所列癫狂兼见一型亦为临证多见。
3.余主用经方治疗癫狂规律,大体来说,化痰为首选之法(包括化痰开窍、攻逐顽痰等);安神为基本治法(养血安神、清心安神、镇惊安神);和肝悦脾养阴为常用之法;而解郁(疏肝解郁、宣郁除烦)、通腑(润下、峻下)等法则量情选用。本人临证常喜多方多法合用。诸方中尤中意于: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等。癫狂与心、肝、脾三脏病变有关,甘麦大枣汤则是一张心肝脾兼治之方;百合地黄汤系治百合病代表方。尤在泾云:......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分之热;地黄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即治,百脉俱清......”今以百合地黄汤调治气血,使气血阴阳复其常度。可谓恰中癫狂之病机,栀子豉汤、黄连阿胶汤俱针对心烦不寐而设,前者偏清热宣郁除烦,后者偏滋阴清热、清心安神,临床亦多采用。以上诸方在治癫狂各型上基本混用,并配选化痰开窍之品。然药味取舍,孰主孰次,孰轻孰重,则临证量情而施。如谓经验,不过寓此小小布阵变通之中,精神分裂一症治法亦仿此,不复赘。
4.本病乃情志失常之疾,当针对发病之由,采用药物治疗与精神调养相配合方法,注意解除患者精神负担,使其增强治疗信心,所以指导患者精神调养是保证治疗的重要因素,临证绝不可忽略之。
——本段摘自《 当代名家论经方用经方》
相关文章:
癫狂症的病因病机,癫狂病(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医案
治神经官能症秘方
78.1 除痰降火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柴胡9克,黄芩15克,半夏12克,青皮、枳壳、竹茹各9克,珍珠母50克(先下)、龙胆草、栀子各9克,夜交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降痰降火。
【方解】方用柴胡、黄芩、龙胆草、栀子,以清泄肝胆郁火、以安心神;半夏、竹茹清降痰热;青皮、枳壳降气而除痰火;珍珠母、夜交藤镇心肝以安神。合而用之,有除痰降火之功。
【主治】失眠(神经官能症,痰火郁结型),证见失眠乱梦、头昏昏胀而痛、心烦易怒、胁胀胃堵、白天困倦思眠,但不能睡,晚间精神倍增、连睡意全无。脉弦滑或数,舌略红、苔白腻或黄腻、便干、多思善虑。
【加减】心烦甚,加莲子3克;痰气交阻、胸闷阵烦,加胆南星、天竹黄各9克;失眠头痛甚者,加礞石30克(先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附记】此方为治失眠心烦之主方,不但能治失眠,并对由失眠引起的狂躁证(即今之精神分裂症)同样有效,但须重加泄热镇肝除痰之品即可。治痰厥头痛、痰火癔病,亦均有效。
78.2 卧佛汤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酸枣仁15克(碎)、鲜生地50克,麦冬15克,石斛12克,杜仲、桑寄生、牛膝各9克,丹参15克,龟板50克(碎)、槐花米、钩藤、铁锈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养阴、安神镇静。
【方解】方中以酸枣仁为君,统治失眠;生地、石斛、麦冬养阴清热利小便;杜仲、桑寄生、槐米、铁锈、钩藤安神降压;牛膝、丹参活血化瘀;龟板镇静兼养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安神镇静之功。
【主治】阳亢性失眠。证见肌肉丰满,颜面潮红、眼部充血、精神烦躁、容易激动、大便干燥。一般多伴有高血压者。
【加减】若血压高者,加青木香15克;虚热上逆者,加龙胆草、黄柏各9克;胃呆少纳者,加厚朴9克,广木香6克;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6~9克,玄明粉9~15克。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良效。
78.3 明志汤
【来源】查玉明,《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石决明、草决明各20克,远志、蝉蜕、生牡蛎、川芎各15克,菊花25克,蒺藜15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一日2次,饭后服。
【功用】育阴潜阳、熄风、镇志安神。
【方解】明志汤来源于医疗实践,借石决明、远志两味药之尾字而命名。明志汤能治“五志”引起的“情志”之病故名。神经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它包括中医的“不寐”、“郁症”、脏躁、百合病等。失眠是本病主要表现。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是不眠主要病机。欲使阳潜入阴、阴能敛阳,达到镇志安神的目的,务必协调阴阳,使神志得安,神经失调得以改善,余证相应而解。这是本方立法之寓意,体现异病治疗精神。笔者认为在治疗上,不宜用参芪之品,因其助阳耗阴,凡归脾养心补益之类,往往不能收效。本方适用于阴虚证,若肝胆火炽、痰热内扰之实证,则不宜使用本方。方中选二决明、牡蛎、蝉蜕为主,育阴潜阳;川芎、菊花、荷叶为辅,升清提神;蒺藜辛散苦泄,以散肝经风热;远志交通心肾,心安则寐。以上9味药为基础,随证加减,施用得当,疗效甚佳。
【主治】神经官能症(失眠为主)、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
【加减】悲伤欲哭,加百合25克,五味子10克;忧郁善虑、加菖蒲15克;失眠多梦,加夜交藤25克,焦山栀、莲心各10克;潮热少津,加丹皮10克,石斛5克;肢麻肌颤,加全蝎4.5克,天麻10克;惊而不安,加磁石25克,龙齿20克;急躁易怒,加代赭石25克;头痛,加蔓荆子、僵蚕各10克;大便稀溏,去二决明、牡蛎,加莲肉20克,山药25克;食少纳呆,加鸡内金、焦山楂各15克;恶心呕吐,加芦根25克;腹胀,加金铃子1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著。
78.4 十一味温胆汤
【来源】徐有玲,《医方新解》
【组成】清半夏、陈皮各9克,茯苓15克,甘草、枳实各6克,竹茹12克,黄连、炙远志各6克,石菖蒲9克,夜交藤、珍珠母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化痰清热、和胃安神。
【方解】本方由《千金方》温胆汤化裁而成。方中以温胆汤加黄连化痰清热为主,辅以远志祛痰安神;菖蒲化浊逐痰,并有抗惊厥作用;佐以夜交藤养血宁心;珍珠母平肝潜阳。综观全方,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尤长于调整胃肠机能,故为和胃安神之剂。此外尚有抗惊、祛痰、止咳等作用。
【主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所致失眠,或胆虚不寐。证见失眠、眩晕、惊悸、胸闷、口苦、苔腻、脉滑数等。适用于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征、癫痫及冠心病等,凡符合痰热内扰、胆气虚弱、胃失和降之病机,皆可选用。对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本方疗效亦佳。
【加减】临证运用,可随病随证加减。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甚佳。
78.5 活血眠通汤
【来源】舒盛良,《四川中医》(10)1987年
【组成】三棱、莪术、柴胡、炙甘草各10克,白芍、白术、酸枣仁各12克,当归、丹参各15克,茯苓18克,夜交藤24克,珍珠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午饭后及夜晚临睡前各服1次。
【功用】活血通经、疏肝解郁。
【方解】顽固性失眠一证,发病以心为主,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景岳全书》云:“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而日久不愈,每与瘀血内阻有关,正如《医林改错》所云:“夜晚多梦,是血瘀。”故顽固性失眠,多因心气不足、心神不宁、肝气不舒、气血运行不畅,以致气滞血瘀、上扰清窍所致。是方用三棱、莪术、当归、丹参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茯苓、白术、炙草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珍珠母、白芍育阴潜阳;酸枣仁、夜交滕养心安神。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活血通经、疏肝解郁之功。本方标本兼顾,气血同治,心、肝、脾、肾并调,更结合辅助疗法,因而效果较为满意。
【主治】顽固性失眠,证见夜不能寐、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伴有心慌气短、体倦乏力、饮食减少等症。每晚只能睡1~3小时。
【加减】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栀子、丹皮各10克;口燥咽干者,加沙参、麦冬各15克;心肾不交、阳虚上扰者,加交泰丸;心气、心血不足者,加黄芪、桂圆肉各12克。
【疗效】治疗112例,经治2~3周后,痊愈30例(占27%),显效45例(占40%),好转29例(占26%),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
【附记】辅助措施:开导患者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睡前不吸烟、不饮酒、不喝浓茶;起居有度,按时作息,配合气功方法,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参加体力劳动等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78.6 琥珀合欢白芍汤
【来源】凌一揆,《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琥珀0.6克(研末冲服),合欢花、白芍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中午饭后、临睡前各服1次。
【功用】安神解郁,养血柔肝。
【方解】思虑过甚则伤脾,脾血亏损,血虚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心神、阴液亏耗,无以上承于心,五志之火无制,而君火更亢、阳不入阴,致使心神不安而产生失眠、多梦、神疲,舌红或淡红、脉细弱或细数诸症。方中以琥珀安五脏、定魂魄、镇惊安神,为君药;辅以合欢花安神解郁,入脾补阴,入心缓气而令五脏安和、神气舒畅;再佐以养血柔肝益脾之白芍,用其苦入心、微寒泻心火、酸入肝、收敛肝阴。全方药仅3味,但组方严谨,疗效确切,尤其以血虚阴虚型病人为佳。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
【加减】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与酸枣仁汤合用;热病后期,热邪未尽,阴液已伤者,与黄连阿胶汤合用;心肾不足,阴虚阳亢失眠、心悸、健忘、口燥咽干,舌红无苔者,加生地、柏子仁等养心滋肾之品。
【疗效】屡用效佳。
78.7 镇静安神方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龙骨、生牡蛎各12克,珍珠母、石决明各30克,龙胆草10克,朱莲心6克,旋覆花、代赭石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镇静安神。
【方解】证分虚实,实证多因肝热扰动心包所致,治宜镇静安神,故方用生龙牡、珍珠母、石决明镇肝安神;莲子心、龙胆草,一清心热、一清肝热,心肝不为热邪冲动则神自安。旋覆花、代赭石亦为平肝镇静之剂。用治精神过度紧张、忧郁暴怒所致之神经官能症,疗效颇佳。
【主治】神经官能症,证见失眠、多梦、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烦躁、心悸、有时昏厥,或哭笑无常,或神志朦胧等证。
【加减】失眠,加首乌藤30克,五味子6克,或加黄连1克,肉桂0.3克,朱砂1克同研随药送下。黄连、肉桂可交心肾于顷刻,故能治失眠;头昏,加杭菊、白蒺藜、清半夏各10克,橘皮6克;记忆力差,加茯神10克,远志6克,石菖蒲10克;精神朦胧及烦躁、哭笑无常,加十香丹1粒、浮小麦30克,甘草5克,大枣5枚,或加百合30克;抽搐,加全蝎5克,钩藤12克;忧郁不解,加合欢花10克。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著。
78.8 八味安神汤
【来源】郑侨,《老中医经验汇编》第1集
【组成】熟地、山萸肉、茯神各15克,炒酸枣仁30克,琥珀12克,节菖蒲、白人参各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
【功用】滋阴补肾、强志益精、镇静安神。
【方解】本方系从《小儿药证直诀》之六味地黄丸和《济生方》之归脾汤化裁而成。方用熟地、山萸肉补血滋阴、补益肝肾;茯神、炒枣仁益脾养肝、宁心安神;人参、甘草补脾益气;琥珀、菖蒲强志益精、镇静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强志益精、镇静安神之功。
【主治】心肾不交之心悸症和失眠症。心悸气短、健忘失眠、怔忡、脉细弱微急无力等。
【加减】临证运用必须根据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运用,如以心悸为主者,可加生龙骨、当归、肉苁蓉、枸杞子。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78.9 十味甘麦大枣汤
【来源】胡肇基,《新中医》(8)1984年
【组成】怀小麦30~60克,酸枣仁10~15克,大枣10~20克,桑椹子10~15克,五味子3~10克,生牡蛎15~30克,怀山药、玉竹各10~15克,天冬、生甘草各5~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酸甘合化、养阴潜阳。
【方解】本方是由《金匮要略》之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加味而成。方用怀小麦养心益肾、除热止渴,酸枣仁补心阴、导虚热、与小麦配用有养阴宁神之功;大枣(宜用黑枣)补脾气以助补血;紫桑椹养肝阴,配大枣补阴滋液;北五味子敛肺气;牡蛎潜肝阳,二药合用有敛阴潜阳之功;怀山药、玉竹既益脾肺二阴、又润上下之燥;天冬、生甘草既能养阴润燥,又能泻火清热。诸药合用,共奏酸甘合化、养阴潜阳之功。
【主治】由阴不济阳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心神浮越所致)、眩晕(肝阳上亢所致)。脏燥阴虚型体征而具下列症状者:①泪液、涕液、唾液偏少;②舌体偏瘦,较嫩而薄,舌质红,苔少,舌面偏干;③脉偏细、弱、数;④大便偏干、小便偏短、少、黄。
【加减】(1)心阴不足之失眠、怔忡,可加远志、磁石以安神定悸。
(2)气阴两虚之心悸、怔忡、神疲、虚汗,可加人参、麦冬,合五味子而成生脉散以养阴益气、敛汗生脉。
(3)心气失守之烦躁不安、哭笑无常,可加龙齿、朱砂、灵磁石以安神定志。
(4)肺阴不足之咳嗽、喉干或痰带血丝,可加阿胶以滋补肺阴,加款冬花、百合以润肺宁嗽。
(5)肺肾阴虚之咳嗽、潮热,或低热不退,可加百合、麦冬以润肺生津,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清热;低热不退,或潮热明显的,可加青蒿、鳖甲、地骨皮以养阴退热。
(6)脾(胃)阴不足之口干舌燥、饥不欲食,可加沙参、麦冬、石斛以滋养胃阴。
(7)肝阴不足之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可加生龙骨、灵磁石、柏子仁以平肝安神。
(8)肝阴不足、不能养目之眼目昏花,可加枸杞、菊花、石决明以养肝明目。
(9)肝血不足、血虚生风之身痒、皮肤感觉异常者,可加当归、芍药以养肝血,加僵蚕、蝉蜕以祛风止痒。
(10)肝阴不足、肝风内动而惊痫抽搐者,可加龟板、鳖甲以育阴潜阳,镇痉熄风。
⑾肝肾不足之阴虚眩晕,可加旱莲草、女贞子以补益肝肾。
(12)阴虚阳亢之头晕、头痛、头胀,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加珍珠母、灵磁石以潜阳。
(13)肾阴不足之咽干、口渴,可以本方送服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
(14)阴虚火旺之潮热、颧红,可加黄柏、知母、熟地、龟板以滋阴降火。
(15)心肾不安之心烦不眠,可加黄连、阿胶以交通心肾。
(16)心神不宁之心慌、多梦,可加?NB021?砂、磁石镇惊安神。
(17)肝气郁滞、胁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
(18)胸中气机阻滞之胸闷隐痛,可加丝瓜络、郁金以通络止痛。
(19)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者,可加茯苓、扁豆以健脾和胃。
(20)肾虚封藏失职,小便频数量多、尿如脂膏者,可加覆盆子、益智仁、酸五味子以补肾固精缩泉。
(21)肝肾亏虚,腰腿酸软者,可加杜仲、牛膝、川续断,狗脊以补肝肾,壮腰膝。
(22)虚火炽盛,迫血妄行之月经先期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炒阿胶以凉血止血。
【疗效】经长期临床运用,治验甚多、疗效卓著。
【附记】胡老常以此方加减,用治神经衰弱、慢性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传染病后期等表现为阴液不足者。颇获疗效。凡脾阳不振、大便稀烂及胃酸过多唾液较盛的患者,则非本方所宜。
在近些年来,中医治疗精神疾病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为很多患者疾患的康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中医也有着很多的优势和特点,并以其独特的疗效得到广大患者的赞誉。中医对于治病,讲究的是辨证施治,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功能,达到消除炎症和驱除病痛的作用。那么,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有哪些优势?
精神分裂症为西医病名,在中医则归于癫病、狂病范畴,多由“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伤而致。癫、狂二病在病机、病证上各有不同。癫病多属痰气郁结,多见表情淡漠或喃喃自语,出言无序,或时悲时喜,哭笑无常,不知秽洁,饮食少思,舌苔白腻。狂病偏于痰火上扰,多见面红目赤,突发狂乱,骂詈叫号或毁物打人,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大滑数。癫狂二病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烦躁易怒,多疑善惊,心神不宁,口干舌燥,身热便结等气郁痰火证候。癫病痰郁化热还可出现狂病,狂病郁火渐得宣泄,痰气滞留又能转成癫病,故临床上通常将二者合称为癫狂病。此病迁延失治,经久不愈,还可以导致正气受损,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出现气郁血瘀等虚实并见的证候。
我们认为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有一定优势。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抓住气郁、痰火这一共同病机,强调个性化治疗,以柴胡、黄芩、半夏、龙骨、牡蛎等组成基础方,再根据病人的不同证候,临证加减。例如,痰浊郁积者用顺气导痰汤理气化痰;阳明热盛者加白虎汤清泻胃火;肠燥便秘者加大或小承气汤泻热通便;肝郁烦躁,抑抑不乐者,加栀子、莲子心、合欢皮清心解郁;肝火偏盛者宜用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火;气虚加补中益气汤或举元煎升举中气;阳虚者加桂附八味丸或右味丸、二仙汤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瘀血停着,加血腑逐瘀汤或癫狂梦醒汤活血化瘀。
而利用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这类特殊疾病,不仅能较好地消除意识中断,思维破裂,烦躁抑郁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对于较为棘手的阴性症状,如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生活懒散等也有较好的疗效。专家指出,与西药联合应用,还可优势互补,消除西药所致大便干结、嗜睡等副作用,并在减小西药用量时防止复发,实现稳妥停药,所以说,中医医病的益处是无处不在的。
另外,精神分裂症极其顽固和容易复发,治疗需要经历较长的阶段,而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又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果能够中西医结合来进行长期治疗的话,就可以互补其劣势,彰显双方面优势,达到系统治疗的目的。而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患者注意,这时就需要患者和家属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工作,让自己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
最后,在治疗的过程中,中医还强调以增加营养的摄入来维持体内的营养平衡,特别是维生素的摄入,不仅为制造红细胞提供原料,而且还可以加快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而如果长时期缺少维生素的话,则有可能引起患者的情绪问题,而出现萎靡不振、精神忧郁等症状。总起来说,从具体情况分析,注意日常的细节问题,在专业中医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预防,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