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北京某营造厂经理办喜事,李会计为此事走前跑后忙碌异常,由于整日操持,过度劳累,晚间突然感到下肢沉重且肿,拘急乏力,以手扪之热痛难忍,不能步行,须人背扶,医院无策,万般无奈,后经吾师崔毅士推荐,烦人用平板三轮车拉来至舍下急诊。观其患者素体肥盛,动作气促,诊时紧锁双眉,面现痛容,问其口苦无味,不欲饮食,夜不得寐,大便五、六日未行,舌苔白黄厚腻,脉来沉滑而数。审系湿热下注,经络阻滞,经脉拘急,阳明痹痛之候。法宜清化湿热以柔筋脉,逐予处方,用条黄芩四钱,宣木瓜四钱,生白芍三钱,生甘草二钱。嘱其速速购药煎后立服。
制方目的,是用芍药甘草汤柔筋缓急以治其痛;条芩清泻胃肠实热以祛其邪;木瓜化湿舒筋止挛以解其肿,筋柔湿去经络通畅,痛肿自然消失。药后尽剂,拘急疼痛稍有所减,但下肢沉肿疼痛难以着地,病人呻吟不已,脉证如前,未见起色。深思再三,认为芍药甘草虽能柔筋缓急,是为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而设,酸甘化阴对湿热下注所致拘急肿痛有碍;木瓜虽能祛湿舒筋,主治“湿痹脚气”,然究属酸温之品,用于湿热无益,当此重症更为不适。
此证前方用药与病机、病证认为所用不妥,没能抓住要点,故病痛未见速效,而反增剧。盖湿热不去,痛重拘急势必不减,经络闭阻肿热难除。“痛则不通,不通则痛”,治则当以“通则不痛”,非苦寒泻下通行肠府不足以攻逐病邪。随即改易泻心之法,拟川黄连二钱,条黄芩三钱、生大黄四钱,轻煎急服。
药后半日许腹中作痛,肠鸣漉漉,随下腐秽恶臭粪水五次,肿消痛差,已能步行不需搀扶,病去八九,舌苔显然见薄,黄色亦退,脉转沉滑。二煎以后又频泻两次,尿亦增多,复如常人,后嘱用生薏苡仁一两,煎浓代茶,频频饮下,连饮数两诸证皆瘳,饮食有进,未再复发。
辨证确切,用药得当是为医者之准则,当时自认医理尚浅,缺乏临证经验,未能深入认证诊断,故初诊未能辨析清楚,用药亦欠斟酌,致使患者没能及时解除病痛,甚可有误病机,能使病情恶化,使余对此感受颇深!
病后调摄之法,所用薏苡仁即通称“薏米”,本品可药可食,“食药同源”,气味甘淡微寒,善能除湿止痛,《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金匮要略》之麻杏薏甘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千金》苇茎汤,以及清·吴鞠通《温病条辨》的三仁汤均用此药,后世列为清补之品。善后调养扶正甚有好处,然而不可久服,因其究属淡渗,久服损伤津液。《衷中参西录》张锡纯氏云:“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服失于粘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唯等分并用,乃可久服无弊”。此相辅相成配用,颇有见地。李某虽在大病初愈选本品单味与之甚是对证,亦是取其清补兼寓祛除余邪之意,适中即止数两即停。
芩、连、大黄本为《伤寒论》中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后人多以三黄泻心称之,为苦寒泻下之剂,用之对证其效甚速,然药不宜久煎,味厚难达病所,则效显差。正如宋·林亿所说:“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此语甚是,所言不谬,余常识此作为临证座右铭。用平淡无奇之苦寒三黄治疗湿热痹痛急症,夺得如此效验,是余终生辨证用药不忘之事,因以为记。
——本段摘自《临证治验录》
01瓜蒌薤白半夏合二陈汤
瓜蒌薤白半夏合二陈汤,药用瓜蒌(习惯用瓜蒌皮仁)、薤白、制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具通阳宣气、和中降逆功效。
如挟有风寒则加苏叶、防风;挟暑则加香薷、藿香;挟湿则加青木香、佩兰、厚朴;挟有燥火则加焦山栀、淡竹茹;
兼湿困气滞则合平胃散;若兼有胃热则加蒲公英、胡黄连;若兼有胃寒则加桂枝、吴茱萸;若挟食滞则合保和丸。
02五花芍草汤
据叶天士轻剂调拨气机经验,选用玫瑰花、佛手花、绿梅花、白扁豆花、厚朴花、白芍、炙甘草组成。以五花清轻宣化,调和脏腑,升清化浊。
其中玫瑰花解郁疏肝,佛手花芳香行气,绿梅花平肝和胃,白扁豆花益气健脾,厚朴花苦温燥湿,合芍药、甘草柔肝和中,缓急止痛。
全方具疏肝理气,芳香醒胃功能。适用于阴虚气弱,运化失司之证。
03丹参良附小金瓜散
由丹参饮、良附丸及小金瓜散加味而成。
药用丹参、檀香、砂仁、高良姜、香附、小青皮、瓜蒌皮仁、鸡内金、乌药、制半夏。具有理气止痛、温中消滞的功用。适用于气滞脘痛。
若腹胀者,加厚朴、地枯萝;便秘者,加火麻仁(阳虚寒体加半硫丸),脘痛阵发或痉挛者,加九香虫、八月扎;脘痛甚,加川楝子、延胡索;泛酸多者,可酌加海螵蛸、浙贝母;
气滞血瘀而有少量出血者,可加蒲黄、五灵脂、侧柏炭、山茶花、玫瑰花以消瘀止血止痛。
04乌梅安胃丸合良附丸蜜剂
取乌梅安胃丸30克,良附丸15克,捣碎;加入白蜜60克,用滚开水泡后热服。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气滞脘胁剧痛不止者。
05蒲乳清胃汤
药用蒲公英、羊乳参、无花果、玄参、白芍、炙甘草、生地、陈皮、竹茹、黄芩组成。具有清胃润燥,和中止痛的功效。
兼燥热便秘者,加大黄或更衣丸;若肝郁化热,口苦烦躁者,加丹皮、决明子、钩藤或胡黄连、龙胆草;若胃热而兼有呕血者,或黑便干燥,可先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清热降下、凉血止血。
加减乌梅安胃汤
本方从《伤寒论》方化裁而来。由乌梅、桂枝、川椒、干姜、黄连、木瓜、生白芍、陈皮、炙甘草、吴茱萸、生麦芽组成。
为酸苦甘辛,刚柔寒温并用的平治之剂,具有理肝醒胃,和中降逆的功效。适用于萎缩性胃酸缺乏者。
07吴萸理中汤
吴萸理中汤为《伤寒论》理中汤、吴茱萸汤合方。
药用吴茱萸、党参、白术、炙甘草、红枣、生姜(或干姜)。具有温补中气,升提陷阳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而偏于中寒的患者。
08升葛补中合清震汤
升葛补中合清震汤,由升麻、葛根、白芍、炙甘草、党参、苍术、茯苓、柴胡、黄芪、荷叶组成,具有补气举陷,和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而以中虚为主者。
09建理汤
本方为黄芪建中、当归建中、附子理中之合方再加甘松、天仙藤而成。具有温中止痛,补气益血的功效。适用于虚寒性之脘腹痛。
若出血断续不止可用琥珀粉、参三七粉、饴糖、白蜜,开水冲服,扶元止血,消瘀止痛。
若出血量多,肢冷,汗出,舌淡,脉迟者,可用参附汤(别直参、参三七粉、淡附子)或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淡附子、炮姜炭、炙甘草)加黑锡丹,以回阳救逆、固脱止血。
10加减沙参麦冬汤
方由增液汤、沙参麦冬汤、芍药甘草汤、橘皮竹茹汤化裁而成。
药用玄参、麦冬、生地、北沙参、无花果、白扁豆、炙甘草、白芍、陈皮、竹茹。具有养阴润燥,和中降逆的功效。适用于久病有虚热者。
11大半夏合大黄甘草汤
本方由《金匮》麦门冬汤、大半夏汤、大黄甘草汤变通化裁而成。
药用麦冬、半夏、北沙参、生姜、炙甘草、白茅根、红枣、白蜜、生大黄、参三七粉组成。具有降逆止呕,通下逐瘀之功效。
12加味旋覆代赭石汤
由旋覆花、代赭石、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红枣、蒲黄、五灵脂、蜣螂虫、杜红花组成。
具有和中降逆,祛瘀消症的功效
目录 1 拼音 2 《云岐子脉诀》:黄连泻心汤 2.1 黄连泻心汤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伤寒大白》卷三:黄连泻心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摘录 4 《证治汇补》卷五:黄连泻心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证治汇补》卷四:黄连泻心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摘录 6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黄连泻心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6.4 摘录 7 《明医指掌》卷五:黄连泻心汤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7.5 各家论述 7.6 摘录 8 《疡科心得集》卷上:黄连泻心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摘录 9 《外科真诠》卷上 9.1 方名 9.2 组成 9.3 功效 9.4 主治 10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1 《云歧子脉诀》 11.1 方名 11.2 黄连泻心汤的别名 11.3 组成 11.4 主治 11.5 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11.6 附注 12 《医统》卷十四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13 《外科正宗》卷四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14 《医方简义》卷二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黄连泻心汤 1 拼音 huáng lián xiè xīn tāng
2 《云岐子脉诀》:黄连泻心汤
3 《伤寒大白》卷三:黄连泻心汤
4 《证治汇补》卷五:黄连泻心汤
5 《证治汇补》卷四:黄连泻心汤
6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黄连泻心汤
7 《明医指掌》卷五:黄连泻心汤
8 《疡科心得集》卷上:黄连泻心汤
9 《外科真诠》卷上
10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11 《云歧子脉诀》
12 《医统》卷十四
13 《外科正宗》卷四
14 《医方简义》卷二
古籍中的黄连泻心汤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按之自濡者,谓不硬不痛,但气痞不快耳。此甘草泻心汤证也。【集注】程应旄曰∶误下成痞,既误在证,尤...
《伤寒论辑义》:[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半夏泻心汤。枳实理中丸。喻氏程氏魏氏。主大黄黄连泻心汤。金鉴。主甘草泻心汤。未如钱氏不主一方也。太...
《伤寒溯源集》:[卷之三结胸心下痞(脏结附)]心下痞证治第四 下。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食入口即吐。而以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治之。理自明矣。寒热兼施。辛苦并用。...
《婴儿论》:辨上焦病脉证并治第六 人参(三分)干姜(三分)黄苓(三分)半夏(一钱)黄连(二分)大枣(二枚)上八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
《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治喉痹单方
(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并见太阳少阳合病法)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一。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大陷胸汤。方二。
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方三。(用前第二方。)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方四。(用前第二方。)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枳实(四枚,炙) 生姜(五两,切)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汤。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方五。(用前第二方。)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方六。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一作纵),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用前第六方。)
白散亦可服。方七。(一云与三物小白散。)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黑皮) 白术(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
上件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脉弦,五六日讝语不止,当刺期门。方八。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方九。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十。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讝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方十一。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方十二。
桂枝(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方十三。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用前第十方。)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方十五。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方十六。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方十七。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方十八。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方十九。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用前第七证方。)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方二十。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二十一。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禹余粮汤。方二十二。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方二十三。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二十四。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五。
桂枝(四两,别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二十六。(泻心汤用前第十七方。)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方二十七。(用前第四方。)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方二十九。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三十。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三十一。(用前方。)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三十二。(用前方。)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三十三。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三十四。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方三十五。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一云脐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方三十六。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风湿相抟,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方三十七。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三十九。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