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

中医是这样看待失眠的

发布时间:2022-11-25 22:21:36 作者:脩身堂 点击:29 【 字体: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12daf08049b156606735849e43dacdec.jpeg

1.心火亢盛

多是感受火热之邪,波及心脏,造成心火炽盛。火热之邪灼伤体内阴液,心脏阴液不足,不能濡养心脏,导致搏动功能失常,则出现心悸(心慌、心跳);火曰炎上,热邪上扰心神,就出现失眠多梦;火为阳邪,逼迫血行加速,则出现舌红、脉数。

2.肝郁化火

情志所伤或由情志不遂,造成肝气郁结,郁结日久化火,邪火上扰心神,造成心神不安而失眠不寐。因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之病机,因此常伴有胸胁部的胀闷、嗳气等肝郁的症状。肝郁化火,火热之邪上扰头目,则头晕头胀,目赤耳鸣。舌红苔黄,脉弦而数,皆为火热之象。

3.脾胃不和

人体胃气以通降为顺(消化道要保持通畅,能吃进去必须能大便出)。当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或宿食停滞于胃,导致胃气失和。脾胃不和,胃失顺降,则心气亦无法下降(人体中焦脾升胃降。下焦肾由肝而上达,而这个过程与脾升是相合的;心火由肺而下达,而这个过程与胃是同步的,由此达到一气周流,水火既济,阴阳平和的状态),则阳气不得肃降,浮越于上,导致入睡困难、卧寐不安,中医概括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本证宿食停滞,郁久化热,故常伴胸腹部位出现胀满,口苦咽干等症,以及舌苔厚腻,脉滑。

4.痰热扰神

由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水液的能力,水液聚停为痰,瘀久则酿化生热。痰热之邪内扰心神,导致失眠多梦、虚烦不宁、坐卧难安;痰饮停于肺部,影响肺的功能,则出现胸闷咳痰等。痰湿具有重浊的特点,故此证伴有头重。痰湿阻滞气机,气血不能上濡头目,故目眩、头晕;胆气不得肃降,则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象。

5.心阴亏虚

病后、年迈久病血虚,产后失血,肾阴亏虚等,引起人体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入睡困难。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虚旺,则见心悸(心慌);心火亢胜,不得潜降,则出现头晕耳鸣,口干心烦,五心(手心、脚心、心脏)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6.心脾两虚

由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或者脑力劳动过度,暗耗心血,造成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而失眠。常常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等心血虚证,以及神疲食少、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等脾气虚证。

小结:

失眠多为情志所伤,久病体虚,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引起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实之分,且虚多实少。其实证者,多因心火偏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失和,引起心神不安所致,治当清心泻火,清肝泻火,清化痰热,和中导滞。其虚证者,多由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引起心神失养所致,治当滋阴降火,补益心脾。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