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天过后,就正式入冬了。这一天的到来也有很强烈的标志:
在北方,一到霜降,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温度降低,地面、树叶表面凝结成霜。清晨我们便能看到包裹在干枯树枝上的雾凇、地面上的霜,就叫做“霜降”。
在南方,此节气后正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时段。“霜降见霜,米谷满仓”的农谚正反映出了南方这个节气的特色。
不论是什么表现,这都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冬天快要到来了。
在这个秋冬之交,吃的东西只要是温补的就行,但必须特别留心一件事:必须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膝盖。
霜降到膝要倒
50岁后的膝盖问题都是在为20岁埋单!
膝关节出问题最突出的季节是冬季,很多人就是以前都好好的,突然一天就腿疼了,很多人觉得是寒气重,其实不是的:
膝盖这里血管少,冬天到了血流更慢,就把你以前膝盖的老问题给显现出来了,这种季节性的疼,是膝盖在提醒你,要赶紧保护我啊,不然老了走不动!你可千万别听不懂!
膝盖问题最突出的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酸痛胀、上下楼梯刺痛等问题。但是其实膝盖问题往往在25岁以后就开始了,多数是下面几个原因:
废用性(躺久了膝盖就自然废了)、不注意保护(冷天还露着美腿、下雨天不穿长裤),运动量的前后对比(年轻时出门车代步、上下楼电梯代步,一年不会运动一次,老后天天走路锻炼、爬山锻炼结果膝盖废了……)不过,膝盖作为人体最复杂的一个关节,要想保护好并不是太难,并不是每一个膝盖疼都需要打针,主要是下面这三点:
膝盖的保护不是靠膝盖!
为什么打针了之后几年还是会膝盖痛?为什么热敷只管几秒钟?这是因为,膝盖的保护不是靠膝盖自己,而是靠下面这三个东西:
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强度强健膝关节周围韧带刺激膝关节滑液的分泌这三方面的锻炼长期坚持能够避免膝盖问题,已经有膝盖问题的朋友也可以给“膝盖重新注入润滑剂”。
静息马步 :养护膝盖
符合这三个方向的有一方法,是国家运动员都用来养护膝盖的:静息马步。这个马步,整个冬天建议大家都练习。好处多得不知道多少。
出来养护膝关节,这样蹲一蹲,还可以养肺,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日常养肺,多做这7件事!养肺润肺需运动锻炼与食疗相结合》。
每天10分钟,膝盖不再痛!
动作要领
足与肩部同宽,缓缓下蹲,不要过深,坚持两分钟。这个动作蹲深了就变成蹲马步了,这是运动员做的,中老年人不需要太低。进阶版本:
三十度、六十度、九十度静息马步,度数越高,难度越大。
治疗时长:
临睡觉之前做,最有效!每天3~5分钟,休息三十秒,做十分钟。慢慢时长可以增加。
讲解效果
你注意到,坚持一分钟的时候开始变酸;坚持两分钟的时候膝关节酸得忍受不住;坚持到3~5分钟的时候,就开始发抖,但是膝关节开始变热了。变酸→变胀→变热,这个过程就是给你的膝关节开始注入了膝关节液的全过程。这膝关节液体就是缓解关节疼痛的润滑液。记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润滑关节
关节液体进到关节腔可以润滑关节。走路就不痛了,上下楼梯就顺了!
2、修复关节
膝关节这地方血管很少,他疼一般都是受损了、积水了,不会淤血。
对膝关节已经有问题的人来说屈伸都有问题的严重情况,我们建议先做康复性的训练,动作也很简单:
坐着,用手抱着大腿,然后尽量把小腿抬到水平的位置,注意把脚尖绷直。
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腿部会变酸,这就是接受了运动刺激,而这个酸就会有效地调动关节能力的提高。做几百次,慢慢来。
今天这些教的都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老祖宗几千年来的方法。老祖宗几千年的拍打、养生里头的技术,都有对腿的保护,大家一定要坚持用,冬天来了,赶紧告诉身边的朋友,给他们送去一份健康与关怀吧!
提醒:膝关节有问题的请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锻炼。
霜降过后,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的爱心、关心就能让朋友圈、微信群温暖起来哦!
注:上述保健方法不能代替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寒冷冬季,很多人的关节炎发作或者复发,在临床当中认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何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除了机体衰老自然的生理退化之外,过度劳损、潮湿、寒冷的气候因素,同样也是诱发和加重关节炎的重要原因,那么冬季怎样防范关节炎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答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节炎的发病原因:许多人在冬季不愿意过多的活动,尤其是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季就会更加怕冷,同时也由于身体的活动少,关节部位血液循环差,容易出现粘着感。还有许多年轻女性为了美观,在寒冷季节总是穿着靴子、裙装让膝关节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并且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导致寒冷的空气顺着腿渗进关节处,就会导致腿部的血管痉挛,导致关节抵抗力下降。这些人年轻时可能会因为体质好,暂时不会有什么症状表现出来,等到中年后关节炎甚至其它疾病就会悄悄找上门来。
预防关节炎:冬季更要保护好关节
1.注意保暖:四肢末梢比较敏感,在平时生活当中尤其应该注做好四肢末梢的保暖。在冬季外出时最好是戴上保暖性好的手套、帽子,棉鞋。骑行的人群可以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如从火炉边或有暖气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要注意添加衣服保暖。
2.适当运动: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不想出门,可以适当选择进行一些室内运动,如做原地高抬腿运动,或者是床上蹬腿运动,避免长期进行一些剧烈活动,如蹲马步、蹲下起立、爬楼梯、登山等,这些活动会增加关节负荷,加剧关节的磨损。
3.饮食合理:日常膳食应该营养丰富,食物适当搭配,冬季可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多、维生素多、热量较高的食物。中老年人可以多食含有维生素d和含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核桃、土豆等。
霜降之后天气会逐渐变冷。霜降是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此段时间气候干燥、天气多变,容易滋生疾病,因而做好霜降时节的养生保健至关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保暖。
霜降期间昼夜温差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早晚的时候出门,记得带上一件厚外套。睡前可热水泡脚。
2、饮食平补
霜降可开始适当的进补,但不可峻补、大补,应平补。目前若峻补、大补,则易生燥、生火。因此在饮食上宜选润燥滋阴的食物,如食萝卜、栗子、山药、红薯、豆浆、山药、梨、黑芝麻等食品。
3、适度运动。
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暖和的时候锻炼,可选择登高、踢球、太极拳等运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自身抵抗力。
4、调整情绪。
此阶段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因此,要保持乐观豁达之心。建议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扩展资料:
霜降习俗:
1、赏菊习俗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有一种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的。
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广厦中,前轩后轻,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长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后喝酒赏菊,赋诗泼墨。而北京文人多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举行菊花会。
2、吃柿子习俗。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3、进补习俗。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俗话说吃啥补啥,据说吃煲羊头有助于“头风”等疾病的治疗。医书上也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可以辅疗肺病、疟疾的记载。迎霜兔肉就是经霜的(即霜降)的兔子肉,这时候的兔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鸭肉,鸭肉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功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